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温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失温最常见的直接原因是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三要素当中只要有两个因素出现状况就有可能会出现失温。
失温,又称低温、低体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这里所谓的人体核心区主要是指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人体四肢和表层皮肤而言的。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热原体,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其中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是导致失温的最常见因素。三要素当中只要有两个因素出现状况就有可能会出现失温。
失温症的症状取决于温度,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抖与意识混浊;中度失温的发抖症状消失,但精神错乱的状况则会加剧。在重度失温的情况下,会有反常脱衣现象,也就是患者开始脱去衣物,这也同时增加了心搏停止的风险。在死亡阶段体温降至30°C以下时,暴露的皮肤变蓝、涨大,肌肉协调能力几乎完全丧失,行走几乎不可能,语无伦次、行动毫无理性,甚至昏迷。脉搏和呼吸显著减慢,但是可能发生心率过快。主要器官停止工作,宣告临床死亡。由于细胞活动降低,一段时间之后脑死亡才会发生。
施救方法:
第一步:安全转移
在众多失温遇难案例中,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此时,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第二步:冷面隔离
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宝贵的热量,此时救援队第二步,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因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睡垫的作用便是阻隔地面,减缓热量传导过程。
第三步:干燥处理
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可能在风雪中已经徒步很久,内层衣物已经被濡湿;外部雨雪也会打湿衣物。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保持患者身体干燥,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第四步:核心区域加温
当患者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肌肉也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无济于事,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如使用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对四肢进行加温是错误的。
注意:不要试图给失温严重者进行四肢加热或者喝热水,大量低温血液回到循环带来的低血压和温度会进一步增加复苏失败的风险。
5月22日,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黄河石林景区如期举行,本着领跑全民健身的科学理念举办的大赛却受极端天气影响,赛事被迫终止,参赛人员随即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截止5月23日上午9时30分,参加百公里越野赛172名参赛人员中的151人已经确认安全,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救治,情况稳定,另有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据生命时报相关信息称,马拉松比赛的最适宜温度大约在10—15℃,但身体对外环境温度(冷、热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非常重要,而体温调节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当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就会出现“失温”现象。
一般来说,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这里所谓的人体核心区主要是指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人体四肢和表层皮肤而言的。
(1)户外运动中造成失温的主要原因及原理:
01.环境温度过低和穿着太少,使得人体通过体表传导流失的热量太多;
02.身体能量不足,特别是运动进行到后程,因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没有足够能量供以产热维持体温。
原理:但身体温度过低时,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2)为何夏季也会出现失温死亡现象?
众所周知,人体正常体温是37℃,是一个热原体,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其中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是导致失温的最常见因素。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由于马拉松运动会造成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力加大,也极容易出现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尤其是遭到恶劣极端天气,失温现象更容易发生。
(3)失温的常见症状
根据失温的定义,可以推断出当人体温度在35℃以下时,就会发生失温。失温必须立即处理,否则患者可能会丧命。而失温主要分为轻度失温、中度失温以及重度失温三类。
01. 轻度失温(体温在35℃-37℃)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不停颤抖,但是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一些细致的手上工作无法完成;
02.中度失温(体温在33℃-35℃)体温下降的同时身体会产生剧烈的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呆滞、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幻觉等。
03.重度失温(体温在30℃-33℃)患者体温降到33℃以下,并且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放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丧失意识等。
04.死亡阶段(体温在30℃以下)人体基本上处于死亡边缘,全身肌肉僵硬卷曲,脉搏和呼吸微弱难以察觉,丧失意志以至昏迷,这个时候外界稍微一点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心脏微颤而停止跳动,而这个阶段的最后结局就是死亡。
(4)避免失温的方法和途径:
01.户外出行一定要注重挑选及准备贴身衣物,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预防寒冷天气下的户外活动大量出汗导致失温的风险。
02.注意衣物的增减。很多人在徒步的时候喜欢穿得厚厚的,生怕自己在路上着凉,结果没走多远,浑身上下被汗水打湿,很容易失温。
03.注意保暖防护。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应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暴露在外的身体器官过多,面临的风速越大,身体热量也就会相应的加速散失。
04.及时补充体能。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5)如遇失温该如何救治?
第一步:安全转移
遇到失温现象,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想办法将失温症患者移出吹风和湿冷的地方,和寒冷空气隔绝,必要时可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第二步:冷面隔离
由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患者身上的热量,因此救援的第二步是要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
第三步:干燥处理
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保持患者身体干燥,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第四步:核心区域加温
当患者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肌肉也不再颤抖,自身也无法提供热量,那么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如使用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
01.轻度和中度失温阶段:
① 只需要换上干衣物并挡住风寒吹袭即可;
② 如果伤者可以吃东西,应该尽快让其吃点流质食物,然后再吃一点含糖的食物;
③ 将热水袋包在手套或者袜子里,然后把它放在伤者的腋窝,颈部和腹沟处;
④ 让某个身体温热的队友在睡袋或是其他干爽隔离物的情况下,以身体直接接触的方式让患者缓和过来。
02.重度失温阶段:这个阶段的患者自身已经很难产生热量,更多的是需要外界力量的帮助,除了以上处理方式外,必要的情况下需要用到心肺复苏急救。(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重度失温患者心脏跳动非常缓慢和轻微,对外界力量的反应非常敏感,甚至在搬动患者的时候动作过大都会导致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因此心肺复苏急救,尤其是心脏按摩,必须是在确认脉搏和心跳已经结束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否则适得其反。)
(6)错误的营救方式:
01.禁止给低温症患者饮酒。酒精本身并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之所以喝酒会感觉暖和是因为酒精能刺激血管的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但给失温患者喝酒实则是在加速身体热量的散失,无法起到暖身的作用;
02.切忌将外界辅助热源用于四肢而不是主躯干和头部。四肢的加热,其实会加速让主躯干部位的温暖血液流向四肢,带走热量,从而使得核心部位的热量加速散发;
03.不可采用滚烫的辅助热源。辅助热源的最佳温度是在人体体温上下,过于滚烫的热源,会导致患者被烫伤。
04.不要试图给失温严重者进行四肢加热或者喝热水,大量低温血液回到循环带来的低血压和温度进一步降低会增加复苏失败的风险。
今天人体失温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人体失温的表现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