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邢台地震1966的扩展:
邢台地震的时候是哪一年? 1966年3月8日
1966年邢台地震,周总理乘机赶往灾区,途中罕见发火:赶快下去
1966年,人烟浓稠的河北邢台发生了一场大地震,8000余人蒙难、4万多人受伤。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过震级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地震。
事发后,周总理不顾个人安危,数次飞往灾区一线视察,慰问灾区人民、部署抢救工作。
在前往邢台的过程中,周总理罕见地向工作人员发了一次火,这究竟是为何?
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周总理又是如何与灾区百姓同甘共苦、共克时艰的?
周总理亲赴震中灾区
1966年3月8日黎明时分,周总理正在中南海办公室中通宵达旦地工作。
忽然间,地面颤动、电灯摇晃,周总理桌上的水杯险些被震落在地,这种情况持续了数分钟之久才消失。
周总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拨通总参部门、国务院值班室的电话,要求各部立刻回归岗位,查明地震方向。
“是邢台!”
正在焦急等待中的周总理终于等来了消息。
紧接着,总理立刻责令总参谋部通知地震灾区周围驻军,马上做好奔赴灾区进行紧急抢救的准备。
8日上午,在初步探明地震情况后,周总理当即命令北京军区驻石家庄和邢台地区的63军、河北省军区直属部队,携带急用药品、抢险工具奔赴震中区。
另外,总理要求空军司令部做好准备,他要乘坐飞机亲自到灾区去。
中午时分,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齐聚一堂召开紧急会议,周总理带领众人听取了灾区情况汇报,并根据余震发展趋势,做出接下来的抗震救灾工作部署:
京津地区重要厂矿、电力枢纽等重要单位做好抗震防震措施;
邢台周边各地区医务人员用最快时间携带医用物资赶赴灾区;
空军、民航、铁路部门派出飞机、火车,向灾区输送救援人员、抢险物资。
做好一切安排后,周总理于次日一大早登上了开往邢台的直升机。
当总理抵达邢台时,看到满目疮痍的邢台大地、哀鸿遍野的邢台百姓,当即红了眼眶。
震后的邢台土地开裂、房屋倒塌,一眼望去,除了寥寥几顶刚刚撑起的帐篷外,几乎看不到任何建筑物。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村民们或是在痛哭亲人的离去,或是因为伤痛而哀嚎。
不少地方河堤被震裂,洪水涌入村庄,百姓遭受着地震和洪水的双重打击。
河北省委书记阎达开、驻军首长张英辉等灾区指挥人员赶来迎接总理,双方简单握手示意后,总理第一句话问的就是,当下灾区的受损情况。
双方一边向救灾指挥所走去,一边互相沟通、交换着信息。
时间来到傍晚时分,周总理通过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口中进一步了解了情况。
情况比想象当中还要严峻一些,心急如焚的周总理简单吃了两口晚饭后,执意要求赶往震中隆尧县,不顾随行人员的阻拦。
当他乘车赶到前线灾区时,天色已经完全昏暗下来,天空中还飘着些许小雨。
由于道路坍塌,车子开不进去,总理只能徒步前往震中指挥所了解情况。
一片黑暗中,周总理磕磕绊绊地行走在四处都是倒塌房屋、砖头瓦片的崎岖小路上。
他不顾旅途劳顿、不顾被绊倒的可能,身形踉跄却又坚定地一路朝着指挥所奔去。
随行人员担心脚下黑暗,一路提着马灯在前方引路,即使如此总理还是有还几次被石头和横木绊住,好在没有摔倒。
黑暗中,一行人摸索着来到了隆尧县抗震指挥中心。
听完隆尧县委书记张彪的灾情汇报后,总理当即作出指示:
首先,一定要打起精神来,以焦裕禄、王杰等杰出干部为榜样,将全部精力与热情投入到当下的抢救工作中。
其次,将隆尧县尚还活着的核心领导组织起来,深入一线指挥各区域的救援工作。
重灾区的很多支部书记、队长都丧生了,可以从轻灾区和非灾区组织中调派。
再者,做好分工工作。
每个县委委员分管若干个公社,抗震救援工作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
此外,切实解决灾民的吃住问题,伤病员尽快转移出去,防止被余震二次伤害。
最后,周总理鼓舞众人说:
“与地震做斗争,这也是打仗,我们的部队正在赶来。但这对组织和人民也是一个考验,我们团结一心,拿出誓要打胜仗的决心来,坚决打赢这场抗震救灾战争!”
总理的话音刚落,五级以上的余震立刻向隆尧县袭来。
临时搭建起来的房屋立刻被震得摇摇晃晃,墙壁上的泥土刷刷地往下掉。
众人见状立刻围在总理身边,央求他尽快撤离。
但周总理一脸镇静地表示:“不要怕,这是余震,我们接着谈。”
就是在这样危险而又艰苦的环境中,周总理工作了四个小时。
开完会后他仍然没有休息,一个接一个地找救援干部和驻军干部谈话,向他们传达具体救援措施。
等他离开隆尧时已经是3月10日凌晨,将近两天两夜没有合过眼。
视察白家寨,罕见发火
10日下午,周总理简单休息后,决定起身前往灾情最严重白家寨地区视察。
不过此时白家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去往寨子的路早已被堵死。
总理表示:“路不通也要去!从别的方向绕过去。”
就这样,当地干部带着周总理从石家庄方向向着白家寨迂回前进,可到了石家庄才得知,这里通往白家寨方向的路也已经行不通了。
周总理马上做出指示:“安排直升机过来。”
很快,总理如愿以偿地被送到了白家寨。
在即将落地时,飞行员一方面是想让总理看一看灾区的全貌,另一方面也想尽可能寻找安全降落地点,于是在空中盘旋了几圈。
这时,向来温文尔雅的周总理对飞行员发了火:
“赶快下去!我是来灾区看灾民的,你们一直在天上转什么?”
闻言,飞行员赶忙找了一处空旷地点,缓缓降落了飞机。
周总理一边观看地面一边指挥道:“这里灾情最严重,就在这里降落。”
下了飞机后,周总理直奔白家寨。
此时的白家寨早已是残垣断壁,只有几排解放军临时搭建起来的窝棚。
总理从村庄的东头一路往中间走,一个窝棚一个窝棚地看望过去。
有一位头部被砸伤的老大娘,躺在窝棚前默默流泪。总理走过去握住大娘的手,亲切地说:
“我们解放军部队来了,让他们给你包扎一下。”
大娘笑了笑回答道:“不用了,先给年轻人治疗吧。”
总理闻言,当即红了眼眶。
在另外一个窝棚前,总理见到了一位哭得嗓子沙哑的老大爷。
他在地震中失去了好几位亲人,自己也受了伤,一脸悲戚。
总理见状连忙上前,问他的名字和家人的情况。
大爷留着眼泪说:“我儿子和儿媳妇都没了,只剩我自己了...”
周总理努力克制着眼眶中的滚滚泪水,一边安慰大爷说:
“要勇敢地活下去,有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我们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有社会主义,我们什么都不怕!”
走着走着,总理见到一个孤零零的女孩站在一处倒塌房屋前,他立刻上前抱起女孩问道:“你的爸爸妈妈呢?”
当女孩回答说爸爸妈妈都在时,总理马上松了一口气,将她慢慢放了下来。
一路上,总理走到哪里问到哪里。
“家里的损失怎么样?”
“能不能吃上饭?”
“有什么需求?”
几个小时不停地奔走呼喊,总理的嗓子很快就沙哑了。
此时,越来越多白家寨人得知了周总理的到来,2000多名幸存群众涌向总理所在的位置,大家抢着要见总理。
地震使得白家寨几乎与世隔绝,百姓们长时间与外界取得不了联系,个个人心惶惶。
就在大家失魂落魄之时,突然传来周总理到来消息,大家一时间忘记了地震带来的悲痛,纷纷奔走相告总理的到来。
得知情况后,总理立刻指示工作人员:“让大家围成一个半圆,我们开个群众大会。”
“乡亲们,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听闻这里遭受了灾情,特意让我来看望大家...”
话音刚落,四周立马响起了“共产党万岁!社会主义万岁!”的嘹亮口号声。
“中共中央非常关心灾区的情况,派遣了解放军、飞机火车前来,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和物资会很快到来。过去我们齐心协力赶走了日本鬼子、打败了蒋介石反动派,现在我们也要鼓足勇气,与地震作斗争!”
周总理的一番鼓舞,顿时让灾区百姓化悲痛为力量,大家群情激奋、人心沸腾,一改之前萎靡悲戚的面貌。
最后,周总理带领大家高声喊道:“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四方马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口号声。
大会结束后,周总理再一次走进了窝棚进行慰问。
遇到小孩子,他总会亲切地将其抱起来,浑身上下仔仔细细查看一遍,并叮嘱家人照看好。
遇到耳背的老人,总理就主动俯下身凑到对方耳边跟他们对话,没有丝毫的架子。
此时的白家寨仍然余震不断,经常会路过一些摇摇欲坠的房屋,对此总理全然不顾,他甚至还要走进倒塌的房屋内,亲眼看一看受损程度。
一些百姓临时居住的地窖他也不放过,认真观察着每个角落,防止意外发生。
10号下午5点,因为总理次日还有外出工作,只能暂时告别灾民返回北京。
后面几天时间里,他只要空闲下来,马上就会将电话打到石家庄和邢台救灾指挥中心,时刻关注救灾进度和百姓家园重建情况。
可就当一切救援和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时,又一场灾难再次降临...
周总理再回邢台
3月22日,邢台宁晋县农村地区再次发生两场地震,震级达到6.7级和7.2级。
虽然这两次地震造成的伤亡并不及第一次,但灾情却进一步扩大了,一些村庄的损毁情况比隆尧县还严重。
更可怕的是,群众再一次经历了地震的洗礼,抗灾热情深受打击。
为了鼓舞人心,总理在部署完京津地区的防震工作后,于3月31日再次回到邢台。
4月1日,总理来到震中宁晋县,冒着六七级的大风、寒气逼人、黄沙蔽日的恶劣天气,先后造访了东汪公社、东鹿县公社、巨鹿县何寨公社。
他走进每一个帐篷,给每一位受伤百姓送去了鼓舞的话。
看见一位老贫农的被子非常单薄,总理立刻蹲下身来撩起他的褥子,看铺得厚不厚实,又亲自查看了老农的伤口情况。
老农激动地握着总理的手说:
“总理呀!您整天操劳国家大事,还亲自来看望我们,我们该怎么报答您的恩情呀!”
周总理听完亲切地回答道:“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为了鼓舞大家抗震救灾的士气,总理每到一处就站在土岗上、木箱上、汽车拖斗上,迎着漫天风沙向群众吃发表讲话。
他热烈地鼓舞着灾区人民团结起来,与灾情战斗到底。
“困难越大,劲头越大,我们要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打败灾情!
周总理慷慨激昂地说道。
4月1号当天,周总理从凌晨五点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期间一口饭没吃、一分钟没有休息,连续十六个小时游走于各个灾区公社。
走累了,席地而坐与工作人员对接一下后面的救灾工作,就当是休息了。
口渴了就端起一碗水,吹一吹上面的浮尘,一饮而尽。
直到深夜,周总理才在救援部队187师营地中吃了一顿简单的便饭。
周总理的一言一行深深的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前来救灾的解放军,还是饱受地震折磨的灾民。
大家情不自禁的表示:
“周总理是那样的亲切慈祥,是那样的艰苦朴素,有这样的领导人在前面指路,我们一定要迎难而上,绝不辜负总理和党中央的关怀!”
除了亲身关怀,周总理还充分利用了宣传队和毛泽东思想。
他组织起一支万人宣传队,要求他们深入到灾区的每个角落,任何偏远地方都不准放过,将党中央抗震救灾的计划与决心悉数传达给所有人,把抗震、防震宣传工作做到位,切实帮助灾区人民在精神上重拾信心。
同时,宣传队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开始广泛宣传毛泽东思想,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武装人民的头脑。
这项举措,为稳定灾区群众情绪、破除封建迷信、恢复生活生产铺平了道路。
周总理在邢台地区的抗震救灾活动中,充分发挥出了作用。
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邢台人民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不过,总理并没有像大家一样沉浸于震后重建的喜悦,而是开始思考起地震的应对之法。
周总理回到北京后,第一时间作出指示:全国各相关部门奔赴邢台地震现场,就地震监测与预防问题展开研究。
一时间,24个部委、50多个管理机构、上百个科研单位纷纷前往邢台地区,对邢台地震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
同年5月,总理在北京召开邢台地震科学研讨会,各部门对地震工作的考察进行了汇报。
经过这次工作,我国地质部门在地震监测与预防方面的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1975年2月4日,一场7.3级的大地震席卷辽宁海城。
地震发生前的两个半小时,相关检测部门就发出了警告,上百万人提前撤离了危险区域。
地震过后,虽说造成了500万平方米房屋的毁坏,但此次地震造成的伤亡仅有1000余人。
中国此次精准预测海城地震的壮举,震惊了全世界。
因为在此之前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过预测7级以上的地震,所以外国人将这次预测称为“科学奇迹”。
能出现这样的奇迹,与中国地质领域专家们的艰苦付出脱不开关系,但这同样要感谢周总理在邢台地震后,对地震防治工作的重视。
结语
周总理当年在邢台地震现场的所作所为,成功带领当地灾民取得了抗灾胜利,也让百姓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伟人的温暖与力量。
他的伟大,不光体现在他能够和毛主席、中共中央一起,带领中国人民迈向光明的未来,更体现在危难之际,他能够以身犯险,与灾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这样的人民领袖,我们怎能不爱戴?
今天邢台地震1966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邢台地震1966死了多少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7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