相关苞丁解牛中的庖丁是谁的扩展:
成语中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指? 庖(páo)丁:庖:厨师。 丁:一种职位。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庄子•内篇•养生主》里记载了一个技艺高超的厨师的故事,这个厨师到底有怎样的技术呢?
有一个庖丁(庖,厨艺。丁,人口,人员,对从事某类工作的人的称呼。庖丁,从事厨艺类工作的人,即厨师)替梁惠王表演宰牛,只见厨师比起眼睛,深吸一口气,拿起一把寒光闪闪的宰牛刀,泰然自若地开始了他的表演。手接触的地方,肩膀靠着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牛皮骨相离的声音,与刀子刺进去的声音相呼应,仿佛奏起美妙的音乐,仔细一听,竟然跟平时听的《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人家宰牛很吃力,用劲,这个厨师宰牛像是在享受。
梁惠王惊呆了:“啊哈,真是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如此程度呢?”神人啊。
庖丁放下牛刀,不急不躁地说道:“我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不只是为了宰一头牛。以前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牛整体的结构与身体的规律还不了解,只是看到整头大活牛。练习了三牛以后,对牛的内部肌理筋骨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就是牛哪里有骨头缝,有牛筋,哪里好下刀,哪里难切割,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现在我宰牛的时候不会盯着一个个的牛看了。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不需要用眼睛去看,如同放下手中的活,凭意愿在宰牛。顺着牛的内部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缝隙,沿着骨节间的空隙用刀,不需要在经络相连、骨头上筋肉、肌肉聚结的地方用力切割,更不用(傻乎乎)地对着牛的骨头砍去。
(宰牛,只要能将肉从骨头上剔除出来就可以了,不必将骨头都砍断。)
技术高超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切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去砍骨头,都是因为没有掌握牛的结构。现在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数以千计,但是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牛身上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我们手上的刀却很薄,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不需使出吃奶的劲,宰完牛还有不少力气,也不会满头大汗,因此,这把刀跟了我十九年却像刚磨出来的一样,既锋利又光亮。
虽然如此,每当碰到牛内部筋骨交错的地方,难以下刀的时候,我会十分谨慎小心,注意力集中,动作放缓慢,瞅准机会,顺着交错的线轻轻地动刀,哗啦一声,骨肉顺势分离开来,牛肉像泥巴一样落到地上。这个时候我就会很有成就感,提起刀站着(有点鹤立鸡群的样子),环顾四周,为自己的成功喝彩,心满意足,擦好刀上的污渍,又重新收藏起来。”
这个厨师在长期的宰牛实践中,已经掌握了牛的内部的整体构造,眼睛里不需看着活生生个体的牛,而是想着所有牛的内部肌理骨节,顺势而为,不野蛮用力,即使不是肌肉猛男,也能轻轻松松成为宰牛高手。这就是成语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切中肯綮的出处。
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切中肯綮,切中,正好击中。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形容这位庖丁的技艺高超。后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
做任何事情,任何工作,只要肯用心,爱钻研,懂得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一辈子专注下去,定能成为各自领域内的专家。庖丁一辈子宰牛,能将牛内部结构摸得一清二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松完成别人满头大汗才能完成的任务。工匠精神不是只做一件事就行了(很多人一辈子做了一个工作,却没有多大的心得体会,反而发了一辈子牢骚),而是要在这件事上深入琢磨,掌握规律与技巧,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做爱好,把工作的过程变成踌躇满志的享受,最终又能非常高效地完成从事的工作,让别人遥不可攀,油然敬佩。
梁惠王听完庖丁的解释,非常感慨,说道:“很好啊!我听了你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为什么会学到养生之道呢?这个梁惠王又是何许人也?他养生成功了吗?且听我一一道来。
庖丁顺应牛的内部肌理结构,而不是野蛮用力,这跟凡是要顺应自然,不勉强硬碰,养生也得掌握自然规律,不能暴饮暴食,纵欲过度等,严重违背规律,这样才能尽享天年。
梁惠王并不是梁国的大王,而是魏国的君王,为什么呢?
梁惠王是魏武侯的儿子,魏文侯的孙子,名副其实的富三代,即位的时候正是魏国鼎盛时期,后来他将国都迁到大梁(今开封西北)后,他又称梁惠王。虽然迁了都,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可能治国方面不及他的爷爷跟老爸,经常被别的国家欺负,“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让他很是感慨。
曾经谦虚地向孟子求教治国的方法,谈到自己继位以来,被秦国和齐国多次打败,这是奇耻大辱,要怎样才能报仇雪耻呢?而且梁惠王也很敬业,想要有一番作为。孟子劝魏惠王“施仁政,行王道”,但梁惠王并没有认真听从。他也曾经任用贤能,准备限制魏国内的那些大家族、大巨头、王公贵族等人的权利,也制定了新法,可是却从来没有认真贯彻过,抑或是阻力重重,没有魄力再推行下去,要知道变法必须要帝王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与旧的利益集团斗智斗勇,才能取得一些胜利,否则都都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有一位叫卜皮的人就预见魏惠王必然失败,魏惠王很不服气,质问道,你这是从何说起,难道我不够努力吗?卜皮说,您现在是有过错的人不处罚,没有功劳的人不封赏,怎么会成功呢?由此可见,梁惠王的改革并未真正推行下去。在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谁能任用贤能变法成功,谁就能成为强者。只可惜,逃到秦国的商鞅原本就在魏国,还被人强烈推荐给梁惠王,可并未受到重用。
当时的魏国宰相公叔痤发现他手下中庶子(侍从之臣)——卫鞅(商鞅)很有才能,想将卫鞅推荐给魏惠王,但没等开口推荐他就病倒了。病重的时候,魏惠王前去看望,问公叔痤说:“万一相国一病不起,我该任用谁来当相国呢?”公叔痤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卫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把国事全托于他。”魏惠王可能觉得卫鞅一个小年轻,我怎么能用他做宰相呢?看来公叔痤是病糊涂了,脑子坏掉了,就坐在床边默不作声。
见魏惠王不说话,公叔痤明白了,就严肃地说道:“大王您如果不想任用卫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出境,为别国所用。”
魏惠王心中咯噔一下,一会儿要我重用,一会儿要我杀掉,这个老家伙的确病得不轻,但是看着公孙痤都快断气了,魏惠王一本正经地答应了。
公孙痤觉得对不起属下,就叫来卫鞅,充满歉意地向他叙述了与魏惠王的谈话,并劝卫鞅赶快离开,卫鞅也是个神人,只是笑笑:“大王既然不采纳你的意见重用我,又怎么会采纳你的意见杀掉我呢?”并没有离开魏国。
果不其然,魏惠王回去以后对身边的人说:“公孙痤的病得真是不轻,一会儿让我重用一个叫卫鞅的人,一会儿又让我杀掉他,看来脑子不够用了。”并没有重视公孙痤的建议,他虽然明白庖丁解牛的养生之道,却不知道任用人才也得顺势而为,掌握每个人才的特性,有对国事敬业的精神,却没有钻研治国之术的决心。公孙痤死后,卫鞅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就到了秦国,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彻底、最为精彩的变法改革,最后受封到商地,也称商鞅。
从魏惠王的性格来看,他虽然对庖丁的技术赞不绝口,可对治国人才缺乏深入认真的了解,做事有些犹豫不决,刚愎自用。从他跟孟子探讨治国的方法上就能看出来,他曾经跟孟子说自己治国已经尽心尽力了,河西有灾荒,就将那里的灾民安置到河东,从河东调运粮食到河西赈灾。当河东发生灾荒时,我也是这么做的,可为何魏国的人口不增多,那些人都不说我好呢?很多男人都觉得自己的能力最强,别人不行,其实很多是活在枯井之中,只看到头顶上的那一片天。
孟子毫不客气地讽刺魏惠王(战国时期,读书人好像地位都很高,能跟各国的君王谈天论地,因为君王们都想吸引优秀的人才到本国来,没有人才帮忙,自己的国家很可能就会被其他国家灭亡,小命都会没有,所以会屈尊跟读书人聊天,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大王您老人家比较好战,我就用战争来打个比方吧,战鼓擂起的时候,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有人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这是讽刺魏惠王自我感觉良好,不要总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比别人厉害。
庖丁能目无全牛完美地宰杀牛,除了注意观察、总结规律以外,更重要的是一辈子只干杀牛这一件事,熟能生巧。梁惠王在治国的过程中,不注意吸收建议,总结规律,导致国势日衰。
偷懒是铸就不了工匠精神的。(如果你喜欢我的作品,请给个关注)
今天苞丁解牛中的庖丁是谁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丁解牛庖丁指的是什么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