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结果及影响 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关于结果及影响✅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结果及影响答案,了解更多简述淝水之战的背景结果及影响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结果及影响的扩展:
简述淝水之战的背景结果及影响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乌克兰冲突:原因、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乌克兰战争被视为「后冷战时代」的结束,它的发生出人意料,它的过程出人意料,西方的制裁力度出人意料,未来如何发展恐怕也仍然很难精准预测。但解读它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还是非常有意义。

俄罗斯为什么一定采取军事行动?

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谋攻〉)。俄罗斯是一个大国,有丰富的外交资源,但为何仍然走向伐兵和攻城?这既有远因,也有近因。

远因主要有三:

一、西方以北约东扩和欧盟扩容的方式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

二、俄罗斯不是当前国际体系的受益者。即使加入WTO,经济也没有获得多少发展。它有挑战和颠覆现行体系的动机。这和中国有着本质不同。

三、俄罗斯的整体国力不断下滑。面对西方,时间其实不在它这一边。

冷战结束已经三十年,俄罗斯依然没有解决两大根本性问题。一是政治上没有建立一个成熟的制度,仍然延续了俄罗斯历史上依赖强人的传统;二是经济上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发展结构,整个国家还是依靠出售原材料和武器。可以说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出现了严重的路径依赖。今天俄罗斯的经济总量竟然落后于人口分别只有三千多万、五千多万的加拿大与韩国。

从经济角度讲,俄罗斯早就不能算是一流国家,也无法支撑其地缘政治目标和世界大国地位。只是由于其丰富的资源、战略核能力与先进的航天技术以及无法复制的政治强人,才维持其现今地位。但这个地位是不稳固和难以持续的。

假如俄罗斯拥有中国这样的经济实力,乌克兰早就心甘情愿跟着它跑了。嫌贫爱富是人性,也是国家本性。坦率讲,全球只有两个世界:富国的世界和穷国的世界。富国有能力和条件决定一切,穷国只能接受。

所以面对俄罗斯这样的对手,西方以拖待变是有耐心的。甚至期待在普京之后再度上演前苏联解体那一幕。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必须在现在还有筹码时出手。

近因则有四个方面:

第一,中美战略博弈给俄罗斯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外部环境。美国要集中主要力量遏制中国的发展,自然无心他顾。所以这个时候出手,确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另外中美矛盾也迫使中国同样需要俄罗斯。于是俄罗斯一方面无需像冷战时两面应战,而且中国出于自身利益,必须支持俄罗斯,否则俄罗斯垮掉,中国就只能独自面对西方。所以俄罗斯对中国实际是两层利用:一是利用中美博弈的时机,二是利用中国的经济支持作为后盾。

不过俄罗斯也深知,中国崛起势不可挡,而且中国是现行国际体制的受益者,不会推翻现行体制,有和西方妥协的空间,中美将来妥协也是大概率事件。到哪时,俄罗斯就完全无牌可打。毕竟根本上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还是国家利益。中俄是邻国,天然具有地缘政治张力,到那时即使中国只是保持中立对俄罗斯都将是求之不得了。所以善于抓住时机的俄罗斯,自然要在现在这个时期追求本国安全的最大利益。

第二,从普京个人角度看,他已经执政20多年,来日不多,必须要留下自己的历史功绩。而且执政久了会有审美疲劳,打乌克兰牌还可以为他在国内赢得更加广泛的支持。

第三,俄罗斯选择冬天采取行动,是要把自己丰富的油气资源优势最大化。

目前,欧盟最重要的国家德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的买家。据欧盟统计局数据,德国一半以上的天然气是从俄罗斯进口。其他欧盟国家天然气自俄罗斯进口的平均占比也不低,达到了40%。现在欧洲正处于冬季,对天然气的需要巨大。与此同时由于疫情和战争危机刺激经济的因素,已导致物价上涨。假如俄罗斯断气供应,欧洲将面临巨大的民生问题,而且经历两年的新冠危机疫情后,已经受够的欧洲民众日益缺乏忍受力,如果此时天然气短缺或者价格大幅上升,就立即会变成政治问题——哈萨克斯坦的暴乱、法国的黄马甲抗议行动都是油气涨价引发的。

所以即使欧洲不会向俄罗斯妥协,但在制裁时也不会轻易动到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不会伤到俄罗斯命脉。目前来看,欧洲尽管进行了空前的制裁,甚至前所未有的提供武器,但多数国家却没有立即制裁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俄罗斯和西方的紧张关系,必然导致油价上涨。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三大产油国,也是重要的获益者。

第四则是泽伦斯基担任乌克兰总统之后,把加入北约写入宪法,并立法禁止在公开场合讲俄语,双方的矛盾急剧升级。

当然在开战前,俄罗斯还是做了不少外交举动。一是他选在北京冬奥会之后,到北京和中国高调签署完《中俄联合声明》后动手,既给足了「准盟友」面子,又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国际想象空间,让外界感觉中国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二是今年1月3日,由俄罗斯提议,联合国安理会「五常」还通过了一份反核战协议,为这场当时就在规划的战争划定边界。三是特地选在俄罗斯即将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几天前开战,以便在联合国掌握议题主导权。但是这些外交举动都属于战前准备的一部分。

为什么二十一世纪还会发生这场战争?

虽然表面上看,俄乌冲突是它们之间的矛盾激化所致,但从根本上讲,却是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必然结果。

首先,从地域看,这是一场欧洲内战。欧洲文明不管怎样解读,但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它是人类历史上发生战争最为频繁的地区,远远超过人类生活的其他区域。欧洲是全球秩序的最早塑造者,也是当下全球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出现乌克兰战争是很自然的事情。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源自欧洲,这并非巧合。两次大战后,冷战的主战场也在欧洲。冷战结束后,仍然发生科索沃战争和今天的乌克兰战争。事实证明,在付出如此巨大代价之后,欧洲仍然没有解决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现在仍然是世界的火药桶。

其次,从文明角度看,这是一场白人基督教世界的内战,而不是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之间的战争。从这一点讲,享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错误的。真正威胁世界和平的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是白人基督教世界的内部战争。基督教在历史上向来缺乏包容性,不仅对异教徒残暴,就是内部不同分支也是大打出手。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宗教战争就发生于新教和天主教之间。今天俄乌之战的背后则是东正教与天主教。

这场战争,西方也向世界展示出其白人至上主义理念。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查理•达加塔说「基辅不是伊拉克,也不是阿富汗,而是相对文明、相对开放的欧洲,你不会希望战争发生在这里!」乌克兰前检察官萨瓦雷利泽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说「每当看到金发碧眼的欧洲人被杀时,心情难以平复」。不仅如此,当乌克兰难民出现时,坚决拒绝接受中东难民的匈牙利、波兰等国却对他们敞开怀抱。

以缺乏包容性的基督教和潜伏的白人至上主义为基础的西方所主导的国际秩序,怎么可能不发生战争?

第三,不管西方文明如何演变,当今世界仍然是无政府的丛林社会,缺乏公正。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被拖入西方霸权体系时,尚不明就里的日本被德国俾斯麦一席话唤醒:「方今世界各国,皆谓以亲睦礼仪相交,此全系表面文章,而背地则强弱相凌,大小相侮。彼所谓公法以保全列国权利为常典,实则当大国争利而于己有利时并不要求执行公法,而若于己不利,即翻脸示以兵威。」

就连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其衰落时也一再被西方羞辱、打压。从本质上讲,俄罗斯这次出击是对冷战后西方所有步步进逼行径的清算。只不过它选择的目标是西方支持的乌克兰罢了。

战争爆发后,西方攻击俄罗斯违背《联合国宪章》。可是俄国做的一切西方不久前都做过:刚统一的德国率先承认波黑独立,拉开了肢解南斯拉夫的序幕;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法国发动利比亚战争等都是先例。只不过西方有话语权,俄罗斯没有。比如2019年乌克兰出台《国语法》,所有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自治机构以及部分公共生活领域不能使用俄语,必须使用乌克兰语。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文化灭绝」、「种族灭绝」的帽子早就扣上了。但对乌克兰,西方却一语不发。

这样一个缺乏公正的体系自然会战争频发,而深谙国际关系实质的俄罗斯自然也就直接用西方的方式给予回应。

第四,在现行国际体系下,一个国家的安全是最高国家利益和战略,但是每一个国家对安全的追求往往是零和游戏,难以互利共赢。

北约东扩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最大化,结果就是俄罗斯为了自身安全而选择出兵乌克兰。虽然核大国之间不会直接发生战争,但核武器并不能确保一个国家的外部安全,正如核武器也没有避免苏联的解体。这也说明,如果不对现行国际秩序进行重大改革,每个成员都很难获得持久的安全感。

回顾历史,西方主导下的世界无法消除战争,也无法带来持久的和平。能做到持久和平的反而是中国这种王道大国主导下的东亚秩序。中国这种文明,注重稳定,稳定就需要和平与秩序。所以《孙子兵法》第一句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道家经典《道德经》更提出:「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为之」。不管西方如何污名化这种秩序,但绝对会比带来鸦片战争、殖民战争、大国争霸的西方秩序要好太多。

战争对世界大国政治格局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逐渐形成了中、美、俄、欧四强的局面。由于各方利益既有交集也有冲突,这导致了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脆弱性和突变性。

首先,中美战略博弈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线。从道理上讲,中美博弈符合其他所有国家的利益。和中美有利益交集或者冲突的国家,都能从中获利。比如印度在中国实际控制区制造事端、伊朗对美强硬都是如此。欧洲和中国谈了七年的投资协定能够猛然加速,俄罗斯和德国的北溪二号输汽管顶着美国压力最终建成,美国放弃对德国企业的制裁都与这个因素密切相关。

从美国的战略来讲,既然中国是头号竞争对手,它应该联合欧盟和俄罗斯。坦率讲,这种战略思路在欧美内部都有很强的声音。但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大搞单边主义,根本不在乎欧洲的利益,也不屑于和欧洲联手。甚至威胁要退出北约。当他对欧洲发起贸易战时,欧洲曾提议联手美国与中国对抗,美欧休战,竟被特朗普一口回绝。

虽然特朗普意欲改善和俄罗斯的关系,但由于国内政治的原因,阻力巨大,特别是他的当选被认为是俄罗斯干预的结果,所以改善俄罗斯的关系先天就缺乏正当性。等到拜登执政,虽然改善了和欧洲的关系,但和俄罗斯的矛盾却激化起来。其结果就是俄罗斯和美国摊牌,乌克兰燃起战火。

也就是说,从最高战略上讲,美国不但没有联合欧洲和俄罗斯,相反却把俄罗斯推到中国一边。现在欧洲是和美国联合起来了,但却对抗的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中欧关系依旧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在中美之间,欧洲依旧保持了某种程度的中立。

其次,俄罗斯和中国都面临美国的遏制。面对最强大的对手,从道理上讲,中俄都希望对方站在和美国冲突的第一线,自己能有战略缓冲,而且还能在双边关系中占居主动。由于中国是美国头号对手,俄罗斯最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但却最终形成了俄罗斯不得不一再出手的局面,美俄对抗一再取代中美竞争。

客观来讲,2014年并不是俄罗斯挑衅,而是西方在俄罗斯举办冬奥会期间,支持乌克兰民众靠街头运动而不是选票推翻了亚努克维奇总统。更令俄罗斯不能接受的是,在此之前,在欧盟、波兰和俄罗斯的调解见证下,冲突双方已经达成协议。结果第二天就被亲西方的反对派撕毁,但欧美并没有谴责和反对。于是,被逼到墙角的俄罗斯不得不对克里米亚出手,支持东乌两个共和国的自治;西方只好加以制裁,还将俄罗斯从G8踢出,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陷入冷战后的最低点。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得不大幅度倒向中国。不料两年以后,特朗普意外赢得大选,并日益把矛头对准中国,直至发生全面的贸易战、科技战、人才战、舆论战。中国再次取代俄罗斯站到与美国对抗的第一线。俄罗斯的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孰料人算不如天算,本来连任毫无悬念的特朗普却无法有效应对突发的新冠疫情,结果在2020年以微弱差距败给拜登。拜登一向对俄罗斯抱有敌意,甚至在媒体上称普京是杀人犯。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四年内,拜登不会改善和俄罗斯的关系。相反中美却有了一些向好的变化。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孟晚舟获得自由以及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与此同时,双方停顿的各层级的交流开始恢复,拜登和习近平主席也多次通话和视频会面。

本来,即使出现这些变化,中美战略博弈也仍然会随着中国的崛起而日益激烈。俄罗斯的战略环境仍会越来越好。即使出手也完全可以等等未来更有利的时机。但由于两个原因,俄罗斯无法再等下去。一是普京已届七十,时间不等人;二是冷战后三十多年俄罗斯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经济模式,整个国家还是依赖原材料和军火出口,整体经济实力在西方的制裁下不断下滑。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谁都知道未来肯定有更好的机会,但到那时,俄罗斯只怕是有心无力了。

只是这场乌克兰战争,使得俄罗斯又一次站在了和美国对抗的一线,并把欧洲也拖下水。现在不仅俄罗斯更需要中国,在失去了俄罗斯市场和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欧洲也同样更需要中国。美国虽然并不会改变中国是头号竞争对手的战略,但面对迫在眉睫的俄罗斯威胁,也只能暂时把相当多的力量转向莫斯科。

第三,从欧洲的角度看,本来美国同时遏制中国和俄罗斯,欧洲的战略环境最好。每一方都需要欧洲。2020年,中国做出让步和欧洲签订投资协定。2021年俄罗斯和德国的北溪2号完工。与此同时,美国也放弃了对德国企业的制裁,结束了对欧洲的贸易战,取消了对法国葡萄酒等的制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提出战略自主是有根据的,并不是空想。

但仅仅一年,中欧投资协定被冻结,北溪二号建成也不能使用。从中俄带有战略性质的两大收获完全丧失。乌克兰战争更导致难民危机、伤及欧洲自身的制裁,以及在安全和能源上对美国的依赖。它的战略环境之恶劣仅次于当下的俄罗斯。

四方博弈走到现在,毫无疑问中国是最大赢家,就是西方媒体也不讳言。本应该美俄欧联合起来对抗中国的局面演变成美俄欧三方混战,中国置身事外,有很大的战略自由。这样的战略好局既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定力,也有国运的成份。

美国失大于得。它的得主要在于损害了俄罗斯和欧洲的实力,四强让它消弱了两强,欧洲更依赖美国。失则是俄罗斯更依赖中国,中国也由此变的更加强大。俄罗斯也是失大于得,但毕竟还有得,而欧洲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却一无所获。虽然欧洲目前的战略环境并不是最差的,但却是损失最大的。

战争何以迟迟无法结束?

人类历史一再证明:想要开始一场战争很容易,难的是结束它。从目前卷入战争的俄、乌、欧、美四方来讲,由于利益不同,立场也不同。

乌克兰是战场,直接承受战争的残酷伤亡和惨重代价,是最希望战争能够迅速结束的国家。

俄罗斯同样如此,打成持久战、阵地战并不符合它的国家利益。战争消耗和西方的制裁都是巨大的负担,而且它也不想未来真的失去欧洲市场。更何况,战争从来就是政治的延续,久战必危,会产生很大的内外政治风险。正如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战争从来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受政治目的支配的行为。当力量的消耗过大,超过了政治目的的价值时,人们就会放弃这个政治目的而采取媾和。」所以对俄国而言,要么尽快取胜以结束战争,要么一定程度的妥协达成和议。

欧洲虽然不是参战方,但它的立场和俄乌两国接近。一是战争直接威胁到欧洲的安全。二是欧洲承担了战争几乎全部外溢成本:经济制裁和难民。我们看几个关键数字:欧洲49%的石油、41%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美国则分别只有5%和零。欧洲所需镍从俄罗斯的进口量是93%,美国只有1%。另外欧洲基本接受了全部几百多万难民,美国则只接受了7人。所以美国可以轻松站在道德高地上,甚至直接制裁俄罗斯的能源,但欧洲却不能。

更重要的是,欧洲的战略环境明显恶化。欧洲要想战略自主,就不能依赖任何一方。但这场战争不仅使得欧洲在安全上更加依赖美国,就是能源上也是如此。过去美国遏制中、俄,欧洲从三方都可获利的战略环境完全丧失。

至于美国,其目的则相当不单纯。虽然从战略底线上讲它的重心仍然是亚太,并不希望被这场战争所改变。但既然战争发生了,它也要顺势调整,进而要化被动为主动。

第一,这场战争可以削弱俄罗斯和欧洲。俄罗斯自不必说,欧洲虽然是盟友,但强大的欧洲也不符合美国利益。世界霸主与美元霸权都是不可分割,不可共享的零和博弈。现在借助这场欧洲内战就可达到目的。如果说对俄罗斯主要是消耗其国力,对欧洲则还有战略捆绑的意图。按说欧洲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深知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国坐观欧洲互相摧毁,无论是敌人还是盟友都被打残,从而借此成就世界霸主。只是现在欧洲仿佛无视历史教训,又在重蹈覆辙。

第二,俄罗斯和欧洲的消弱并不仅仅是要让美国少了挑战者,更重要的是中国也少了可以合纵连横的力量。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国不仅和俄罗斯背靠背,同时还积极拉住欧洲。而且这一战略一直卓有成效。欧洲不顾美国的反对坚决和中国达成投资协定就是一例。另外,美国对俄罗斯还有一个不可明说的期待:希望军事上的受挫能够造成它的政治危机。假如剧变后的俄罗斯能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样重新投入西方怀抱,美国就能全力以赴应对中国的崛起。

第三,美国一直试图把中国拉入乌克兰战争,妄图改变中国置身事外的战略主动,或者逼中国弃俄,或者把俄国对抗欧美变成中俄对抗欧美。所以美国一方面对中国发起舆论战,全力抹黑中国。比如它爆料说战前曾六次向中国通报,但中国拒不相信,以此表明中国是不负责任的国家。且不说此事是真是假,问题在于欧洲盟友同样也不相信。世界本应该反思美国为什么如此没有可信度,但却在西方媒体的操弄下,此事成为诋毁中国形象的工具。另一方面,美国则威胁中国要站在西方一边或者绝不能援助俄罗斯。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请中国调解,欧洲对中国就非常尊重,因为它要尽力避免把中国推到俄罗斯一边。美国则是威逼无利诱,毫无诚意,显然它就想把中国推向俄罗斯。

第四,美国远离战场,经济制裁更多的是道义虚名,难民它也不接收。可以说它付出的经济成本很小,但大卖军火就能赚个盆满钵满。再加上它还能获得俄罗斯空出的欧洲部分市场。比如欧洲要减少甚至摆脱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法国、德国、意大利现都已采取实际行动了,这个市场也将主要被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美国占有。更不用说战争爆发导致大量全球资本流向美国。现在美国以遏制通胀为名升息,也将吸引更多资金回流。也就是说,美国还能发战争财。

从以上四点,世界就能够明白:最不愿意迅速结束战争的是美国。它所谓对乌克兰的援助,不仅仅是要体现它的「道义」和西方世界领导者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要维持战争继续下去。只要它不同意休战,乌克兰也只能继续为美国打下去。不仅乌克兰现在不敢得罪美国,更重要的是战后的安全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美国,就是更长远的未来,美国也都将是平衡俄罗斯的主要力量。所以乌克兰只能对美国言听计从。总之,从表面上看是俄罗斯挑战欧美,但实质却是美国利用乌克兰战争同时对俄欧中三方出手。因此,从目前的局势讲,要想迅速结束这场战争,已经不取决于军事。

由于中国不管美国如何出招,都不为所动,会继续维持中立、劝和,以及参与多边调解的立场。所以只要俄罗斯和欧洲能清醒的认识到美国借乌克兰之手削弱它们的战略,从而达成妥协共识,美国的三大战略目标就都无法实现,仅剩下一个经济利益就无足轻重了。到这个时候,美国也才会放弃这场战争。欧洲和世界也才能重回和平,否则战火难息。

对中国的影响及如何应对?

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最主要的四大力量之间发生了巨变:俄、美、欧三方对抗,中国置身事外。中国的外部战略环境大幅改变。

自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外部战略环境挑战性日增。中国被西方视为头号竞争对手,并导致如下后果:一是安全包围。美国联手欧洲推出印太战略,成立AUKUS、印太四方机制QUAD,并强化在南海、台海的军事存在。

二是欧美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日益严密。美国把300多家中国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列入「出口管制清单」,数十家企业和实体列入「涉军企业和机构清单」,阻止美国与之往来和投资。此外还阻止任何使用美国硬件和软件的企业与实体向华为等中国企业出售和代工芯片,胁迫它们不得使用华为5G。甚至限制中国留学生、研究人员对科技领域的学习和交流。欧洲也出台了越来越多针对中国企业收购的限制。从文明角度讲,中国擅长应用性发明,基础理论研究是短板,因此未来科技进步的难度比过去大幅提升。然而,东西方的竞争根本上是科技水平的竞争,科技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和军事水平。

三是针对中国的全面竞争。比如中国提出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一带一路,美国和欧洲也纷纷效仿。5G落后于中国,除了封杀之外,也全力发展6G。如果从中国五千年历史来看,这是中国从来没有面对过的战略局面。1840年以前,中国在东亚独大,其他强国远在天边,也很难跨越高山大海的自然地理阻隔,中国也由此建立起华夷秩序。1840年到2010年,中国或者不得不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或者利用大国矛盾而充当关键第三方谋发展。但超越日本之后,中国首度成为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的主角和在一线博弈的国家。中国面前无任何遮挡,反倒是各方利用中美战略博弈积极谋取自己的利益。乌克兰危机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

然而俄罗斯的出手并没有得到西方足够的让步。于是本来一场可控的博弈演变成全面的危机,也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对于中国而言,第一,现在俄罗斯取代中国站在了和西方冲突的第一线。中国终于再度退居次席,有了缓冲。

第二,俄、欧、美三方的对抗使得中国的战略地位上升。任何一方都需要中国。俄罗斯不用说,欧美也同样需要中国。至少它们希望中国能够保持中立,虽然不谴责俄罗斯,但也不要支持。这种情况下,西方必然要减轻对中国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有某种程度改变的可能。拜登执政以后,面临国内强大的反华势力,不管他是否想改善和中国的关系以谋取中国在一些问题上的合作,他都有很大的阻力。现在俄罗斯冲到了和西方对抗的前线,拜登要想在中美关系上有所做为,至少阻力减少了。

美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政因素。乌克兰危机导致全球能源和农产品等价格大涨,这使得一年以来都面临高物价的欧美更难承受。今年是美国的中期选举,如果通货膨胀问题不解决,民主党必然大败。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取消对中国的关税。如果说取消关税过去对于美国没有紧迫性,现在则不同了。

第三,东升西降趋势得到加速。俄、美、欧三方由于实力的原因,将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消耗战,三方的实力都会受到相当程度的损伤,而且次生灾害比如大规模难民成本更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俄罗斯的要求底线不被满足,它就会一直挑战反击下去。如果美国因为中国因素而对之放水,俄罗斯也会追求战略利益最大化,直至触及西方无法接受的底线。外部干扰减少的中国在这一过程将更快发展。

另外,俄罗斯和欧美之间的对抗主要是互相封锁和制裁的经济战,中国就成了冲突各方的替代选项。也就是说:俄罗斯和欧美之间的共同市场就基本上让与中国了。至于西方和俄罗斯的金融战,则大大有助于人民币全球化。

对于中国来讲,迅速抓住这突然出现的战略机遇非常重要。中国需要及时完成以下目标:

第一,全力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包括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科技研发;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制度化。

第二,面对外部挑衅要有定力,坚决不主动介入任何外部冲突,不被任何一方刻意卷入战争。这可以参考一下美国。二战爆发后,美国的军舰和商船一再被德国和日本故意或「无意」袭击乃至炸沉过,伤亡也是相当惨重,但美国只是抗议了事,隐忍没有出手。一直等到苏德开战之后,才借珍珠港事件参战,成为最后一个卷入战争的全球大国。

第三,做好世界出现连锁变局的准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西方自身出现危机;二是日益处于失序状态的世界极易发生动荡,特别是新冠疫情加剧了这种趋势,如非洲在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发生五次军事政变(乍得、马里、苏丹、肯尼亚、布基纳法索),这本身就是西方失去控制而不得不默许的后果表现,然而危机到了一定程度,西方就不得不介入;三是很多反西方势力都利用中美战略博弈无心他顾而纷纷出手,一如现在的俄罗斯。

第四,用好自己的经济牌,建立更强大的统一战线。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远远超过美国。全球有90个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是其与美国的两倍。欧盟对外依赖的产品有137种,其中多数来自中国。全球参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更有130多个。

最后,战略不仅要看当下,还要看未来。在激烈动荡、高速分化组合的当今世界,敌友转化是相当迅速的。以中美关系为例。自1900年到现在120年,中美三次对立三次为友,平均20年就改变一次。在当下的世界中,什么都是可能的,中国需要未雨绸缪。

只要应对得当,乌克兰战争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利于中国的转折点。

今天结果及影响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52613.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结果及影响 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