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

关于务川臭蛙✅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2022年务川臭蛙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务川臭蛙答案,了解更多务川臭蛙是什么动物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务川臭蛙的扩展:
务川臭蛙是什么动物

务川臭蛙(学名:Odorrana wuchuanensis)是一种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属无尾目蛙科臭蛙属,因其模式标本采于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而得名。当地也是该种目前已知唯一的分布地。

臭蛙是对两栖纲蛙科臭蛙属蛙类的统称,世界已知臭蛙约50种,中国已知30种,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臭蛙受到刺激时皮肤上的腺体会分泌出浓烈臭味,因而得名,臭蛙一生都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务川臭蛙”是中国特有的喀斯特洞穴大型蛙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第一期刊载《寻找神秘的洞穴蛙----务川臭蛙》文章,首次揭开了务川臭蛙秘密洞穴生活的一角,同时科技工作者宣布了“务川臭蛙” 有5个分布点。

臭蛙是蛙科动物中从真蛙类向水蛙类进化中的重要过渡类型群。务川臭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喀斯特洞穴大型蛙类,仅分布于贵州境内。它们的一生很可能都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自命名以来,其相关资料非常少见。我国科学家在1978年采集到这个物种,1983年发表并命名这个物种为“务川臭蛙”。在之后的近30年中,科学界对这个物种的了解几乎再无进展,它的数量稀少,是我国最濒危的8种两栖类中的一员,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这个物种的濒危程度列为极危(CR)级别。务川臭蛙的其相关资料非常少见。

2008年5月和8月,野生动物专家徐健得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率领科考队先后两次到务川考察,深入到100多平方公里的70多个山洞考察,新发现4个务川臭蛙分布点,加上原有的一个分布点,目前务川境内共有5个务川臭蛙分布点。每一个分布点上的务川臭蛙数量都非常少,(每个分布点有都在10只以内),务川臭蛙正处于绝灭的边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务

务川臭蛙

川臭蛙生活于16-18℃的恒温溶洞内,食物单一,其繁殖及对水环境要求特别高,所以务川臭蛙的适应生存空间很窄。再加上人为活动和人为捕杀,务川臭蛙正处于绝灭的危险中。科考队还拍摄到了务川臭蛙的抱对行为,这是科学工作者首次记录到这个物种的繁殖行为。考察队进一步了解了务川臭蛙这个物种的分布范围,生存状况和受威胁状况,对进一步保护这个物种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目前务川自治县的务川臭蛙分布区还不属于任何自然保护区,为此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两栖专家谢峰呼吁、应该新建保护区来保护务川臭蛙物种。

来源:《绿色中国》杂志

近日,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联合渭南动管站,在大荔县黄河湿地放飞两只救护成活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鸨和黑鹳。大荔黄河湿地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视野开阔、远离居民区,食物来源比较充足,是多种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场所。

被放飞的大鸨由于翅膀受伤于今年2月19日在临潼被救护;黑鹳因饥饿导致营养不良,体力下降无法飞行,于今年1月21日在周至县被救护。经过基地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两只动物的健康和体能逐渐得到恢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经专家评估,认为符合放飞条件。

此次放飞是基地继2月5日在周至县渭河、黑河交界处放飞草原雕的第二次放飞。近年来,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致力于野生动物救护与收容动物的治疗与护理工作。2020年,救护成活各类动物25只(头),放归10只(头)。

多年来,陕西林业在持续推进生态空间治理,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工繁育野生动植物野化放归、救护野生动物放归等工作,为全省野生动植物种族兴旺作出了应有贡献。2007、2013、2014、2020年,分别在安康市宁陕县、铜川市耀州区、宝鸡市千阳县、西安市周至县放飞朱百余只,有效扩大了朱野外种群栖息地范围和种群数量,促进了野生种群的重建与恢复。2017年,在安康市宁陕县放归林麝13头,目前已产下幼崽,标志着人工养殖林麝秦岭野化放归试验取得了成功。救护放归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大鸨、黑鹳等野生动物更是不胜枚举。

今年3月3日是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球主题是“森林与生计:维护人类与地球”,呼吁关注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森林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生计。我国以“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旨在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图1)

保护好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空间的主角,是大自然荟萃千万年日月精华淬炼的生态珠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以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为支柱。生态空间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治理生态空间,提升生态生产力,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就是还野生动植物一个美好的家。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合作,大力实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以及野生植物就地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等,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据报道,数量稀少的艾比湖马鹿,2月27日现身于布设在艾比湖保护区的红外相机的镜头中。记者从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当天,该保护区工作人员从红外相机数据中发现了两只艾比湖马鹿的身影。此外,还拍摄到猞猁、野猪、鹅喉羚等野生动物的高清影像。

艾比湖马鹿只活动在艾比湖湿地一带,在芦苇、胡杨、梭梭林中穿梭,过去它的身世成谜,很多人甚至认为它是天山马鹿的变种。2005年,科研人员对这种马鹿进行基因分析后发现,其基因构成与新疆马鹿亚种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较远,与塔里木马鹿的基因区别最大。它是新疆另一个马鹿新亚种,数量稀少,科研人员根据分布区域,将其定名为艾比湖马鹿。

该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吐尔洪江·吐尔逊说:“此前,我们布设在保护区的红外相机,仅两次拍摄到雌性艾比湖马鹿的影像画面。艾比湖马鹿迁移、定居能反映生态系统的整体情况,这说明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近年来,新疆自治区对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并实施了退耕还沼、湿地恢复、生态移民等生态工程,使艾比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该保护区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这里栖息的野生动物已达327种。

新疆阿尔泰山南麓,每到冬季,独特的自然环境就成了雪豹、野狼、马鹿、赤狐等珍稀动物的栖身之地。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偷猎野生动物,驻守在这里的新疆阿勒泰军分区扎玛纳什边防连官兵,加大巡逻力度。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图2)

蟒蛇野外救助放生

进入冬季以来,官兵们利用红外相机先后监测到了马鹿、赤狐、野狼等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活动情况。在观察边境线情况、并做好点位标记的同时,官兵们还认真记录下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生活状况。

新疆军区扎玛纳什边防连副指导员程绍文说,阿尔泰山野生动物活动情况非常丰富,这里就像是一座天然的宝库。我们在执勤巡逻过程中,也有责任保护它的自然和美丽,也要保护野生动物不受影响。

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宁夏全区最大的滩涂类自然保护区,地处黄河上游宁夏段的重要节点,保护区湿地具有净化流域水质、涵养水源、滞洪泄洪、调解区域气候的生态功能。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富集,科考显示,保护区有鸟类187种,鱼类39种,两栖动物3种,爬行动物5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9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4种,宁夏境内出现的280多种鸟类,有180多种都栖息于此。

保护区内滩滩相连,为鸟类提供了天然的栖息环境,成为候鸟迁徙的“天堂”。候鸟迁徙期,青铜峡库区湿地的鸟类可达数十万只。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图3)

黑脚信天翁 永井真人 摄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亚洲区总代表葛芮曾多次到访中国青海。“在可可西里,我看到了野牦牛、藏野驴,有一次还惊喜地发现车窗外有两只藏羚羊并行跳跃、自由奔跑,那场景让人不由得对大自然心生热爱和敬畏。”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从1998年开始为藏羚羊巡护工作提供支持,也见证了中国为保护藏羚羊实施的积极有力行动。中国从法律上确定藏羚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非法捕猎,并加大对盗猎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强化各保护区间的反盗猎协调机制,还成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

在保护藏羚羊过程中,葛芮结识了许多执着勇敢的守护者。“在可可西里腹地,守护者们一待就是数周,还常常遭遇车辆被困、补给不足等情况。他们为拯救和恢复藏羚羊种群作出巨大贡献。”

近年来,保护区采取多项措施改善栖息地质量,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保驾护航”,生态管护队日夜巡逻、视频监测,为野生动物穿越青藏公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还在青藏铁路沿线建设多处野生动物通道。坚持不懈的努力,令可可西里藏羚羊种群数量从1997年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目前的7万多只,普氏原羚、白唇鹿、藏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资源量也明显增长。

青海省是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全省分布有脊椎动物 605 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6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69 种,青海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47 种。珍稀野生动物有:棕熊、雪豹、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白唇鹿、黑颈鹤、大天鹅等。青海省分布的野生植物约有 3000 多种,其中经济植物 1000 余种,药用植物 680 余种,名贵药材 50 多种。主要有唐古特雪莲、甘草、麻花艽、唐古特大黄、暗紫贝母、青海当归、膜果麻黄等。

近年来,青海省林草局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大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广泛传播野生动物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依法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设,有效保护各类保护地内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完整性、原真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到有效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组织开展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出台规范性文件;组织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专项行动;加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初步构建救护和监测体系;启动植物园、兰科植物保护中心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基地建设,构建全省野生植物迁地保护保育体系;开展能力建设和科普宣教活动。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图4)

白冠长尾雉 冯江 摄

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研究员冉景丞说,从物种多样性的角度来说,贵州的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富,在全国排行第四。我省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全省共有野生脊椎动物105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就有181种。共有维管束植物861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野生植物79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我们主要是建立了保护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了开展好物种保护,已经完成了全省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在动物方面对黔金丝猴、务川臭蛙、黑叶猴、野猪等物种开展了专项调查,对全省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展开了拉网式的调查,已全部完成了野外工作。

“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 重庆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吴靖介绍,重庆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和实施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原生境)保护、人工繁育(培植)、野外种群重建、集中迁地保护等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全市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目前,重庆全市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217个,总面积约126.9万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5.4%,持续实施黑叶猴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崖柏、银杉等极小种群拯救保护项目,有效保护了全市9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90%以上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黑叶猴、林麝、中华秋沙鸭、崖柏、银杉、荷叶铁线蕨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物种濒危程度有效缓解,受威胁状况明显改善。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图5)

德保苏铁 刘演 摄

同时,重庆市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重庆是其全球分布的最北界,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科研高校,通过狠抓黑叶猴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平衡程度和近交水平等研究,并对黑叶猴种群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种群数量从不足80只逐步恢复到现在的约151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林麝,人工繁育技术进一步突破,重庆药物种植研究所自1958年持续开展林麝人工授精、野化训练和放归自然区域生境恢复等研究,其 “仔麝人工哺育驯化技术”“林间放养技术研究”等技术多次获得奖项,为林麝放归自然提供了坚实基础。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把崖柏列为已灭绝三种中国特有植物之一。2000年,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骨干队在城口大巴山重新发现野生崖柏种群。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崖柏扦插繁育技术研究”自主成果,组织实施“崖柏扦插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示范”,成功实施15万株繁育崖柏幼苗回归原生地,插穗生根率达80%,移栽成活率95%,崖柏扦插繁育技术取得新进展。

三峡库区特有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重庆市仅在万州、忠县、石柱沿江狭长地带内不连续少量分布。万州区三峡珍稀植物园通过种质资源保存、传统繁育和克隆技术,繁育三峡库区特有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13000余株,开展保育回归试验2000余株,保护了荷叶铁线蕨种质资源。

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息息相关。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图6)

狼 严学峰 摄

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仅脊椎动物就达7300种,其中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朱鹮等许多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为我国特有。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上百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特别是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朱鹮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余头,藏羚羊野外种群恢复到30万只以上。在此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同时,我国建有近200个各级各类植物园,收集保存了2万多个物种,占我国植物区系的2/3。基本完成了苏铁、棕榈和原产我国的重点兰科、木兰科植物等珍稀野生植物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另外,对德保苏铁、华盖木、百山祖冷杉、天台鹅耳枥等近百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实施了抢救性保护,使部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逐步恢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新疆油田公司克拉美丽采气作业区18号集气站里,这个冬天,巡井工李涛会把吃剩的肉和馒头攒着,留给一只常常来集气站找食物的狐狸。

“我在野外工作8年了,每年冬天,我们都会遇到狐狸,只要有吃的,就会给它们扔一些,但今年这只狐狸有点特殊,它的嘴巴受伤了。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我发现它捡食食物不太利索,仔细观察,才发现它的下巴受过伤。”他说。

此后,小狐狸每次来,李涛就把肉块弄小了再扔过去。经过一个冬天的相处,小狐狸和他关系熟络起来,有时甚至会陪着他在集气站里巡检。

多年前,新疆伊犁河畔渔夫救下天鹅一家,从此天鹅年年飞来相伴从未间断。渔夫名叫韩新林,照看来此越冬的天鹅已有近30年。

随着“吆吆吆”的呼唤声,韩新林把一瓢瓢食物撒向池塘,天鹅闻声游拢过来仰着脑袋叫嚷,像讨要糖果的孩子。

1993年深秋,韩新林在自家池塘发现5只饥寒交迫的天鹅,为了让天鹅尽快恢复体力,他每天亲手调制三餐。天鹅留了下来,度过整个冬天。第二年入冬,天鹅一家飞了回来,还带来几个伙伴,这让韩新林欣喜不已。从那以后,飞来过冬的天鹅越来越多,韩新林养鱼挣的钱大部分用来给天鹅买食物。

真心付出换来了天鹅的信任,从最初的5只到最多时的320多只,韩新林家门前的水域逐渐成了冬季伊犁河谷最大的天鹅栖息地。渔夫与天鹅的故事很快传开,每到冬季,国内外游人来伊犁河谷必来此地“打卡”。

伊宁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站站长高海文说,我来到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宁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对候鸟种群与数量进行统计,看到四五只疣鼻天鹅在水中自由自在地觅食。陪伴在天鹅左右的还有成群结队的绿头鸭、白骨顶鸡等。看到这样和谐的画面,无论是谁都会感到无限美好。

“十三五”期间,伊宁市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了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力度。伊犁河芳草湖湿地属于典型人工库塘湿地,随着这几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这里已成为众多迁徙鸟类理想的栖息和越冬之地。

“2020年我们共救助了32只野生动物,其中有3只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其余29只是红隼、猎隼、灰背隼、蓑羽鹤、白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高海文说。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图7)

豹猫 徐永春 摄

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一个个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让人们相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未来。在保护好野生动植物的同时,绿水青山也为很多居民带来了金山银山。

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途经越冬,当地良好的生态,吸引不少候鸟成为留鸟,也吸引来一批批观鸟爱好者。2017年,在政府出资支持下,该县夏阳乡旦上村80多户村民组成全省首家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观鸟旅游合作社,在村里建立6个能欣赏野生白鹇、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的观鸟谷和生态观鸟走廊,培养农民“鸟导”,成立“鸟友之家”。至2020年,共有5000多人次来旦上村观鸟,合作社分红两次,每户分到500多元,余下收入用于继续发展。旦上村还带动隔壁两个村“跨村联建”,用扶贫款入股共同发展观鸟旅游。

森林覆盖率高达81.97%的明溪县,曾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依托良好生态,明溪除了发展观鸟旅游产业,还培育了贡米、淮山、金线莲、猕猴桃等一批生态新兴产业,带动贫困人员脱贫致富。2019年底,1641户492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4月,明溪县实现脱贫摘帽。

春节刚过,春寒未消。53岁的护林员方永芳起了个大早,简单吃过早饭就踏上了巡山路。爬上山头,只见巍巍秦岭连绵不断、层峦叠嶂,云在山中、山在云中,景色让人心醉。在林场工作30年,方永芳深深地爱上了秦岭、爱上了森林。每一次巡护,他都格外认真,想为森林多做一些事情。

方永芳是二郎坝林场鳌山管护站站长。鳌山管护站位于陕西省太白林业局辖区南端,海拔2235米,是陕西海拔最高的管护站。5748公顷的林区,只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公路。巡山时,护林员只能走羚牛、野猪等动物踩出来的羊肠小道。

巡山途中有美景也有危险。回忆起遇到羚牛的经历,方永芳记忆犹新:“原本是一次日常巡护,刚穿过一片密林,迎面碰上了落单的羚牛。我们扭头就跑,连滚带爬上了个土坎,才躲过一劫。一位同事在慌忙中滑倒,被牛角划伤了大腿。虽然惊险,但说明生态环境好了,生活在秦岭深处的羚牛扩大了活动范围。这是好事儿。”

经过不懈努力,陕西省太白林业局辖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天保工程实施前的92%提高到98.15%。如今,森林里的“精灵”们又回来了。2020年,该局架设的65台红外相机拍摄到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金钱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照片27248张、视频12110段。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图8)

藏南猕猴 齐硕于 摄

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说,陕西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其中陆生脊椎动物791种、种子植物4400余种。朱鹮从7只到5000余只,被誉为“拯救濒危物种的世界典范”,秦岭大熊猫种群恢复,野外遇见率、种群增幅和种群密度均居全国之冠,华北豹、中华秋沙鸭、彩鹮和秦岭石蝴蝶、陕西羽叶报春等物种频繁进入视野,栖息繁衍在陕西的野生动植物呈现种族兴旺的新气象。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目前,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1.18万处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着我国典型的生态系统、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和珍贵自然遗迹。昔日“人定胜天”的豪情转变为现在朋友亲人式的守护。从砍树人到看树人,从靠木材到靠生态,身份和观念的变化让绿水青山迸发出巨大的动能。

国家林草局致力于扩展野生动物栖息地、建立野生动物保护联合执法机制、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制度等方面工作,建立了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着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以及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建立了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合力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开展打击整治破坏野生植物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破坏野生植物生存环境和违法经营利用野生植物行为。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会同有关部门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制定并实施相关配套管理制度。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图9)

霸王岭雅加松

“下一步,我们将研究编制‘十四五’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明确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方向、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并制定海南长臂猿、穿山甲等重点物种专项保护方案。加快推进《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和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评估认定等工作。”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过长期协同进化,物种与物种,物种与气候、生态环境形成了生态系统,每一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零部件,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与野生动植物,同处一个地球生物圈,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每一个物种,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让野生动植物共享盛世年华。”相关专家表示,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神州大地山清水秀,做好保护野生动植物这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答题”。(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国家林草局 供图 《绿色中国》2021.4A)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图10) 今天务川臭蛙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2022年务川臭蛙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2256.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务川臭蛙 2022年务川臭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