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

关于古代春图✅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古代春图答案,了解更多古代的春宫图是什么样的?|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古代春图的扩展:
古代的春宫图是什么样的?| 就是咸书
历朝历代“绘春图”不尽相同—撩人春色,直击内心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正值清明时节,万物复苏,阳光明媚。与两三好友出城入山觅春,可谓人间美事,万树流莺,鸣声婉转,处处皆是春色。

古人喜爱游春踏青,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即是清明时节的重要习俗,又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题材。

对于春天,中国古代画家的理解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画种,如青绿山水画、写意山水画、写意花鸟画、没骨花鸟画、工笔人物画、界画、风俗画等等,各有千秋,相映生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绘春图。

发展脉络:古往今来,绘春图多不胜数,以大家熟知的个别作品摭谈,感受古人的觅春时的“心性”。

隋朝画家展子虔《游春图》

⬇️

唐朝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

北宋时期郭熙《早春图》

⬇️

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刘松年《西园雅集图》

⬇️

元代唐寅《春山伴侣图》,高克恭《春山欲雨图》,王渊《花鸟图卷》、《写生花卉图》

⬇️

明代边景昭《春花三喜图》,戴进《春游晚归图》,朱增《四季花卉图》

⬇️

清代文定《绣球春鸟图》,沈铨《柏鹿图》,任薰《桃花鹦鹉图》,吕焕成《春山听阮图》,萧晨《桃源图》

从各代画家的觅春作品,感受春之韵味

隋朝《游春图》,技法显稚嫩

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为我国最早的山水画之一。纵观此图,描绘了江南春季青山叠翠,桃杏争艳,金丝垂柳,人物骑马乘船踏春的场景。主要是以青绿设色,虽然看上去笔墨技法稍显稚嫩,但好在卷线条劲健,山石勾勒出形无皴法,春意盎然,“被视为青绿山水画的嚆矢。”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称展子虔的《游春图》为:“展子虔,中品下。”

按照《历代名画记》中,画的品阶标准:“五等”,即自然、神、妙、精、谨细。之后又将“五等”归为两品,即上,中品。“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神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

在唐代后人张彦远看来,此画依旧处于山水画的早期形态,无论是技巧、构图与立意,都是表现早期的朴拙意趣,但他也承认此图的高妙所在,处于绘画作品中的中品下。但也有很多理论家对《游春图》表示肯定。

如吴门画派代表之一, 文嘉在观摩《游春图》之后, 给予其“精妙绝伦”的评价。再如詹景凤在《东图玄览编》中记有《游春图》的信息:“奇宝也……大抵涉于拙, 未入于巧, 盖创体而未大就其时也。”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1)

展子虔《游春图》

唐朝《虢国夫人游春图》,写实人物技法

隋朝之后,长期的社会安定,社会经济的极大繁荣,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地位,这时的绘画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绘画才真正开始。

山水画得到快速发展,人物画也不甘落后,在唐朝时期开始从画中人物的从容懒散的形体,表现春天的恰意,如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在构图上前松后紧,在技法上注重虚实结合,更用湿笔点出寥寥草色显示出踏春的主题。

以鲜衣怒马突出丰富的变化,以双线勾勒的笔法还原现实,以圆润秀劲的刻画人物造型,以雍容自信、休闲懒散的神态展现出以形写神。其实在《虢国夫人游春图》这幅人物画中,显现出自我的人性,不再是唐以前的宗教人物类型,而是来源于画家身边的个别人物,展示的是画家开始关注现实社会、关注自身情怀的开始。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2)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宋代的绘春图,写实与写意齐美

宋代刘松年《西园雅集图》,主要绘制了宋代雅士高僧苏轼、黄庭坚、米芾、圆通大师等盛会于王诜西园。

画面中的房屋、院落、树木、花草等,都是精工细写,一丝不苟,将春天的氛围渲染得恰到好处。近处的人物神态各异、远景的山石隐隐若现。青绿设色,夹叶杂树,都是典型的南宋画法。

十六人分四组:王诜、蔡肇和李之仪围观苏轼写书法;秦观听陈景元弹阮;王钦臣观米芾题石;苏辙、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郑靖老观李公麟画陶潜归去来图;刘泾与圆通大师谈无生论。

其实“西园雅集”,说的是文人雅士齐聚一堂的场景,而王诜的西园,正好是文人雅集的重要场所之一。但是我们所认识的“西园雅集”并非真实的图像记录,而是文人所营造出来的“精神家园”。是当时文人雅士附庸风雅展示情怀的最佳场所,在宋代史籍中记载的王诜西园的雅集盛会不计其数。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3)

宋代刘松年《西园雅集图》

从宋代刘松年《西园雅集图》与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两幅作品中可以看出,工笔画注重写实,山水画注重写意。

马远的《山径春行图》是幅小品,刻画的是春天的江南,一名儒雅的文人,带着携琴的小童,散步在春日的山径,徜徉于翠柳之间。柳树技法非常有味道,画出柳色青青、柳条依依的感觉,更是将春季柳树抽新蓬勃之气表达了出来,以此体现春天的气息。柳树上方一对黄莺婉转而下,周围野花芳菲,春野从容,万物生机盎然,笔墨间洋溢着喜悦的情绪。

画面还有南宋宁宗杨皇后的题诗:“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显然与画面本身的文化品位比较契合。野花自舞当时生机无限,幽鸟殷勤自是物我两忘。

与《山径春行图》相比较,虽然是一大一小,一实一意,但都能将春天的气息表达得淋漓尽致。古有“质以代兴,妍因俗易。”的说法,其实还是强调不能为艺术而艺术,应该注重情感表达。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4)

马远《山径春行图》

元代绘春图,文人意趣

元代唐寅《春山伴侣图》,此幅作品上题诗曰:“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诗词与画面呼应,画中山石上的枯枝,新生的嫩芽,都意为“春山”。又看画中两人对坐,似在寻幽晤谈,呼应“伴侣”两字。

清大画家恽寿平评唐寅的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近交沈周,可当半席。”他虽然师承南宋院体,但其笔致圆转灵逸,可与沈周的温厚从容相媲美。

“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以两人挑酒寻花乐在其中,山涧间瀑布的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好友两人坐于蒲团之上,感受山林的寂静。

元代文人画吸收了宋代山水画顺势而为的特点,不牵强不造作,皴笔方硬峭厉,线条婉转流畅,水墨略加渲染。从构图上看,《春山伴侣图》丛树错落排列,然后又接着数丛树木,呈现出S形,宛转而上,山石中泉石错落,山中小路迂回。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5)

唐寅《春山伴侣图》

元代王渊《写生花卉图》此册绘各种花卉十二开,精工细密,敷色娇艳,然细观之,元代气息不足,可视为明清之际的王渊款花卉画。

其画山水师郭熙,花鸟画师承后蜀黄筌,先勾勒后皴染水墨,浓淡深浅,极有韵致,得写生之妙,时称“绝艺”。

被誉为“元代的黄荃”,是“元代绝艺花鸟画家”。

画中的桃花与蝴蝶结合,墨色渲染,浓淡有致,秀丽之中见得浑朴,精细、饱满,色彩艳丽,勾勒与渲染这二种画法,各尽其妙,栩栩如生,有春季溢发之感。

其实绘画中的春意并非全部来自于画面上的形式以及色彩,而是来自于画家笔墨的运用,笔墨的勾勒虽然细微,却强劲;虽然简单,却丰富多彩。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6)

元代王渊《写生花卉图》

明代绘春图,别致典雅

明代时期的绘春图已经没有了宋元的磅礴,以小山、小水为主,别致典雅。

戴进的写意山水《春游晚归图》,画中暮色已至,乡间小道上人们行色匆匆;路边可见红色的桃花,树木绿叶如盖;一位路人紧叩庭院大门,旁边的随从牵着毛驴,院内一人挑灯应声而来;远处群山带绿,山腰都笼罩在夜色中。画面近处内容丰富,描绘细致,中间较空,有着马远、夏圭一派的风格。

构图上虽然仍然旧沿袭著南宋院画体系风格,保留了大部分空虚的地方,但是画面比较平板,近景和远山几乎是在同一平面上,比较缺乏景致空间的深度,是浙派绘画的共同特色之一。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7)

明代戴进《春游晚归图》

卢朝阳的工笔花鸟《孔雀图》,此图绘牡丹丛中巨石上栖一双孔雀,杏树繁花中一对蓝绶带,春意盎然,明艳喜人。卢朝阳世传世作品极少,此幅有边景昭,吕纪风致,可看出其所学之渊源。

画中描绘的是初春之景,一株桃花在明媚的春光下绽开,枝干少许从右上侧斜插入画,能感受到花儿点点竞放的生机景色。立在树枝上的喜鹊,与石头上的孔雀相呼应。这幅作品在题材上选取了中国的吉祥寓意,喜鹊与孔雀都代表吉祥,在禽鸟的形态上也是中国人喜爱的热闹欢快的气氛,或欲上下跳跃。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8)

明代卢朝阳《孔雀图》

明代的花鸟画继承了数百年的两宋画院写实画风,具有宋代院体的精雕细琢,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边景昭是明代宫廷院体花鸟画影响较大的画家之一。

边景昭的《春花三喜图》,此幅湖石沉雄,秀竹劲挺而葱郁。红色的鲜花丛簇而生,夺人二目,两只喜鹊于位于平坡之上,一只仰翻在地,一只上前戏啄,互相嬉戏玩耍,上面翠竹间的喜鹊俯视两只喜鹊,产生交流之感。

见此情景高声鸣,似在斥责,形神兼备,令人钦佩作者妙笔,而鹊之顽皮则令人莞尔。

本画笔触细腻,叶以双勾填色法,山石皴染及花乌风格皆可见宋代院体风韵,设色艳丽清新,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9)

明代边景昭《春花三喜图》

清代绘春图,笔法挺秀设色艳丽

清代吕焕成(1630-1705) 为清代初年“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字吉文,号祉园山人,浙江余姚人。

此幅《春山听阮图》,图中刻画的瀑布、亭院、林木、山石相互掩映,近景溪边的亭台上有一人正在弹阮,身边有一人正在聆听。右边的低崖上有两人正在赏景色,微微转回头,或许是被美妙的阮音打断了话题,使他们不由得回转过头,听着佳音赏着眼前的美景。

刻画的人物造型以及场景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笔法以工为主,轻皴淡染,设色艳丽。溪边人物虽小,但刻画细致入微,形神兼具。山石是勾勒之后,加入皴法,笔痕不显,然后再用石青、石绿轻轻晕染。松树以淡墨层层分染,桃花则是用胭脂染成,整幅画颜色丰富,细致典雅。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10)

清代吕焕成《春山听阮图》一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11)

清代吕焕成《春山听阮图》二

萧晨(1658—1705以后),字灵曦,号中素,为江苏扬州人。擅长工笔山水与人物,尤其擅长雪景山水,其所绘的青绿山水,有古朴庄重之感。

画中跋文曰:“桃花源记今岁所书已五六次矣,然不似他人文字一过了无余味,此所以成先生文字之厚处。但可疑者何以避秦而即仙,且不废耕读纺织,更不异家人父子,鸡犬田园,如此之仙何讶人争慕之。是必先生偶闻之而遂偶记之,所谓为笔墨以自娱也。嗟乎,余以为止可令千载以下之人作画图观耳。甲子十月邗江闵奕仕并识”。

《桃源图》取材于西晋文学家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画中以青绿绘制连绵的山脉、茂密的桃林,山间的村舍茅屋错落有致,人物互相交谈往来。笔法清劲流利,设色富丽妍雅,与明代仇英画风有颇多相似之处。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12)

清代萧晨《桃源图》一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13)

清代萧晨《桃源图》二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图14)

清代萧晨《桃源图》三

游春时的情感,到画中时的期盼

踏春既是一种交友活动,又是表现出文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在游春时感受大自然产生情感,许多描写踏春的诗句印证了这点。

吴惟信《苏真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在春光明媚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傍晚到来,踏青游湖人们已经散去,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柳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清明时节的西湖,描绘得如同人间天堂,美不胜收。王令《春游》“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春天里城中的儿女欢乐地游春,微醉时斜倚在层台之上,欢笑地登上高楼。满眼落花纷飞,让人生出多少惜春情意,没有一个能解除心中的苦闷。

再到画中寻觅春天带来的内心感受,正如唐朝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石涛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指的也是师造化。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即看竹、思竹至画竹。眼中之竹就是由观察得来的映象,胸中之竹是酝酿中的描写对象,而手中之竹才是实际创作出来的具体形象。所有的绘画春天或者踏青游春的题材,都是历代画家对现实中春色的观察与体验,然后创作出来的,如若闭门造车是画不出好作品的。

小结:

其实踏青,不仅是对新生事物的欢庆,最美好的愿景,时至今日,不论老少,人们仍以春游为一大乐事。

而我们先前一直在讲古人绘画春天图卷,其实是历代士族文人追求悠然自得的理想,当官场失意、亲人离弃、生活窘困之时,将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眼前处境的惆怅之情挥洒于笔墨之中。一方面借着绘画来表达自己对画中美好生活的期盼,以自慰。而另一方面则更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状态的不满。

今天古代春图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31005.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古代春图 2024年最新古代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