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三星堆文明的意义的扩展:
三星堆文化有何意义 古代农耕文明大揭秘 三星堆文明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它既有自己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又受着中华文明内部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乃至东方文明不同地域的文化或明或隐、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把三星堆文明同通向远方的古蜀商道联系起来解读是有意义的。应该说,三星堆文化的青铜铸造技术和玉石工艺,就是中原夏商文化与蜀文化交流融会、互补互融的产物。不过,蜀人在文化的互补互融中创造出了自身新的有特色的文化,例如在接受中原的礼器、酒器的铸造技艺之外,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神器造型艺术。尽管三星堆文明在其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原文明较多的影响,采借了中原青铜器和陶器中的某些形式,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具有明显的自成体系的结构框架,因此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三星堆文明:意义不亚于特洛伊古城
(讲述者:高大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
“经历了八九十年,
我们也没有完全把这个遗址搞清楚”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一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从1986年到现在,三星堆经过了几代人的辛勤工作,这三十多年来,我有幸从一个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到最后成为三星堆长期发掘计划的组织者。
1929年2月,一个叫燕道诚的农民为了安装水车,要排出水坑里面的淤泥,他往下掏,居然发现了一批玉器。
1934年,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的美国专家葛维汉听说当地有玉器出土,于是过去发掘。他们找到郭沫若来辨认这批东西。坦率地说,郭沫若也没从事过田野考古,但他认定这批东西很重要,可能是周汉之间的遗存。我们不能苛求前人,当年的专家能够定位到周汉之间,已经了不得了。
1953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到广汉三星堆遗址附近去征集东西,收集了一批文物;到了60年代,四川大学成立考古专业,要找实习的地方,又选中了广汉进行发掘。
1986年,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出现吸引了全中国、全世界人的目光,由此也奠定了三星堆遗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地位,确定了这是古蜀王国一个级别非常高的中心聚落,很可能是一个国都中心,在中国青铜文明中独具特色。循着这样一个定性,我们又开展了进一步工作。90年代初的考古工作又发现了东、西、南城墙,一个比较完整的古城呈现了出来,三星堆的定性也从此确定下来。2000年以后,我们找到了更多的遗址,确认了城墙的始筑与废弃年代,小城、大城当中错落的布局,以及城址周围的聚落——特别是确认了北城墙,这样三星堆古城的四面就都发现了城墙。
所以,科学准确地定位、定性三星堆遗址,前后经历了八九十年。其实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完全把这个遗址搞清楚,还有很多新的发现在等着我们,但三星堆是古蜀国早期的一个都城,是夏商时期长江上游的文明中心,这个结论应该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纵目面具”未必是欧洲人
神树也未必是摇钱树
三星堆祭祀坑里出土的器物中,有一种青铜面具特别引人注目,眼睛呈柱状突出,短的有一两厘米,长的有将近十厘米,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这个面具的鼻子大而钩。最开始,有些人望形生义,说这是不是欧罗巴人?它的嘴非常大,嘴角都快到耳朵的位置了,瞳孔呈柱状突出。
这样的一个面具,该怎么来理解?我认为它与鹰一类的猛禽有关。纵目是为了向大家显示,其眼睛非常敏锐,看得又远又精准。在鸟类当中鹰的眼睛看远是最突出的,在天上飞翔,却能看清地上的小动物,一扑一个准。
再来看耳朵。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它不是耳朵,应该是鸟的翅膀。这可以进一步确认,纵目面具展现的形象有人的面孔,也有鸟鹰的特征,但不是人,也不是鸟,是神。它是一个复合型的半人、半鸟、半神。
三星堆神树,人们常把它跟汉代的摇钱树联想到一起。但我个人认为,二者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彼此之间是没有关系的。神树是一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传说,可见于战国秦汉时的《山海经》和汉代的《淮南子》,指的是扶桑和若木这两种树。
文献记载,古人认为大地两端有两棵树,东边的叫扶桑,西边的叫若木。它们长在山上,是所有树里最高大的。太阳升起之前在扶桑上休息,落下之后在若木上栖息。
太阳要在天上移动,于是古人想象上边住了十只鸟,负责来回搬动太阳。三星堆出土的若木神树,只剩下九只鸟了,推测最顶上应该还有一只,但是残损了。现在这件青铜器的残存重量将近800公斤,如果它是完整的,其重量可能超过后母戊鼎。在良渚文化的玉琮上,就发现过鸟驮太阳的图案;更早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牙雕上,也能看到“双鸟负阳”的图案。从六七千年前(说不定还有更早的)的河姆渡文化,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再到三四千年前的三星堆文化,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就这样传承了下来。
海贝来自印度洋或南海
在越南发现了一模一样的玉器
三星堆文明发现后,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即便是西方学者站在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看,也会认为三星堆的发现改变了大家对世界上古史,至少是对中国上古史的看法,一点不逊于发现尼尼微和特洛伊古城的意义。
张光直先生曾经说,中国有很多令人感到震撼、能够引发关注的考古发现,比方说兵马俑、马王堆,但最重要的还是关于青铜时代的一系列发现,它们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看法。三星堆就属于中国青铜时代的重要发现之一,在很多方面可与殷墟作比较研究。
由于种种原因,国际上关注、参与三星堆研究的人还不多。澳大利亚有位学者写过文章,把三星堆出土的面具和太平洋群岛原始部落的面具作比较。后来,还有一些学者研究过三星堆的铜产自哪里、黄金产自哪里。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学者讨论过三星堆与西亚文明的联系,有人说,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或许是西方文明中的权杖;又有人说,青铜上贴金箔做成的金面具,或许是从西方来的。
我认为,三星堆文明主体肯定是属于中国的。它的青铜器、玉器,甚至陶器,都能看到吸收中原文化的痕迹,明显受到夏商文明影响,算一个亚文明。三星堆的玉器,比如玉戈,跟安阳、盘龙城出土的简直是一模一样,显然受到商文化非常大的影响。
但有一些证据,其他人也许不太关注,我得提一下,那就是海贝。
三星堆出土的海贝不止几个、几十个,而是几千个。那么,海贝究竟来自哪里呢?中国最早的钱都跟海贝有关,汉字中凡是与钱相关的字都有个贝字旁。在夏商时期遗址当中,都出土过海贝,但是大家还不知道海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三星堆遗址出土几千个海贝,这算是多的了。2004年前后,日本熊本大学有一个学者叫木下尚子,她搞殷墟的海贝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她从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的角度,仔细观察这些海贝是什么种群,发现这些海贝主要产自南海及印度洋。
文化传播是没有死角的,四川和甘肃有联系,甘肃和新疆有联系,新疆和阿富汗有联系。
古代的文化很多,越原始的文化相似度越高。一个东西3000多年前就可以从郑州传到成都,虽然没有我们今天坐飞机、坐火车那么快,但也不是想象中那么慢和困难的。人类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不断地对外交往和拓展,并且吸收别人的文明成果。
放眼更远的地方,我们曾经在2005年走出国门考古。为什么要到国外去考古?20世纪90年代,在与商同时代的越南冯原文化遗存当中,出土了跟三星堆一模一样的玉器。那个玉器不是简单的玉、玉璜、玉璧,而是牙璋,如果两者之间没有文化交往和传播,古人不可能凭空琢磨出一件牙璋,而且和三星堆出土的玉器相似度如此之高。
这就很有意思了,大家可能觉得越南冯原和四川广汉相隔很远,其实也不远。三星堆和安阳的直线距离大约1000公里,三星堆到越南河内大概也就1000多公里。而在这1000多公里路线上的广西、云南,都找到了跟三星堆相同的一些器物,那么在越南发现相同的器物,也就不稀奇了。文化强大以后,一定会传播、影响出去。
来源: 长江日报
今天三星堆文明的意义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三星堆文明的意义与价值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5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