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东京人口密度的扩展:
东京在日本的位置 东京都位于关东地区南部,大致位于日本列岛中心。东部以江户川为界与千叶县连接,西部以山地为界与山梨县连接,南部以多摩川为界与神奈川县连接,北部与埼玉县连接。 东京圈由东京和三个邻县埼玉、神奈川、千叶组成。这个地区的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26%。首都圈由东京都和周围的七个县埼玉、神奈川、千叶、群马、枥木、茨城、山梨组成。 东京都是都行政机构,它由更小的行政单位组成,包括区和市町村,“中心”区域被分成23个区,西部的多摩地域由26个市、3个町(cho)、一个村(son)组成。23个特别区和多摩地域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地带,东西宽90公里,南北长25公里。在太平洋上的伊豆诸岛和小笠原诸岛,尽管地理上与东京都分离。也属于东京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两个岛上有2个町和7个村。 东京的总人口1277.579万(2007年7月26日),面积大约2187平方公里。气候温和。 23特别区总覆盖面积大约621平方公里。人口呈上升趋势,居民845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13063人--2005年9月1日。 商业办公设施在这二十三个区内相当集中。东京这部分地区拥有充实的交通网络,使得这个地区的交通和购物相当便利。但也存在着一些必须加以说明的课题:随着办公和其他商业设施的增加,导致该地区作为居住地的基本功能在减退。逐渐减少的水区和绿化带致使舒适的生活空间逐渐消失。由于该地区木质房屋非常集中,地震灾害在该地区倍受关注。可以看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都市基础性设施的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二十三个区周边地带的道路。 多摩地域面积大约1160平方公里。 东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日本国土面积那么小,为啥住得下1.24亿人,还能家家住独栋?
提起日本的住宅,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狭小,恨不得一块地当两块地用,让人不禁联想到曾经非常火的一个词“蜗居”。但奇怪的是,我们普遍看到的日本住宅,甚至都还是独门独栋。
在土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纵向开拓空间,加高楼层,提升居住条件,这是大多数国家都会采取的措施。明明房子很小住着很憋屈,但日本似乎并没有大肆建设高楼的想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高楼不是不想建,而是不能随便建
根据外交部更新的日本国家概况,截至2023年8月,日本的人口总数约为12443万人,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330人/平方公里。而2023年年末,我国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人口密度约为147人/平方公里。
日本的人口密度是我国的两倍多,但这也仅仅是全国平均下来的人口密度,囊括了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如山体、沼泽等,实际上的人口密度远不止于此。
就拿东京来说,东京的实际面积约为2155平方公里,2023年12月的人口统计数据为1410万人,东京每平方公里需容纳的人数为6543人之多。所以日本的“蜗居”原因可见端倪。
日本是以岛国为主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小且自然资源十分匮乏,在人口密度高和地震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到居住需求和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是限制日本楼高最大的因素。
近现代以来,日本以网格型街道布局为主,住宅又分为集合式住宅和独立式住宅,我们所看到的独门独栋的房屋,就是独立式住宅。
集合式住宅普遍用于租赁,而独立式住宅多以自建房或自购房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独栋别墅,一般来说占地面积较小,楼层在三层左右。
这种独立式住宅通常并列而立,住宅之间的距离也会缩减到最低限度,大多数都无法通行,更有极端情况下会利用道路中间的空置区域修建房屋,用于出租。
这类住宅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等也与高楼不同,我们都知道,要建筑高楼大厦,必须要用水泥浇筑,才能更加牢固,而独立式住宅一般都是采用了柔性抗震结构和特殊的抗震装置,使用新型的抗震材料,让建筑更加轻量化,减少地震对房屋和居民的伤害。
但是就日本的人口密度而言,这样的低建筑群并不能满足基本的住宅需求,在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中,人口越来越多,因此占用耕地面积来修建房屋,也是办法之一。
想方设法扩张国土都受阻,改革成为了必然
日本早就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用了不到百年的时间,就将城镇化率由1920年的18%,提高到了2014年的93%。但其导致的结果就是日本如今的总耕地面积被压减到5万平方公里,仅为陆地面积的13.29%。
因此日本并不能做到资源自给自足,类似于粮食、原材料等类型的物资都以进口为主。即便是在此情况下,日本也并没有划定耕地红线,来保护耕地和国民的粮食安全,甚至还有大量的耕地被废弃。
而我国国土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不仅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每年还会有大量物资的出口,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还是在2009年就划定了耕地红线,以此来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
日本的耕地撂荒已经是多年来都难以解决的老问题了,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撂荒的耕地约为7100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14.2%。耕地面积小,是因为国土面积小,那么扩张领土不就是最直接的办法吗?
因此在上世纪这样物资匮乏、科技不够发达的年代,日本政府发动侵略战争,企图通过物力强取豪夺,发展殖民地,然而战败收场。
除此之外,日本还一直执着于国后、色丹、齿舞和择捉四个岛屿的归属问题。二战前,这四个岛屿本来是属于日本的,二战后被苏联占领。1956年,苏联与日本签署苏日宣言,其中提到苏联准备还给日本两个岛屿。
但时至今日,日本已经因为岛屿的归属问题与俄国会谈几十次,依旧没能要回这四个岛屿,这事儿在日本人的眼里,也觉得几乎是没什么希望的事情。但国土问题刻不容缓,日本政府还有别的办法。
填海造陆是日本近百年来采用的最多的扩张国土的办法,近百年来,日本的沿海城市有近四成的土地都是通过填海造陆形成的,早在2015年,日本就通过填海,增加了约12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
不过填海造陆也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日本沿海城市的海岸线正在逐渐消失,日本意识到之后,就开始对填海造陆项目进行严格的管控,但并没有绝对的禁止。
近年来的日本虽经济发展迅猛,但也是四面楚歌,四岛要不回来,不能发动战争,填海造陆遇阻,人口数量众多,且老龄化严重。而住房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土地、自然环境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新建住宅太难,所以改革住房制度,也是必经之路。
租购并举+租售同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二战后的日本,在经济复苏时期的飞速发展令世界惊叹,短短15年间城镇化率就提升了约35%,住房需求大幅提升,因此催生出了公营住宅和公团住宅制度,同时解决国民自建或购买住宅、低收入阶层租房以及城镇新入居民的住宅困难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涌入城镇的人口越来越多,原本的公营住宅和公团住宅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大量的住房需求,日本开始用租房的形式来解决城镇的住房供给紧张问题,慢慢建立了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同时制定《住宅金融公库法》,为自建或自购住房的家庭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在经历了1990年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本的租房需求越来越大,日本政府也逐渐完善了房屋租赁市场和相关制度,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越来越成熟,适应了日本如今老龄化和单身人口越来越多的人口结构。
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成功之一是日本实行的租售同权,也就是说,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大家享受的市民待遇都完全一样,孩子可以上同样的学校,看病不用提前咨询外地医保可否报销。
加之日本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使得日本的住房租赁市场趋于稳定。日本的住宅虽然普遍都狭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国民不会因为没有拥有自有房而焦虑,不用担心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幸福感得到了满足,社会关系也更为稳定。
有数据统计,日本虽然有着成熟的租房租赁市场,但其住房自有率并不低,常年保持在60%左右。事实上,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兼顾了不同消费阶层的人群。
在租售同权的情况下,低收入人群选择租房,可以保证自己手中的可分配资源更多,消费能力也会更高,毕竟购房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一笔巨额开销,极易让一个家人的消费水平断崖式下降。
结语
目前,我国房产牵涉的行业众多,资源广泛,和太多的公共福利绑定在一起,尤为明显的就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孩子的户籍绑定,外地医保报销问题等,虽然在逐步完善,但依旧任重道远。并且我国的房价已经成为年轻人的负担,大家比起购房,更热衷于将手中的可分配资源用于提升生活品质,日本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参考资料
1 《日本租购并举住房制度:阶段性演进、借鉴与启示》经济研究参考
2 《日本开始严管填海造地》IMI每日综述
3 《日本城市住宅抗震材料及结构技术对中国乡村住宅的启示》武汉理工大学
4 《日本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及对中国的启示》兰州财经大学
5 《普京:日本没有理由要求俄归还千岛群岛4岛》新华网
6 《日本防治耕地撂荒的现实困境与政策布局》亚太经济
7 《日本国家概况》外交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9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