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

关于邓氏鱼视频✅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邓氏鱼视频答案,了解更多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邓氏鱼视频的扩展:

邓氏鱼:泥盆纪之王

邓氏鱼:泥盆纪之王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
图注:邓氏鱼是泥盆纪海洋生物的梦魇,图片来自网络

在恐龙之前,地球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超级掠食者,其中很多都来自于海洋。在几亿年前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青面獠牙的巨型食肉鱼类,它就是邓氏鱼。作为最著名的古生代大杀器,邓氏鱼以其粗壮的身体和凶悍的外形成为当之无愧的泥盆纪之王。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2)

恐怖的鱼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3)
图注:早期的古生物学家在修复恐鱼的化石,它其实是邓氏鱼,图片来自网络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4)
图注:早期关于恐鱼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19世纪中叶以后,凭借着大量的化石,美国的古生物学开始发展起来。在田纳西州和怀俄明州,人们发现了许多奇怪的化石。1868年,约翰·纽波利(John Newberry)根据一块不完整的头骨和下颌骨化石(编号AMNH 81)建立了恐鱼属(Dinichthys),模式种为赫氏恐鱼(Dinichthys herzeri)。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5)
图注: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馆内保存着邓氏鱼的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在恐鱼属被命名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有在北美洲发现的盾皮鱼类都被归入这个属,恐鱼属成了分类学上的垃圾堆。1956年,古生物学家吉恩·皮埃尔·雷曼(Jean Pierre Lehman)在研究纽波利于1873年命名的泰雷尔恐鱼(Dinichthys terrelli)之后发现这完全是一种新的动物,就是将其命名为邓氏鱼(Dunkleosteus),属名来自“Dunkle”(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大卫·邓克尔David Dunkle)和古希腊语中的“οστεος”(意为“骨头”),意思是献给邓克尔的化石。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6)

图注:邓氏鱼可怖的头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图片来自网络

到目前为止,邓氏鱼属内已经有至少10个种,其中模式种为泰雷尔邓氏鱼(Dunkleosteus terrelli)。大部分邓氏鱼的化石都发现于北美洲的美国,此外在欧洲也有发现。邓氏鱼的脸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脸非常恐怖。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7)

水下的铁甲舰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8)
图注:邓氏鱼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9)
图注:6米的邓氏鱼,和一辆校车差不多大,图片来自网络

邓氏鱼是一种大型的掠食性史前鱼类,关于其最大体长一直存在着误区。由于网上的不实资料,大家一直把邓氏鱼当成是体长超过10米的巨兽,其实最大的邓氏鱼(泰雷尔邓氏鱼)体长为6米,体重不超过1.5吨。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0)
图注:邓氏鱼的脑袋上有骨甲保护,图片来自网络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1)
图注:邓氏鱼的牙齿其实是头骨的一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邓氏鱼属于甲胄鱼类,它的脑袋和脖子上都覆盖着厚实的骨质盔甲,也正因为如此,它们的化石往往都保存了脑袋和颈部。邓氏鱼的脑袋圆溜溜的,一对圆圆的眼睛长在脑袋两侧。邓氏鱼长有一张让人不寒而栗的大嘴,它那巨大锋利的刃状牙齿赫然可见。尽管一眼可见,但是邓氏鱼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牙齿,其上下颌的牙齿其实是头骨盔甲的一部分。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2)
图注:身体粗壮的邓氏鱼,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化石的外形,邓氏鱼脑袋向后的颈部和背部变高,其身体应该非常粗壮,后面长有有力的大尾巴。粗壮的体型、骇人的大嘴、坚固的盔甲,这一切让邓氏鱼成为水中的铁甲舰。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3)

泥盆纪之王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4)
图注:生活在泥盆纪的邓氏鱼,可以看到它身边的鹦鹉螺和其他盾皮鱼类,图片来自网络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5)
图注:邓氏鱼正在浅水区追踪一条鲨鱼,作者:儒略·斯托尼

邓氏鱼生存于距今3.8至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泥盆纪被称为“鱼的时代”。鱼类的大繁荣是泥盆纪的标志性事件,在这个时代有颌鱼类出现,包括邓氏鱼在内的盾皮鱼类更加多样,代表现代鱼类的硬骨鱼类也已经出现。正是由于海洋中出现了大量的鱼类,掠食者也不断变大,最终诞生了像邓氏鱼这样的大杀器。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6)
图注:邓氏鱼头骨肌肉示意图,这是其强大咬合力的源泉,图片来自网络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7)
图注:邓氏鱼的头骨结构,图片来自网络

凶悍的邓氏鱼无疑位于泥盆纪食物链的最顶端,它是脊椎动物出现之后进化出的第一个重量级的超级杀手。为什么说邓氏鱼是重量级的杀手呢?因为它们具有强大的咬合力,一只6米长的邓氏鱼咬合力达到750千克,这样的咬合力足以咬碎菊石、三叶虫的硬壳啦,其他盾皮鱼类的盔甲就更不在话下了。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8)
图注:在邓氏鱼头骨上发现的来自同类的咬痕,图片来自网络

许多资料中称邓氏鱼的咬合力可以达到5吨,这已经与13米的暴龙一个级别啦!5吨的咬合力是以10米的体型进行推算的,而邓氏鱼并没有如此巨大的体型,当然也不会有如此逆天的咬合力。750千克的咬合力在泥盆纪的地球上已经是前无古人的啦,邓氏鱼不仅将这可怕的力量用在猎物身上,也会用到同类身上。古生物学家曾经在邓氏鱼的头骨上发现了同类牙齿的咬痕,有些骨头甚至被咬碎了,同类之间的仇恨才是赤裸裸的哦。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19)
图注:博物馆中邓氏鱼的化石总是引起观众的驻足,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脊椎动物出现之后的第一种超级掠食者,邓氏鱼最终在泥盆纪末期的大灭绝中消失,但是它们保存在地下的化石诉说着盾皮鱼类曾经的辉煌。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20)

参考资料:

1.Anderson, P.S.L.; Westneat, M. (2009). \"A biomechanical model of feeding kinematics for Dunkleosteus terrelli (Arthrodira, Placodermi)\". Paleobiology. 35 (2): 251–269. doi:10.1666/08011.1.

2.Carr, Robert K. (2010). \"Paleoecology of Dunkleosteus terrelli (Placodermi: Arthrodira).\". Kirtlandia. 57.

3.Carr R. K., Hlavin V. J. (2010). \"Two new species of Dunkleosteus Lehman, 1956, from the Ohio Shale Formation (USA, Famennian) and the Kettle Point Formation (Canada, Upper Devonian), and a cladistic analysis of the Eubrachythoraci (Placodermi, Arthrodira)\".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59 (1): 195–222. doi:10.1111/j.1096-3642.2009.00578.x.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图21)
图注:黄河巨龙,作者:RAX博士

下期介绍:

11月开始发了几条新闻然后又介绍了一条史前大鱼,之前的中国百年十大恐龙系列还没有结束,下一期介绍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种恐龙:黄河巨龙。

今天邓氏鱼视频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99043.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邓氏鱼视频 邓氏鱼视频海底大猎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