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是努尔哈赤众多王子中最出色的,其文治武功被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倍加推崇。所以,在努尔哈赤病逝后,皇太极毫无争议的登上了后金的王位。
在皇太极主政大清的17年中,他知人善任,重用汉臣,并通过不断对蒙古和朝鲜的作战。增强了国力,同时也练就了一支能征善战天下无敌的八旗精兵,为最终击败大明王朝,问鼎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阎崇年先生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评价“皇太极的一生就是四面开拓的一生,用鹰扬天下来形容是最恰如其分的”。
早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为了争取蒙古盟军,皇太极娶了五位蒙古女子,后来效仿明朝制度钦定后妃名号,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
哲哲居清宁宫为国君福晋,海兰珠居东关雎宫为东宫大福晋,娜木钟居西麟趾宫为西宫大福晋,巴特玛居东衍庆宫为东次宫福晋,布木布泰居西永福宫为西次宫福晋。
不过,皇太极只喜欢海兰珠这一家姑侄三人(科尔沁部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是蛮拼的,接连把姑侄三女嫁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爱,超越了生死
第一位女人,孝端文皇后哲哲。
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大清国。因皇太极时期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在后宫的地位也因此而逐渐上升。所以她被册封为清宁宫皇后,居中宫,她是大清朝第一位被正式册封为皇后的人。孝端文皇后主持后宫,稳文持重、母仪天下,很得皇太极满意。
第二位女人,孝庄文皇后“大玉儿”。
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后人称大玉儿。后金天命十年嫁皇太极,初封为侧福晋,皇太极称帝后,被晋封西宫福晋。位居后宫第二位,其地位仅次于姑姑哲哲。1638年生皇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顺治元年被尊封为圣母皇太后,1688年去逝,享年七十五岁被追封为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虽不是皇太极最为宠爱之人,但她对大清王朝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
第三位女人,进来虽晚却最受皇太极宠爱,便是海兰珠。
崇德元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海兰珠为关雎宫宸妃,为四妃之首,仅次于姑母哲哲。因她居住在关睢宫,也称其为官睢宫宸妃。该宫名取自诗经中“关关睢雎、在河之州、窈窍淑女、君子好逑”。
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史书记载海兰珠知书达理、端庄贤惠、肤白体香、妩媚动人。1637年为皇太极生一皇子,皇太极兴奋异常,大赦天下。要知道这在皇家是只有皇后才能享受的待遇,然而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王子还没等到命名就不幸夭折了。
海兰珠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美人因过度思念夭亡的儿子,以至大病缠身,虽经多方医治,最终于1641年香消玉损,魂归天国了。
皇太极当时正在率八旗精兵在松山与明军进行决定两国命运的生死大战。当他听道海兰珠病重的消息后,立即快马返回都城盛京。但他就在快到盛京时接到海兰珠去世的消息,几度昏厥,精神恍惚,最终大病一场。
海兰珠去世,皇太极便再没有领兵打仗过
皇太极共有后妃8人(不含庶妃),其中5人系蒙古人,占了多一半,这就是皇太极“抚绥蒙古,进攻明朝”国策的政治需要。但皇太极最宠爱的三位后妃(皇后、庄妃和宸妃)又都是蒙古人中的一家人,这已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他对宸妃海兰珠的宠爱更可以说是达到了痴心痴情的地步。
相关皇太极喜欢谁的扩展:皇太极一生最爱的人是谁呀? 作为一个领导者。。。当然是江山,权利。不过呢,还是有女人 宸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字叫Harjol,哈日珠拉,汉译海兰珠,生于约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 她在历史上极其受宠,可是关于她26岁之前的叙述,翻遍所有史料,却是无可查证。也就是说,她26岁前是空白的,没人知道这个极受皇太极宠爱的女人在过去26年都干了些什么事。 《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这就是Harjol最早出现的相关记录了,民国时期修撰的《清史稿》里也有提到。 因为她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年纪太大了,所以后人便揣测她是嫁过人的寡妇云云,但这些也仅仅是揣测,“年纪大”并不能作为“再嫁”、“寡妇”的有效证据。在前清,年纪大嫁人的女人也不是没有——例如叶赫老女(布喜娅玛拉)33岁嫁人、努尔哈赤的养女孙带(舒尔哈齐的四女儿)28岁嫁人。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寡妇的名头太难听,所以被皇太极有意销毁了宸妃的前半生经历。如果是这个,那就更难让人信服了,且不说皇太极有没有那本事让所有史官(包括朝鲜的)闭嘴,只说“寡妇的名头”。寡妇是个忌讳的词语吗?皇太极或者说前清的大臣百姓介意寡妇再嫁吗? 大家可别忘了,皇太极的后宫那四合院里住着的一后四妃都打哪来的。除了姑侄三人外,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原是林丹汗的囊囊福晋,与林丹汗生有一女“淑济”,一遗腹子“阿布奈”(皇太极把他养大成人,后来做了察哈尔亲王);衍庆宫淑纪巴特玛·璪原是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与林丹汗至少生有一女(皇太极养女,崇德五年下旨许给多尔衮)。这两个妃子在后宫的地位举足轻重,她们的身份不仅仅是寡妇,还都是带着拖油瓶改嫁的寡妇,怎么也没见得人家因为身份问题而受人指摘,因此非得把自己的过往给销抹得一干二净呢? 满人不在乎这些,或者说当时的国人都不重视这些所谓的改嫁,皇太极的姐妹改嫁得多了去了,一改再改,改了继续改的也有……所以实在没必要因为这个原因而故意抹掉宸妃的过去。 Harjol,这个如此受清太宗重视的女人,26岁之后,频频出现在跟皇太极关联的史书中,却在26岁之前,留下一片空白。如果她只是个寂寂无名的渺小人物,那么这样的记录无可厚非,谁能要求一个小人物能在历史上留下多少篇章? 可她不是。她是宸妃,一个险些让清太宗沦为“昏君”的红颜祸水。如何说她是祸水呢?依我看来,在当时清朝百官,特别是史官眼里,其实皇太极为她疯狂的种种“事迹”已经算是在明君明主的政治光辉形象上,大大抹黑了一把。 扔下如火如荼的前线战场,将八旗将士扔在一旁,心急火燎的为了一个女人而弃八旗将士的生死、利益于不顾,这在我们看来是痴情,是个绝无仅有的好男人、好丈夫,可恰恰是这样的行为,用以评判一个皇帝好坏功过,那绝对已够得上是“昏君”所为。 都说清朝的历史是最不真实的,不真实在哪呢?不真实在清朝的历史都经过后人修饰,也就是后人会把自己祖先的一些不好的行为进行粉刷,力图保留美好的东西,所以清朝的帝王实录大多是赞美多于贬低。那些最后保留下来的史载,是被动过手脚,经过美化处理后的产物。 《清太宗实录》便曾先后经过两次修撰,一次是在顺治年间,一次是在乾隆初年。 那么就让我们再来看看,被动了N次手术后的“史料”最后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叙述吧。 《清史稿·列传》: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天聪八年,来归。崇德元年,封关睢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而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曰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过妃墓,复大恸。妃母和硕贤妃来吊,上命内大臣掖舆临妃墓。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 今天皇太极喜欢谁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皇太极喜欢谁啊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