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 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完成了吗

关于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完成了吗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答案,了解更多能否讲一些有关迷魂凼的事情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的扩展:
能否讲一些有关迷魂凼的事情 瓦屋山迷魂凼瓦屋山迷魂凼,被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关于这个地方,有着种种离奇的传说。许多年来,曾有众多志士试图揭开她的神秘面纱。但是,它给世人留下一串串难解之谜…… 瓦屋山最大的谜团是山顶上的迷魂凼,很多人曾多次试图穿越但都告失败。 在瓦屋山的东南方,有一面积约1000亩的区域,从平地隆起如馒头状的土丘,形状大小基本一致。1979年,省森林调查队在该区域走了3天3夜,结果仍在原处,后来用刀边走边砍,砍出一条“生命线”才得以脱困。当地政府在开发瓦屋山资源时,不得不将其划为旅游禁区,防止游人误入迷魂凼。由于它处的地理位置与百慕大三角在同一纬度上,所以,迷魂凼被国内的地质工作者和探险者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 瓦屋山迷魂凼,地形复杂,地质异常,入内常常出现罗盘失灵、钟表停摆等令人迷失方向的现象。有人曾误入其中受尽磨难,最后想尽办法才根据三点成一线的原理和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法则逃出。
四川发现丨新巴蜀之谜7:穿越“陆上百慕大” 瓦屋山迷魂凼探险记(上) 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 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完成了吗(图1)

瓦屋山的飞瀑 李昕锋摄

沈荣均 文/图

曾经,这是一座与峨眉山齐名的大山。它与峨眉山相距仅64公里,天气晴朗的时候,两山迎面相对,如在眼前。因此,两山素有姊妹山之称,并誉为“蜀中二绝”,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李白、杜甫、岑参、苏辙、杨慎、田锡、祝之至、邵捷春、袁文藻……其中尤以大诗人苏轼赞美两山的诗歌最为脍炙人口。苏轼在给眉山黎太守的诗中,饱含深情地写道:“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可以说,在苏轼眼里,峨眉山和瓦屋山是他心灵的两块高地,有着崇高且不可替代的地位。

瓦屋山还是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神山”。说它神奇,首先是它的山形奇特。1908年9月,英国旅行家、植物学者亨利·威尔逊曾造访瓦屋山考察。他在所著《博物学家在中国西部》一书里,称瓦屋山是“自然公园”,详细地记载了瓦屋山的自然风光、生态植被和文化活动,“瓦屋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远眺就像一艘漂浮在云雾中的巨大方舟……”威尔逊先生“巨大方舟”的比喻,是对瓦屋山山形的绝好概括。海拔2800多米的瓦屋山,是一座“方山”,确切地说,它更像一座人间天台。山顶方圆达10多平方公里,四周壁立千仞,山顶坦荡平顺。

迷魂凼

瓦屋山最大的谜团

瓦屋山的水,也是一大绝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山顶泉眼密布,溪流回环。108泉眼涌流不竭,汇成72条瀑布,如72匹巨大的白练凌空飞降,其中兰溪瀑布落差高达1040米,堪称今世界之最。除此之外,传说中的佛光、神灯、三个太阳,更让瓦屋山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但,瓦屋山最大的谜团是山顶的迷魂凼。

迷魂凼,位于瓦屋山的东南角,因地形复杂,地质异常,一旦误入其中,传说会出现罗盘失灵、钟表停摆、头脑发晕等令人迷失方向的奇怪现象,曾有众多志士试图穿越并揭开她的神秘面纱,最终都告失败。

以下是我们在洪雅县旅游局翻阅有关档案后得到的关于瓦屋山迷魂凼的信息:

1974年10月31日和1975年7月13日,由洪雅当地人组成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小组”一行,两次进入迷魂凼原始森林,两次迷路……

1979年,四川省森林调查队在该区域迷路3天3夜,受尽了磨难。据参与者讲,他们当时神志不清,手表和指南针失去功能……

1990年6月13日,世界动物基金会顾问、大熊猫保护专家——安德鲁·劳里博士一行到瓦屋山迷魂凼腹心地带考察,发现罗盘和指南针失灵,七八个人朝着设定的西方走,走了一个多小时,发现一直在原处……

“迷魂凼,奇中奇,进得里面来,生还不容易。”

瓦屋山迷魂凼,纬度约在北纬29°32‘—29°34’,正好与耸人听闻的百慕大三角、神奇无比的埃及金字塔纬度相似,这是被探险家称作的“死亡纬度线”。由于迷魂凼的神秘恐怖,当地政府在开发瓦屋山资源时,不得不将其划为旅游禁区,防止游人误入迷魂凼。也由于它处的地理位置与百慕大三角在同一纬度上,被国内的地质工作者和探险者称为“陆上百慕大”。许多年来,“瓦屋山迷魂凼现象”给世人留下一串串难解之谜,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旅游、探险以及多方人士的浓厚兴趣。

生与死

迷魂凼的惊心遭遇

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 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完成了吗(图2)

为探险队祈祷平安。

2007年10月20日,CCTV-4《走遍中国·眉山》之《瓦屋山迷魂凼探秘》摄制组,来到瓦屋山下的洪雅县。在取得当地政府和瓦屋山野生动物保护局的同意和支持后,摄制组在当地媒体发布了一则组建探险队的消息。很快,有不少的爱好者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加入探险队,协助拍摄。我因为去过瓦屋山6次,也熟知当地情况,由此加入央视摄制组参与探险。

这里必须要交待两个人,陈国治和郑明全。陈国治,洪雅县政协原副主席,曾三次深入迷魂凼禁区,其著作《三探迷魂凼》更是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神秘色彩,此人应是摄制组深入迷魂凼拍摄最好的向导。可惜,老陈已在一年前去世。在他遗留下来的大堆资料中,有一张他绘制的瓦屋山迷魂凼探险线路示意图。图是手绘的,参考地形和比例很不准确。从图上看,老陈认为的“瓦屋山迷魂凼”有三处,一处在瓦屋山镇复兴村大田坝后山,一处在瓦屋山腰“转转水”处,核心区域在瓦屋山顶鸳鸯池东南。老陈的图,并没有标出具体的穿越线路,只能看出大概。即使是是这样一张草图,也增添了大家征服那片神秘地域的欲望和信心。

第二个人是原瓦屋山生态旅游研究所工程师、熊猫专家郑明全。很遗憾的是,他也已不在人世。我们在翻阅当地的县志时,看到这样一段话:

“1999年12月4日,瓦屋山生态旅游研究所工程师、熊猫专家郑明全在调查大熊猫粪便、研究大熊猫冬季生活习性时突遇大风雪,误入迷魂凼,被困两天后冻死在山上。当时,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对此事作了报道。”

所幸,我们找到了陈国治和郑明全生前的同事——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副主任黄学祥。郑明全遇难后,就是黄学祥率救援队伍采取地毯似搜山,才找到郑明全的遗体。

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 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完成了吗(图3)

拜谒郑明全墓

入禁区

两个人逃出生天

在黄学祥的引导下,我们还找到另外两个人:四川省林业厅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中心工程师张胜开和瓦屋山镇沙湾村村民魏思云。

张胜开曾是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宣传干事。他在瓦屋山象尔山庄工作期间,曾有一段误闯迷魂凼的经历。“瓦屋山迷魂凼就是鬼门关,去不得,搞不好就回不来了。”2002年的7月16日,他就是因为贪恋迷魂凼的美景,追踪一只大熊猫,误入禁区,遭遇了“黑雾”“瘴气”“山丘复制视幻”,导致迷路。他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个充满恐惧的黑色日子。”

张胜开还让我们看了他那篇用生命换来的报道《在瓦屋山上误入迷魂凼》。在我们的反复动员和他的妻子、女儿的鼓励下,张胜开最后还是克服了心理障碍,表示愿意陪我们上山。临行的时候,他的女儿还找出一顶红色的瓦屋山旅游帽给他戴上,妻子给他系上一根红色项链。她们说:“红色是吉祥的颜色,戴上它,你们这次一定能平安地穿越迷魂凼。”

魏思云就没那么好说动了。那一次,就是他同郑明全一道去迷魂凼寻找大熊猫粪便的。后来郑明全因为体力不支无法走出迷魂凼。而魏思云侥幸从迷魂凼爬出,下瓦屋后山,到雅安荥经县电话报信。等他和救援的人找到郑明全时,人已经在风雪中遇难了。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后,昔日壮实的魏思云,已经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老态龙钟。因为那场雪,他的两只耳朵被冻坏,几乎失去了听力。我们只能在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保持着艰难的交流。当他讲到和郑明全最后一起度过的那两天两夜,哽咽了:“郑明全同志是好人!我是不会去那个要命的地方了。你们一定要去,先去给郑明全同志烧烧香吧,他会保佑你们的……”

遵照魏思云的话,我们出征之前,全体探险队员在洪雅林场公墓园里,集体拜谒了郑明全墓,献上了一簇菊花。秋天的阳光洒过墓园,洒过那簇菊花和几株狗尾巴花,所有的人眼里都闪烁着一种明净深远的东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今天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完成了吗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52946.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 瓦屋山迷魂凼已经开发完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