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经典传奇真实鬼事的扩展:
求几件真实农村鬼故事,要真实的啊 在我的家乡,有一天晚上,我尿急,就起床去厕所,我刚好解玩后,因为我外婆家是一个院子,后面是山,我一出厕所门,就感觉有一股冷风,然后我山坡那一看,有一个红颜色的东西在空中飘,我以为我看走眼了,我又看,居然不见了,等我刚要回去睡觉,那红光又出现了,只不过这次比刚才的地方还要近,我捡了块石头就扔过去,结果居然像穿透了一样,我吓坏了,就在床上用被窝盖住我全身。第二天,我外婆告诉我有一只鸡死了,身上无伤痕,不知道怎么死的,还有红布布,我听了就给外婆说了,外婆也吓了一跳,并告诉我,今天前,镇上才死了一个人,我听了感觉很恐怖,我就不敢再在那里了,我当天就走了。我告诉过很多人,但是他们都不相信我,希望你能相信。
史诗级的资本故事:赤裸裸坐庄,血淋淋绞杀,10亿美金说没就没了
01 富二代
.哈德森•拉斐特•亨特(Haroldson Lafayette Hunt)曾是美国石油大王,被称为美国石油界的传奇人物,自20世纪50年代起,多年雄踞美国首富之位,在1974年逝世时,其个人身价高达7亿美元,是美国最富有的8人之一。
然而让亨特家族名冠全球的,却是老亨特其中的两个儿子:尼尔森 •亨特和威廉•亨特。这对兄弟极度贪婪,在上世纪70年代制造了震惊世界的白银操纵大案,其坐庄、操纵、被绞杀的过程,堪称史诗级的经典案例,值得如今所有的股票、期货爱好者学习、借鉴、深思。
下面就为大家讲述这里面血淋淋的搏杀故事。
老亨特靠着非凡的手段,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了美国首富,其发家史可见本文的姐妹篇《乔老爹单聊了数十位寡妇,筹资开发油田,到嘴的亿万财富却飞了》。亨特坚持完全家族化的经营模式,决不对外发行股票,通过两只家族基金管理着其庞大的资产,他在两任婚姻内有14个孩子,有能力的子女都在家族企业中担任要职。
第二代亨特家族成员并没有坐享老爹的成果,而是到处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力图赚取更多的财富;亨特家族投资广泛,除了主业石油外,还涉及酒店、旅馆、体育、新闻等产业,亨特家族的影响力在当时的美国可谓是举足轻重。
老亨特的这些子女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尼尔森-亨特(下称亨特或尼尔森)。他出生于1926年,自小耳闻目染了父亲的生意经,颇得真传,且很好地遗传了父亲的赌性,特点就是胆大心细,极爱冒险;作为老亨特最有商业头脑的儿子之一,亨特担任“亨特钻探与采矿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在世界各地开采新的石油资源,其中包括在利比亚和英国北海等地的新油田,利润十分丰厚"。
在开采石油之外,亨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刺激的养马、赛马上, 自1955年买下第一批良种马后,就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养马、赛马是欧美上层社会颇为流行的一项带有很大博彩性质的运动,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欧美的名流巨富大多乐衷此道,如罗斯柴尔德家族、德比伯爵、梅隆家族和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养马、赛马,对亿万富翁亨特来说,当然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其个人爱好,他追求的就是那种带有一定危险性的竞争,享受的是不到最后分不出胜负的惊险刺激。在最高潮时期,亨特在欧洲和美国的马场拥有超过8000匹的良种马,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马主,被人称作“传奇养马者”,其中他亲自饲养和骑乘参加过比赛的传奇赛马不在少数,且多次获得过冠军。
资本家的人性必定是贪婪的,掌握了巨额资本的亨特兄弟更是如此,赛马场上的成功不但没能完全释放尼尔森亨特的激情,反而让他更加斗志昂扬,努力去寻找更加刺激、更加来钱的玩法。
02 期货
亨特兄弟很快就发现,在期货市场上进行投机赚钱,要比开采石油或开设酒店容易得多,来得也快,当然风险也时刻伴随着。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即保证金)买卖价格达其数倍的标的物合约,然后根据价格的波动,采取反向操作来赚取其中的差价。
期货交易的本质是零和游戏,是财富的乾坤大挪移。对大多数交易者来说是纯粹的以小博大的金融杠杆游戏,至于套期保期和价格发现功能倒成了摆设和借口。
若能影响甚至操纵价格,赚大钱简直是轻而易举,前提是不能违法或逃避违法。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巨富家族成员,亨特兄弟当然有信心凭借资金优势,控制期货价格涨跌,,从而大赚特赚,他们只是等待入场良机。
1973年左右,非洲利比亚的卡扎菲政府实施国有化运动,亨特在当地的油田被强行收归国有,这让他们家族至少损失了4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回报,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岂不让雄心勃勃的亨特他们心头滴血;还有,那时世界主要产油区中东形势不稳,以及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使石油价格起伏不定,影响了亨特家族的总体收益。这两项因素促使亨特兄弟加快了介入期货交易的步伐,力图扳回损失,赚取更多的财富。
当时,原油期货还没诞生,金融期货刚刚被引进芝加哥交易所,唯一的贵金属期货是白银,交易最活跃的期货品种都是农产品,例如小麦、大豆、玉米、鸡蛋甚至洋葱。而且,当时美国对期货交易的管理比较混乱、落后。
资金大鳄亨特兄弟,首先盯上的是大豆期货,然后是白银期货。
03 操纵大豆
美国是世界上的大豆主产国,年产量超过3200万吨(12亿蒲式耳),大豆被广泛用于饲料加工和食用油生产,也是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1973年夏天,美国市场对大豆的需求高涨,价格大升,多地大豆供应出现紧张甚至断货,美国政府被迫暂停大豆出口,这种情况历史上实属罕见!
然而,像大豆这样产量很高的农产品,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不可能囤积居奇的,整个美国有数万个农场和数千个仓库都储存着大豆,当时大豆年产值接近百亿;还有,美国耕种土地广泛,大豆扩种容易,价格平抑也来得快。如此庞大的产量,巨大的货价,难道有谁真能够垄断大豆市场,操纵其价格吗?
有,当然有,那就是不信邪的亨特兄弟,他们当然知道一切不利因素,但他们更相信自己的财力和手段。
他们进场了,手段也很简单,就是买买买,不过只买进期货合约,不买进现货。这种做法省事,成本低还低,亨特家族既不用到处收购大豆,又不用租用仓库来储存大豆,只需要在芝加哥交易委员会的交易池里不停地发出买进指令就可以了,之所以敢这么豪,当然是以强大的资金实力作后盾。
为了防止单个交易商垄断市场,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当时规定:每个交易商拥有的期货合约不得高于300万蒲式耳(一吨大豆=36.9蒲式耳),或者全部合约的5%。
尼尔森-亨特发动整个家族的力量,以家族成员的名义设立了许多交易账户,开足马力买进大豆期货合约。不到一年之内,由亨特家族控制的大豆期货已经达到2400万蒲式耳,占当时所有大豆期货合约数量的40%!
当知道了大豆期货正在被人操纵,众多投机者纷纷跟风买卖大豆期货合约,试图从波动中牟利,于是,大豆期货的交易量快速放大,到了1977年,大豆期货的交易量居然占芝加哥交易委员会总交易量的50%,这数字太吓人了!大豆期货价格也从一年前的5.15美元上涨到高峰时期的10.30美元,整整翻了一倍。
虽然亨特家族没有囤积大豆现货,却通过操纵市场心理的方式,制造了“大豆正在涨价”的假象,间接导致了大豆现货涨价,其实,它并不短缺。
大豆对美国的国计民生实在太重要了,眼看着它即将或已被强大的投机资本控制了,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感到忍无可忍,决定对亨特一伙人提起诉讼。
亨特家族方面却声称,他们的所有大豆期货交易决策都是单独做出的,并不存在家族合谋的问题。此外,亨特家族不仅拥有大豆多头头寸,还持有少量大豆空头,所以亨特家族购买大豆期货的主要目的是保值,而不是投机。
最后,尼尔森-亨特指责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说他们看不得亨特家族取得的巨额利润,才打算强迫他们把利润吐出来,这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敲诈。在口水仗和法律官司进行的时候,亨特家族已经不声不响地卖出了所有大豆期货,按照大豆期货的升值幅度计算,亨特家族的盈利至少超过1亿美元,相当于一个大型炼油厂几年的利润,这果真比石油开采等实业捞钱来的快。
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虽指控亨特家族违法了管理条例,并且操纵了市场,但是拿不出过硬的证据和明确的法律条款。最后,法庭宣布无法对亨特家族实施任何惩罚,美国期货监管部门至此名誉扫地,呵呵了。
这是亨特他们与美国政府初次交锋,后来还有更惊人的争斗。
大豆市场上的炒作成功,美国监管部门的软弱无力,让尼尔森-亨特的胆气、自信空前膨胀起来,觉得在期货市场上,只要资金足够,没有他们干不了的事,他们决定全力出击白银期货。
04 盯上猎物
白银是贵金属里的一种,它天然具有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和黄金具有紧密的比价关联性,
在过去几十年中,白银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许多银矿已经因为无利可图而关闭了,人们对开采新银矿的热情也不高。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大致在2美元每盎司左右徘徊,这个数字看起来很低,但已经从最低点上升了8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放宽了对白银的管制,且于1963年推出了白银期货。但总体来说,白银价格还是低,黄金亦如此,与白银的比价只有23倍左右。
贵金属行情低迷最大的原因是当时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没有把贵金属当成一种真正的投资品,还有,在1974年年底之前,美国法律规定私人拥有或交易黄金是非法的,因此它们难有行情。但慧眼独具的亨特,意识到当时白银、黄金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在通胀严重时期,它们绝对是最佳的保值、增值物,必将迎来一波大行情。亨特兄弟下定决心,玩就玩把超大的,要彻底控制住白银的现货、期货价格,从中赚取暴利。
其实,早在介入炒作大豆期货的1973年,尼尔森-亨特就不显山漏水地开始在中东购买白银现货,同时在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市场上买进白银期货。1973年12月,亨特家族就已经购买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白银现货,并以每盎司2.9美元的成本购买了3500万盎司的白银期货,这使他们暗中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白银个人持有者。
这一决策非常富有战略眼光,亨特家族抢在白银价格上涨前最后的平静期,在谷底建立了大量仓单。
随着亨特在期、现市场的大量持续买入并持有,市场上可交易的白银日渐减少,价格也缓慢上升;同时,白银生产商也无法立即扩大产量,结果导致价格进一步攀升。
看到趋势的许多交易商,跟在亨特兄弟的屁股后面冲进了白银期货市场,仅仅两个月之内,白银价格就高到每盎司6.7美元,涨幅接近130%!亨特兄弟是响当当的买方主力军,其持仓成本也随着仓位的加重而日益抬升。
05 预热
俗话说得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时的墨西哥政府也囤积着5000万盎司的白银,而且成本价在2美元以下,远低于亨特家族的购买价。看到白银价格扶摇直上,墨西哥政府高兴坏了,决定获利了结。5000万盎司的巨大抛盘倾泻而出,银价快速跌落到每盎司4美元左右。
这一回合下来,亨特家族虽然没有亏本,但账面利润也没剩多少了。
1974年底,美国政府放宽黄金管制,并批准了黄金期货交易,黄金价格很快飞涨,不过白银价格涨幅并不大;直到1976年夏天,白银价格仍然只有4.3美元左右,当然,这里面肯定有人在故意压着价,图谋更大的利益。
这个阶段,亨特家族很有耐心,持续大量吸入现货和期货筹码,亨特兄弟对白银的执念已经超出了常人的理解。和其他期货交易机构不同的是,亨氏兄弟并没有将白银期货合约卖出,而是选择到期后进行实物交割。为此,亨氏兄弟还专门租赁了三架波音707将实物交割收来的白银空运至瑞士银行寄存。
亨特兄弟对外自称购买白银是为了进行国际贸易,因为白银的价值比纸币更稳定。而且,尼尔森-亨特后来学聪明了,主要在现货市场向白银生产商和经纪商直接购买,而不是在期货交易所中购买期货合约到期后交收现货,这样美国政府就抓不到什么把柄。还有一点,亨特家族的客户也跟着买进大量白银期、现货,这使得美国监管部门一时也难搞清楚亨特家族究竞控制了多少白银。
1977年9月,亨特家族操纵大豆期货的官司结束,他们完胜,在赚到上亿美元的同时,还狠狠打脸了美国监管部门的无能,他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接下来,他们就可以把大部分精力、财力用于对白银现货和期货的疯狂炒作。
随着投入资金越滚越大,监管的风声越来越紧,亨特家族意识到,要控制白银这种重要的贵金属,只凭一个家族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借助外来的战略投资者。这个世界上,有谁既拥有大笔财富,又有兴趣投资于白银呢?而且还必须信任可靠?
这样的盟友人选非中东的沙特王室莫属,沙特那里有亨特家族传统的石油生意,亨特家族和沙特王子们的关系很好,沙特王室已经因为石油美元而富裕了起来,而那些王子们又控制着沙特最大的银行——国家商业银行。
于是,亨特向沙特政府和王室吹嘘白银的投资价值和自己操控市场的能力,以及如何规避监管的法门;金钱的魔力就是大,亨特家族不但吸引了沙特王室的大笔投资,还吸引了沙特国家货币局的大量外汇投资。
那几年,全球通货膨胀和政治局势不稳定,使得黄金价格节节攀升,白银的涨幅很小,二者的比价进一步拉大。
时不我待,到了1979年夏天,尼尔森-亨特决定发起总攻,他要给缓慢爬升的白银价格点火,让它井喷,从而跟上甚至超过黄金的涨幅。于是,商品期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惨剧之一,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这是亨特家族与全世界白银交易商的决战。
尼尔森-亨特通过其控制的“国际金属投资公司",向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的包括希尔森、贝奇等大型投资银行在内的经纪商下达了累计4000万盎司的买入指令。
在7月末-9月初的这段时间里,亨氏兄弟每天购入500份白银期货合约(每份合约5000盎司),这使得亨氏兄弟通过IMIC控制了约5500万盎司的白银期货,其累计攒下的白银现货银达到了1亿盎司(约合2834吨)!根据当时媒体估计,亨氏家族持有的白银可能已经达到了全球可正常交易白银的77%!
巨额买盘的持续出现,银价很快从6美元上升到11美元;但当时黄金的价格飞涨到每益司500美元,而白银的价格涨幅依然较小,只涨到了11美元左右,如果白银的涨幅和黄金一样,那么1979年的白银价格应该超过20美元才是。
20美元就到头了吗?就可以令亨特家族满意了吗?
不,远远的不,这只是亨特的开胃菜,6年多的囤积白银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候的收获吗!亨特心里所想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吃尽最大红利。他对接下来的行情发展信心十足,觉得可以稳操胜券,毕竟他手里的头寸、资金有的是,到时亨特家族必将震惊世界,暴打世界排名第2的财富家族。亨特一想到这种激动人心的前景,不由得飘飘然了。
06 疯狂
白银价格飞涨,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谁在这么大量买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调查了交易记录,发现大部分买单来自“国际金属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经过更严密的调查,发现“国际金属投资公司”实际上只有两组股东,第一组是亨特家族,第二组是沙特的王子和巨富。后者为其提供了1000万美元现金、2000万美元证券以及随时可用的7000万美元信用贷款,累计达1亿美元的鼎力支持。
亨特家族的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很快,纽约和芝加哥的每一个交易商都知道,世界上最富有家族之一的亨特家族是“国际金属投资公司”的后台老板,他们正在坐庄白银行情。
消息传开之后,许多中小投机者迅速涌进白银市场,白银价格继续飞涨;原因很简单,既然亨特家族在为白银“坐庄”,那么中小投机者想当然地选择“跟庄”,这样做虽然很危险,却有机会大赚一笔。4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依旧是坐庄横行,跟庄踊跃,几家欢喜几家愁。
随着投机者的不断涌入,加上实物供应逐渐紧缺,白银的价格终于压不住,走上了疯狂之路。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实物白银已经掌握在亨氏兄弟手中,当白银空单到期时几乎找不到可用于交割的白银,这就引发了白银市场的逼空行情,空头不得不在到期前忍痛平掉所有空单。白银期货价格从11美元上涨到20美元,然后30美元,到了1979年年底干脆突破40美元!黄金和白银的比价下跌到12倍左右,创下历史新低。
此时的期货市场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白银的控制,它究竟要涨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根本没人知道。更糟糕的是,为了筹集白银保证金,持有空单的投资者又不得不卖出股票等资产,引发了美国股市持续下跌。
全世界都为白银发狂,生产商为此兴奋不已,迅速开启了寻找新银矿的计划,许多早已关闭的银矿又重新开采。美国和欧洲的普通居民翻箱倒柜找出了祖传的银质茶器和装饰品等,毫不犹豫地送去熔炼,制作成标准银块到市场上售卖。虽然实物白银供应增加了不少,但还是供不应求,一只无形的手仍旧不停地买买买。
事后查明,截止1979年年底,亨特家族操纵了纽商所53%的白银期货合约、芝加哥交易委员会69%的白银期货合约,总共掌握着1.2亿盎司的现货和7000万盎司的期货,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沙特阿拉伯投资者以个人名义持有的白银。
而当时全球白银现货年交易量也不过才2000万盎司左右,亨特家族已经切断了白银流通的渠道! 让人搞不明白的是,在这疯狂时刻,持有最大量白银的美国政府却没有任何动作。
到了1980年1月,亨特家族的战果继续扩大,白银价格上涨到48美元,并且在向50美元冲击:那些与亨特家族为敌的空头交易商大多已经认赔出场,再也没有人敢大规模卖空了。
到了1980年1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估计亨特家族直接和间接持有的白银超过2亿盎司,其中白银期货合约总价值已经能超过50亿美元!这相当于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全部商品期货合约市值的70%,或者纽约商品交易所全部合约市值的50%。只要白银价格每上涨1美元,亨特家族的账面财富就能增加2亿美元。
但是,亨特家族的垄断代价非常巨大,随着尼尔森-亨特竭力不断买进,白银价格的高企,亨特家族掌握的资本已经很难继续拉升价格。为了维持对白银市场的垄断、稳住白银价格,亨特家族仅在1979年底到1980年初的2个多月之内,就向美国各大银行贷款数千万美元,从嗜血的华尔街经纪行那里贷款2亿多美元。
那时的亨特成为了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借款人,他们每月仅仅支付利息就达大几百万美元,操纵白银已经成为了一场烧钱的游戏,甚至比战争还要烧钱;但这些借款的注入,使得亨特他们得以能够继续玩操纵市场的游戏。
1980年1月21日,白银涨到了它的历史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在短短12个月里,银价上涨了8倍;若从10年前算起,银价上涨了25倍。之前的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商品能拥有如此漫长、如此骇人听闻的大牛市!这一切,都拜亨特家族所赐。
这种疯狂的投机活动,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就连奢侈品珠宝商蒂芙尼也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不具名地批评亨特家族:“任何人囤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白银,让其他人高价购买银制品,这是不合情理的。”同样受到冲击的还有工业用银。例如摄影摄像使用的胶片需要含银化合物,银价飞涨让摄影行业怨声载道,甚至一度连医院X光机使用的胶片都无法保证。
面对亨特家族的垄断白银行为芝,芝加哥和纽约的大型期货交易商感到十分担心。芝加哥交易委员会最大的谷物交易商说了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我们宁愿让白银市场倒闭,也不愿意看到它被垄断。”
亨氏兄弟的垄断行为,严重破坏全世界的白银供应市场,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亨特家族肯定会把所有期货交易商、信贷银行带进地狱,带崩美国股市,引发大规模的金融动荡。
这种情况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最终招来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联储、交易所对亨氏兄弟的联合绞杀。
07 绞杀
首先行动的是芝加哥交易委员会,他们重新审查了白银期货合约条款,认为造成目前投机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保证金过低。当时一份白银合约代表5000盎司白银,客户在购买一张合约的时候只需要支付1000美元的保证金。在银价只有每盎司2美元的时候,1000美元的保证金相当于一份合约价值的10%,看样子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当银价上涨到每盎司50美元的时候,1000美元的保证金只相当于一份合约价值的0.4%,显然是太低了!
经过严肃讨论,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决定将白银合约保证金由10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这意味着亨特家族必须补充大量的资本。虽然亨特家族在白银市场上已经巨额盈利,但那毕竟只是账面盈利,而不是现金,所以他们不得不通过借贷的方式补充保证金。
1980年1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启动“白银7号”规则,即任何客户持有的白银期货合约净头寸不得超过500份(一份合约代表5000盎司);尼尔森-亨特对此规定嗤之以鼻,他一次就可以从市场上买进1200份合约,分别记录在亨特家族成员和沙特王子等他们控制的账户上。
1月18日,白银价格仍升至46.80美元/盎司。
亨特家族的沙特背景也成为了美国政府调查的重点,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怀疑沙特政府图谋通过亨特家族控制白银,于是决定加强对外国投资者的管理。亨特家族则大声喊冤,声称自己没有做任何非法的事情,美国政府只是看不得聪明人赚钱而已。
1月21日,白银涨到了它的历史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
看到亨特家族软硬不吃、坚持做庄,纽约商品交易所终于失去了耐心。纽约商品交易所颁布了一条临时规定:从即日起,禁止建立新的白银期货合约,只允许旧合约的平仓,这意味着亨特家族再也无法从期货市场上买进任何白银合约,只能不断卖出平仓,而且白银期货合约的总数只会不断减少,如此一来,谁都无法通过大量买入或卖出来操纵价格。
这一大招果然厉害,1月22日,白银价格出现明显回调,跌至34美元/盎司。亨氏兄弟不得不追加数亿美元保证金;同时,又从银行那里借进了8000万美元腾挪,相当于同期美国全国新增贷款的10%。
1月24日,刚刚上任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格林斯潘的前任)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决定大幅度紧缩银根,将利率从13.78%上调至13.82%,同时提高贷款的难度。亨特家族早已背负数亿美元的巨额债务,现在要想继续借贷,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到了这个地步,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亨特家族还不及时住手呢?他们为什么不在白银涨价过程中逐渐卖掉存货,平掉买入的期货合约呢?经验丰富的他们难道不知道控制风险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呢,应该说一切都是贪婪这个心魔在作怪。
08 崩溃
到了这时候,逐渐冷静下来的经纪商,看到庄家亨特家族还在死撑,但已经左支右绌了,这样的状况,肯定难以为继。如果白银价格崩盘,亨特家族他们事先垫付的保证金肯定无法抵消可能产生的损失,最后大部分损失将由经纪商承担。
清醒过来的华尔街经纪商们着急了,仅贝奇公司一家,就以保证金和借款的方式,向亨特家族提供了2亿多美元,如果这2亿多美元无法收回,贝奇公司将立即陷入破产的照运;另一家大经纪商希尔森公司也感到十分害怕,甚至请求亨特家族把白银期货账户转移到别的公司去,因为希尔森已经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敞口。
于是,他们向亨特兄弟施加压力,要求提前还款,同时也少量卖出手中合约,等待价格反弹,然而,随着买盘的减少,期价还是一路走低。
3月14日,美联储建议所有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投保的银行停止向大宗商品投机者提供贷款,此举一出,逼得亨氏兄弟不得不寻求向欧洲的银行申请贷款。
3月17日,银价大跌,收盘报17美元/盎司。按照规定,亨特家族应该补缴大量的保证金。贝奇公司的高层主管打电话给尼尔森-亨特,要求他立即补缴保证金,并归还1.35亿美元的借款,否则将强行卖掉亨特家族的白银期货,这意味着华尔街已经抛弃了亨特家族。
船大难掉头,亨特想大量出货已不可能,自我砸盘决对行不通;摆在尼尔森-亨特面前的道路只剩下—条,抵押或出卖家族产业尤其是利润丰厚的油田以筹集资金,归还欠款。可惜,这一最后的努力还是失败了,因为华尔街等不了这么久,也知道美国政府在找亨特家族坐庄的麻烦。
3月26日,亨氏兄弟在巴黎宣布发行以白银为抵押的债券,以此来筹集追加保证金所需的资金。当天白银收盘报15.80美元/盎司,亨特家族似乎度过了难关,看到了重振的曙光。
然而,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3月26日晚,美联储猛然将利率从14.13%上调至17.19%,亨特兄弟得知此消息,瞬间面如死灰,知道这下彻底完蛋了。
3月27日,星期四,期市一开盘,白银价格瞬间崩盘。盘中低点居然跌到了10美元,尾盘大幅反弹自救,但仍无济于事,最终收盘报10.40美元/盎司,暴跌34%。事后表明,交易结束前的反弹挽救了贝奇公司等华尔街经纪商,它们趁着反弹,强行抛出了亨特家族持有的850万盎司白银合约,从而有效控制了损失。
1980年3月27日,在期货界被称为“白银星期四”,被永远载入了期货交易史册。
09 大窟窿
亨特家族的坐庄彻底崩溃,除了欠经纪人保证金之外,亨特家族还向银行和金属交易商累计借贷近10亿美元。通过卖出手头的原油、汽油等存货,亨特家族总算凑了一笔钱给亨特,加上在市场上被抛出的白银期货合约,总价值大约是4亿美元,但缺口仍高达6亿美元。。
“如果你欠银行1美元,那么你将有麻烦;如果你欠银行100万美元,那么银行将有麻烦。” 这是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言。事到如今,如果亨特家族选择破罐子破摔,由此将导致一系列银行破产,美国经济也将受到严重打击。
美联储和美国政府不得不紧急介入,但是这次的任务不再是打击亨特家族,而是想法设法挽救亨特家族,从而挽救摇摇欲坠的美国银行界。
美联储和美国主要商业银行决定与亨特家族谈判,以缓和市场的恐慌情绪。得知政府出面救助,华尔街股市表现稳定,白银价格也暂时止跌回稳,然后大幅反弹,事态没有进一步恶化,市场总算逐渐安稳了下来。
尼尔森-亨特兄弟飞到了华盛顿,会唔了美国财政部高官,他们恬不知耻地请求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牵头,向亨特家族提供巨额长期贷款。尼尔森-亨特赤裸裸地说,如果美国政府不出面挽救亨特家族,那么亨特家族将抛售手头剩余的6300万盎司白银,彻底摧毁市场信心,并把各大银行一起拉下水。
闻此消息,市场再度恐慌,几天内银价再度大幅下挫,跌至8美元左右。大家都吓傻了。
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都对白银危机展开了调查,尼尔森-亨特对议员们表示,亨特家族只是做了一笔错误的投资,并且受到了政府的过度干预,所以亨特家族其实是白银危机最大的受害者,这番颠倒黑白的证词居然获得了许多议员的同情。
最后,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决定与亨特家族妥协。沃尔克说服美国各大银行组成财团,向亨特家族提供价值11亿美元的长期贷款。作为代价,亨特家族拱手让出了许多油田和炼油厂的股权,并且把亨特家族最成功的企业—普拉斯德石油公司抵押给银行财团。沃尔克允许亨特家族在财务状况好转之后赎回普拉斯德石油公司,但警告他们在此前不得再进行任何期货投机活动。
这应该算是大利好了,白银价格快速反弹,冲回到10几美元。
妥协达成后不久,尼尔森-亨特的一名高级雇员又向国会举报亨特家族有“更大的阴谋",包括游说伊朗国王购买白银,一起控制全世界的白银供给等等。尼尔森-亨特大发雷霆,声称这名雇员说的全是造谣、陷害。由于证据不足,国会和美国司法部最后没有因此事对亨特家族采取任何法律措施。
轰轰烈烈的白银危机到此就基本宣告结束。亨特家族在美国政府的救助下,得以保全。
随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也正式对亨特兄弟提起诉讼,要求对其处以数百万美元罚款并终身禁止其交易;秘鲁矿产销售公司等在白银期货交易上损失惨重的企业,也对亨特兄弟提起民事诉讼。
1981年以后,随着全世界白银产量的持续扩大,白银期货和现货价格持续而缓慢地下跌,亨特家族手中剩余的几千万盎司白银大幅度贬值,财政状况更加恶劣。亨特不断地卖卖卖,房产、游艇、飞机、赛马、股权等都跑不掉,想尽办法去填补他的巨额债务,但亏空太大了,哪能填的上。
经历了漫长的审理后,1988年,亨氏兄弟二人在民事诉讼中被裁定需要对操纵白银市场负责,法院判定其向在此次事件中损失巨大的秘鲁矿业公司支付1.34亿美元的赔偿。亨氏兄弟二人不久之后宣布破产。
作为石油巨头和赛马王子的尼尔森-亨特,带着10亿美元来到华尔街和芝加哥,梦想着创造人类史上的个人财富辉煌,然而机关算尽,最终却变成了一个破产的前富豪,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人生如梦”。
亨特家族的大部分石油产业都被出售,实力受到沉重打击,无法东山再起,再也不是美国商业界举足轻重的角色。好到亨特石油公司本部和酒店事业、橄榄球事业仍然保有了下来,由亨特家族的其他成员掌控,间接记录着亨特家族曾经的辉煌。
10 贪婪的后来者
亨特兄弟操纵白银大案虽已尘埃落定,但由此引发的讨论和思考却经年不息,然而思考有用吗?有,美国摩根大通应该是思考得最透彻的一个了,人家思考的结果是:要操纵白银,要赚大钱,要避免失手。
2010年1月26日,伦敦贵金属交易员安德鲁-麦凯尔向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提供证据,证明当时的摩根大通公司通过控盘行为打压白银价格,操纵白银市场。在这之前,已有人控告摩根大通人为的将金银比价从1:16压低到1:60以下,造成白银价格的极度低估。但略显诡异的是,就在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白银价格操纵听证会第二日,麦凯尔和妻子在英国伦敦“意外”遭遇车祸并不幸去世。这里顺插一句,如今已是2022年9月了,金银币却是1:80,到底是为啥呢?
2010年5月9日,美国《纽约邮报》以“联邦政府开始调查摩根大通的白银交易”为题,报道了美国联邦政府针对摩根大通在白银市场的操纵行为进行刑事和民事的双重调查。美国财政部货币控制办公室的报告显示,摩根大通在2009年的第四季度的白银衍生品总量高达67.6亿美元,相当于2.2亿盎司的白银(6800吨)……
2010年7月15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其中规定,禁止金融市场裸卖空(投资者直接在市场上卖出自己根本没有持有的股票、黄金、白银、原油、钢等)。
摩根大通发现势头不对,于是将其白银特别项目组解散,20多名操盘手全部辞退。得知市场最大的空头不再做空白银,嗜血的一堆对冲基金立即冲了上来,爆炒之下,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白银从15美元/盎司起步,暴涨到近50美元/盎司,差点冲破亨特兄弟当年创下是50.35美元的历史记录。
眼看白银被众人给玩坏了,纽商所不得不再度呼唤摩根大通这样的空头回归。
2011年4月,摩根大通与纽商所达成一致,大幅调升购买白银保证金,致使那些缺少资金的小投资者认输出场,这幕场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摩根大通一直是白银空头,但从那以后就开始拼命囤积白银,而且越买越多,有种说法是它在8年中累计买入了5亿盎司白银,但随后更诡异的是,白银价格从2011年高点跌下来,一直维持在10-20美元/盎司的箱体震荡,认为控制明显。
截至2019年7月底,摩根大通持有COMEX白银现货库存高达约1.5亿金盎司(约4782吨),约占COMEX交易所总库存9659吨的一半!在任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任何一家机构持有总库存50%都会让人浮想联翩。
行走江湖,难免挨刀,鬼事做多了,总会被抓。
2020年9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有史以来开出的最大一笔罚单,金额为9.2亿美元,对象是摩根大通。这是美国政府通过对摩根大通的多年调查,由美国司法部、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证监会(SEC)对摩根大通及其旗下的子公司在金属期货和国债市场的操作提出了多项指控。
最后,摩根大通跟美国政府达成和解,同意认罚4.364亿美元,赔偿3.117亿美元和交纳非法所得1.72亿美元。
这真应那句俗语:“但凡能用钱搞定的,那都不叫事”。大家觉得果真如此吗?
这些天,硬着头皮写此文,感慨万千;期市、股市上,资本大鳄的搏杀,精彩而惨烈,雄壮而悲凉,他们杀人不见血、吃人不吐骨,所过之处,哀嚎遍地,伤痕累累,留下的尽是最痛、最惨、最怜的是千千万万吃面人。
今天他妈的又来找爹了!
好男人的标准是不炒股、不买鸡、不搞期、不碰币,这世界诱惑太多了,这样的好男人如今不多了,他们是最有福的人;愿后来者牢记“三不”,收心忍性,都做有福的好男人。这也是本文啰嗦了半天的原由所在。
——本文结束,谢谢览读——
今天经典传奇真实鬼事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经典传奇真实鬼事在线观看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5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