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

关于食猴鹰图片✅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食猴鹰图片答案,了解更多猴面鹰吃什么??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食猴鹰图片的扩展:
猴面鹰吃什么?? 猴面鹰, 学名草号鸟,中型猛禽,是猫头鹰的一种。它似猴脸,长满绒毛,一双深圆大眼,嘴黄褐色,嘴喙不尖,面盘灰棕色,呈心脏形,有暗栗色边缘,故俗名“猴面鹰”。全身黑褐色,约一尺高(即全长35厘米左右),叫声如鹰唳。双翼展翅近一米长,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爪黑褐色;下体淡棕白色,具褐色斑点;尾羽浅黄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横斑。以鼠类、蛙、蛇、鸟卵等为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食猴鹰的“铁血柔情”:捕猎猴子手段残忍,逼雏鹰捕猎冷酷心狠

《黑猫警长》动画片里的吃猫鼠与食猴鹰,可以说是许多人的童年阴影。

吃猫鼠在现实中没有原型,但食猴鹰可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那就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鹰,学名“食猿雕”。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1)

“鹰中之虎”

1896年,英国博物学家约翰·怀特海德在东南亚地区探索,寻找神奇的雨林生物。当他到了菲律宾的萨马岛上时,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找到了一种体型巨大的猛禽。

这种猛禽体长能接近1米,两个翅膀展开最大足有2.5米。背上深褐色的羽毛看起来像一层鳞片,黑色的脸,脑袋上长着9厘米长的柳叶形状冠羽,在它发怒时会层层竖起,看起来很是凶恶。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2)

猛禽出场

据当地人说,这种巨鹰只吃成年猴子,博物学家解剖之后也发现它们胃里有半消化的猴子,于是给它起名为“食猿雕”,又叫“食猴鹰”。

食猴鹰只生活在菲律宾的几个岛屿上,深藏于热带雨林深处。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猎食者,它们有着非常强的领地意识,一对食猴鹰差不多要占据30-50平方公里的领地,而狩猎面积更是达到了104平方公里。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3)

食猴鹰背上的羽毛很像鳞片

真实的食猴鹰并不是只吃猴子,它们的菜单非常丰富,包括了自己领地中所有中等体型的动物。

猴子、蛇、蜥蜴、猫科动物……还有同样在树上筑巢的各种鸟类,只要被食猴鹰盯上,基本都只会有一个下场。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4)

食猴鹰捕猎的压迫感

体型巨大的食猴鹰从空中俯冲而下,十几厘米长的利爪可以直接抓断猎物的骨头,能轻松地把六七十斤的猎物拎回巢穴,用尖锐的喙一点点撕碎吃掉。

在现存的所有鹰科猛禽中,能与食猴鹰匹敌的只有美洲的角雕。这两种猛禽都能轻松捕猎猴子,不过论体型还是食猴鹰更大,所以它也得到了“鹰中之虎”的美称。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5)

体型巨大的食猴鹰

作为全世界体型最大的两种鹰,食猴鹰和角雕不仅食谱和体型差不多,生活习性也很像,都栖息在地势较低的山坡和开阔的平原地带。

虽然体型巨大,食猴鹰在热带雨林里飞行的时候却很敏捷,还能突然加速俯冲,捕猎的成功率很高。

如此凶残的猛禽食猴鹰,平时看起来的确威风又帅气,然而只要看到它们的正脸,凶猛的气质就荡然无存。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6)

帅气的侧脸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7)

呆萌的歪头杀

冷血杀手的铁汉柔情

食猴鹰撕碎猎物时看起来极为凶残,它们在养育后代却有着非同一般的责任心。

食猴鹰是坚定的一夫一妻制,一旦选定伴侣就不会更换,对彼此都非常忠贞。

每年10-12月,食猴鹰就会选择一处足够粗大结实的树杈,夫妇俩共同搭起一个巢穴,准备开始养育后代。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8)

食猴鹰的巢穴和雏鸟

一对食猴鹰每次只会产1枚卵,孵化期大约是两个月。在此期间雌鸟基本不出门,吃喝都是由雄鸟照顾。

雏鸟破壳之后需要5个月左右才能长齐羽毛,这期间由父母轮流捕猎喂养它。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9)

哺育雏鸟

对于猛禽来说,飞行和捕猎是最重要的生活技能。为了让孩子学会生存必备的技能,食猴鹰夫妻可以说是耗尽了心血。

不同于其它许多鸟类,食猴鹰的雏鸟即便长齐了羽毛,父母也还会继续喂养它们18个月。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10)

喂养半大幼鸟

食物充足的情况下,雏鸟很快就能长得和父母一样大。它们一边吃着父母带回来的食物,一边在巢穴附近上蹿下跳,练习飞行。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11)

学习飞行总会犯一点错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食猴鹰夫妻会教导雏鸟如何捕猎。但为了让它学会真正的独立,父母会开始逐渐减少回巢的次数。

尽管仍然生活在父母的领地上,雏鸟却不得不面对饿肚子的困境。食猴鹰夫妻从一开始每天数次带猎物回家,到后来几天才来看望雏鸟一次,任凭雏鸟叫得再可怜都不会心软,直到孩子学会自己捕猎。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12)

呼唤父母的雏鸟

从产下卵,到雏鸟彻底离巢,一对食猴鹰养育一个后代,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只有雏鸟完全独立的第二年,它们才会再次交配产卵。

一次只生一个的低生育率,再加上漫长的育儿期,在食猴鹰30年左右的生命里,能成功繁育出来的后代数量很少。

如果再被其它因素干扰,那食猴鹰的数量减少到物种红皮书里的“极危”级别,也就不足为奇了。

仅剩不到500对的国鸟

1995年,菲律宾把食猴鹰定为国鸟,开始大力保护。但即便如此,也没能挽救这种大鸟的数量锐减。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13)

印在菲律宾钞票上的食猴鹰

在生物分类中,食猴鹰属于鹰科-食猿雕属的唯一一种动物,目前没有任何近亲或亚种,是菲律宾本土独有的动物。

也就是说,在菲律宾以外的地方基本不可能发现新的食猴鹰种群。如果这里的食猴鹰消失殆尽,也就代表这个物种的彻底灭绝。

只可惜,菲律宾这个群岛国家的土地面积本来就不大,食猴鹰原本的数量远远比不上同为顶级猛禽的美洲角雕。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14)

菲律宾人工饲养的幼年食猴鹰

在人类科技发展之后,食猴鹰赖以生存的热带雨林面积不断缩小,食物也随之减少。

当雌性食猴鹰生下一枚卵之后,它会待在巢穴里孵卵,由雄鸟出去捕猎喂养它。但如果食物缺乏,雌鸟就不得不离开巢穴捕猎,这就非常容易导致孵化失败。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15)

食猴鹰雏鸟

1960年,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把食猴鹰列入极危级别,那时菲律宾的食猴鹰就只有6000多只。

整体栖息地面积缩小,导致食猴鹰的领地也大幅缩水。一些原本居住在密林深处的食猴鹰,不得不把人类村庄也纳入了觅食范围,为了填饱肚子去捕猎当地人饲养的家禽家畜,结果引来了人类的猎杀,让食猴鹰的数量一度减少到只剩300只。

为了拯救国鸟,菲律宾政府从上世纪开始就立法保护食猴鹰。偷猎食猴鹰的刑期从八十年代的1-5年,一路增加到现在的12年以上。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16)

近距离观察人工饲养的食猴鹰

不仅如此,菲律宾的动物保护机构也在努力拯救食猴鹰。和全世界其它的濒危物种一样,食猴鹰也要经历人工繁殖、野化训练,才能放归自然。

因为鸟类比较容易发生印随行为,也就是幼鸟破壳后,会把见到的第一个会移动的物体当作母亲。为了避免食猴鹰幼鸟对人类产生印随行为,饲养员必须把食猴鹰玩偶戴在手臂上,伪装成成年鹰才能给幼鸟喂食。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17)

饲养员戴着成年鹰头形状的布偶喂食幼鸟

经过菲律宾政府努力保护,如今食猴鹰的数量终于恢复到900多只,虽然还远远不能摆脱濒危的现状,也已经是非常好的转变了。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图18)

人工救助的食猴鹰被放归野外

今天食猴鹰图片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56454.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食猴鹰图片 食猴鹰图片黑猫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