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世界恋爱日是几月几日的扩展:
所有的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西方的是2月14日 中国的是七夕,在农历的七月七日其实两个人相爱天天都是情人节!
温馨的生活 甜蜜的爱情——李清照
“自古红颜多薄命”,并不完全是古代文人怜香惜玉的多情咏叹,也是中国古代女性人生命运的真实悲歌。翻开漫漫2000多年来的封建文明史,哪朝哪代这一弱势群体的人生不是悲剧性的?
汉唐时期总算封建盛世吧,王昭君远涉胡沙,杨玉环马嵬殒命;就是远在春秋时期,越女西施天天浣纱湖畔,招谁惹谁了?难道天生丽质也成了她的错误?竟然要替须眉受过,被封建正统文人骂为灭亡吴国的“祸水”,无端成了政治斗争祭坛上的替罪羊……
相比之下,李清照在生命的早期还真要算这一群体中的幸运儿。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属“后四学士”之一,是北宋著名学者;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爱女,也知书能文。家庭浓厚的学术氛围,使李清照从小就受到翰墨熏陶,加上她生性颖悟,幼年就诗名早著。她不但是名副其实的名媛闺秀,也是父母疼爱有加的掌上明珠。父亲向来说话含蓄,他曾喜不自胜地宣称:“中郎有女堪传业。”表面上是推崇东汉蔡邕的女儿蔡琰才华出众,其实骨子里还不是夸奖自己的女儿锦心绣口、卓尔不群?这并不是乃父缘于溺爱而谬赞,时人也是这么评说的:李格非的女儿“其文淋漓曲折,笔墨不减乃翁”(《绛云楼书目》卷四金石类陈景云注)。
李清照早期的生活是优裕而快乐的。她的两首小词就为我们打开一个窥视她平时生活的窗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乍一读,这两首词都是她生活的纪实:饮酒、赏花;细心一比较,时空却并不相同:
前一首词是写闺帏生活。
清晨,起床前与“卷帘人”对话——
窗外透出蒙蒙亮,她从睡梦中醒来,云鬓蓬松,宿酲未解,懒洋洋地半躺着。也许是忽然想起昨夜雨狂风骤吧,她急忙向正在卷起帷帘的侍女询问:枝头的海棠花怎么样了?“海棠花还不是老样子?”“卷帘人”回答得是那么漫不经心,透出少女的一派天真与几分稚气。“傻孩子,你知不知道,应该是叶子长肥了,花儿减少了!”“绿肥红瘦”的反复解说,不但饱含着姐妹般疼爱与教诲的深情,也昭示了女主人公感知节物的细腻诗心与洞明花事的自信。
“绿肥红瘦”的好句一经问世,便赢得诗坛好评如潮。有人甚至誉为“人工天巧,可称绝唱”(王士祯《花草蒙拾》)。是啊,在字里行间固然流露出一位多情少女对青春易逝的淡淡忧伤,又何尝不足以显示她超卓敏捷的诗才和洞烛幽微的智慧呢?
后一首词写结伴郊游。
黄昏,跟女友们一道溪亭泛舟——
竟然“沉醉”到“不知归路”,不难想见,那次溪亭野宴,该是怎样的浮白飞觞、觥筹交错;又是怎样的笑声不断、妙语连珠!真个是今朝兴会更无前,热闹了好一阵子!看看日暮黄昏了,也有些意兴阑珊了,是该掉舟回去了,哪知一忘乎所以,竟“误入藕花深处”!——在她们面前呈现出一番奇丽的景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闯进了神话般的荷花世界,还是人间又一西湖?
画面虽美,毕竟夜色催人。于是,少女们一个个张臂捋袖、奋力挥桨,一串串欢乐的笑声,夹杂着一支支“欸乃”的桨声,在空中交汇,在湖面飞扬,使一群栖息在溪边的白色水鸟受惊飞起——一滩鸥鹭排云上,笑语诗情到碧霄!
从这两首小词看,无论是深闺独处,还是群体活动,该是多么轻松闲适,又是多么惬意欢欣!不用说,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生活还要算幸福温馨的。
作为女性,爱情与婚姻是生活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诗人们常常把它视为生活乐章的主旋律。长时期以来,受封建礼教的制约,总要讲个门当户对。它像一条沉重的铁锁链,禁锢着青年男女的婚姻生活,纵然你幸免于指腹为婚,最终也难逃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姻常常成为政治生活的附庸或利益交换的筹码,有几个人真正享受过自由恋爱的权利!
在那样的时代环境里,李清照真要算是个例。我们只要读读《点绛唇》这支小唱,就可以烛照出她的爱情生活: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开章既不描画女主人公在秋千架上轻如春燕的灵活身姿,也不述说她娴熟自如的运动技巧,而是把艺术镜头聚焦在“蹴罢秋千”,她从秋千架上下来之后:
是运动时间过长,还是运动强度过大?看来她有几分疲倦,连麻木了的纤纤玉手也不想活动活动,整理整理。只见她鬓边渗出一层晶莹的汗珠,轻薄的春衫已经湿透!这本来是描画她运动后的情状,诗人却突如其来地笔锋旁逸,插入一句景物描写:“露浓花瘦”!这一奇思妙想,恰好一石三鸟:暗示出秋千架设置的地点:一个鲜花盛开的庭院;又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朝露未干的清晨;更妙的是,即景设喻:这位薄汗未干的妙龄少女,不是俨如一枝香凝露浥的娇艳春花?一个“瘦”字,正凸显出在鲜妍妩媚中透出几分疲惫!这真叫写照传神,笔歌墨舞!
下片,正是讲述她初涉爱河的故事——
不经意间,只见有个人径直闯进来了,他是谁呢?在私家庭院里不可能有陌生人,从那举止潇洒、风度翩翩的远影不难判断:不正是“他”吗?如果是现代女性,用不着迟疑,快步上前猛地一个热烈的拥抱;可那是1000多年前理学盛行的宋代,如果这样做会有失大家闺秀的矜持;再看看自己吧,刚从秋千架上下来,脚上还没有穿鞋,光穿着袜子,云鬓蓬松,连金钗也斜斜地往下滑,一副衣冠不整的狼狈相!眼见他越来越近了,来不及多想,少女的羞涩驱使她一溜小跑,怎奈深长的情丝又绊住她快走的步伐……真的是想上前而不能,欲退后而不忍啊!正当她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时候,她情急智生,紧贴着门,眼角的余光不正可以向来人张望吗?为了掩饰少女的娇羞与爱情的慌乱,她一手拉住门外梅枝,假装正在嗅青梅哩!这一妙趣横生的细节描写,不但为我们演绎出一幕别开生面的活泼泼的爱情喜剧,在诗歌史上也为我们构筑起一道美丽动人而又历久弥新的爱情风景。
读者也许会问:“他”究竟是谁呢?原来是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这位赵公子绝不是纨绔子弟,他不但有出众的才华,而且是一位著名的金石学家,称得上是倜傥风流的青年才俊;李清照呢,据《清河书画舫》申集引《才妇录》说,她“能书、能画、又能词,而尤长于文藻”。更是一位蜚声遐迩的一代才女。他俩的结合,真可谓珠联璧合、佳偶天成。他俩究竟是怎么爱上的?史料无征,笔者当然不敢无知妄说;只知道他们是建中靖国元年(1101)结的婚,那年李清照刚18岁。也许这就是一种“金石缘”或“翰墨缘”吧。
他俩结合之后,伉俪情深,爱情日笃。在文学史上留下许多美丽动人的佳话。
《金石录后序》中讲述了这样的趣事:每天饭后,夫妻俩就坐在书房“归来堂”,先沏上一壶香茶,然后比赛谁的记性好,指着一堆图书资料说,某件事是记载在某一本书,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以说对与否来决胜负。胜了先饮茶。李清照当然说对的时候多,常常举杯大笑,以致茶水倾覆,沾湿衣襟,不得饮而起……还说,“甘心老是乡矣”!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快意与满足。
张端义在《贵耳集》(上卷)里还说,当赵明诚“《金石录》完稿之后,李清照笔削其间”。在语言文字上加工润色。
《金石录后序》又说,收集整理金石书画,成为他俩的共同爱好:“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这使他们“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他们做这些事情,比起那些整天沉醉在“声色狗马”玩乐中的纨绔子弟来,要感到快乐得多。
周辉《清波杂志》还说,他俩在建康(今南京市)生活的时候,每值大雪,李清照就顶笠披蓑,环城踏雪以寻诗。每得佳句,必邀丈夫赓和酬唱。夫妇俩乐此不疲。
他俩真的是意趣相投,心灵契合!这样的夫妇真要算神仙美眷、人间佳侣!纵然是1000多年后的今天,有谁不为这样的爱情生活而歆羡不已呢?
生活的乐章本来就是喜怒哀乐的多声部。既有欢乐的聚首,也会有痛苦的分离,这也是生活教科书题中应有之义。据元人伊世珍《琅嬛记》说,婚后不久,赵明诚就负笈远游,离别时间一长,正因为相爱甚深,当然相思愈炽,这首《醉花阴》就是她苦苦思念的心灵倾诉: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望望窗外,空中飘浮着淡淡的薄雾,天上密布着厚厚的浓云,阴沉沉的天一副苦丧着的脸,给人以不堪重负的窒息感。看看室内,那兽形铜质香炉里燃烧的瑞脑香烟正袅袅上升,好像是人的满腹愁思正在香烟中升腾、弥漫……
室内,冷冰冰,空落落的,她整天愁绪满怀,总觉得百无聊赖!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了,这本来是个全家人登高饮酒团圆的好日子,可他却外出远游,弄得自个儿孤零零的,这萧索的情怀向谁诉说呢?
一到晚上,听不到那熟悉的欢声笑语,没有了往日生活的温暖,独个儿伴着玉枕纱厨,教人怎么入睡?夜深了,只觉得凉意透骨,这何尝只是肤觉反应,其实,还不是空床独卧,一种寂寞凄清的心理感觉吗?
这时候,她脑海中浮现出日暮黄昏“东篱把酒”的一幕,尽管金菊幽香充盈襟袖之间,可一想到黄昏后正是倦鸟归巢的时候,鸟归人不归,又怎能不使人愁城高筑呢?
她没有丁点儿睡意,眼睁睁地看着西风轻轻吹拂帘帷,西风啊,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呢?纵然你卷起帘帷,玉人会归来吗?独处深闺的孤寂,教人怎不黯然而销魂?这时候,她眼前仿佛浮现出在西风中颤袅的黄花,她不由自主地嗟叹,又何苦自作多情怜惜黄花的憔悴,如果你举镜自照,人比黄花更瘦啊!
《琅嬛记》说,当李清照把这首词寄给赵明诚,明诚赞叹不已,又自愧不如,于是,闲门谢客,苦写了三天三夜,共写了50多首词,并把李清照这一首混杂其间,请他的好友陆德夫品评。陆沉思良久,说“只三句绝佳”。说的正是李清照词的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是,它究竟好在哪里,陆德夫并没有作出解说;之后尽管诗评家们交口赞誉,可是对它的艺术内蕴也不遑论及。
笔者以为,女主人公把环境气氛的营造、自我形象的描画、人物情怀的抒发,都浓缩在这三句里,形成一个完整的审美场。这样的好句,怎能不使人叹为观止呢?
如果说,这首词只是反映李清照对爱情的纯真与专注;那么,《减字木兰花》正可以烛照出她沐浴爱河的幸福: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且不说她如何买花、爱花;只看她“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让情郎比比看,人不是比鲜花更美吗?这一细节描写,还不足以表明生活的温馨与爱情的甜蜜?
#暑期创作大赛#
今天世界恋爱日是几月几日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世界恋爱日是几月几日日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1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