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胡蜂效应 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源头会是极地冰川吗?新冠病毒来源的一种新假说

关于胡蜂效应✅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胡蜂效应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胡蜂效应答案,了解更多什么是胡蜂效应?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胡蜂效应的扩展:
什么是胡蜂效应? 胡蜂效应是指胡蜂的成群性,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我们平时所说的蜂拥而上,一窝蜂 即使此意   这里的胡蜂效应,可以理解为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罗伦兹(Lorenz)。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意图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1963年的一次试验中,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0.506取出,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送回。而当他到咖啡馆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再次验算发现计算机并没有毛病,洛伦兹(Lorenz)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他于是认定这为:“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 ”,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源头会是极地冰川吗?新冠病毒来源的一种新假说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 何权瀛


2019年末潜伏到2020年初大规模爆发的新冠肺炎,继而演变为全球性流行性传染病波及到200多个国家,据说只有少数几个岛国没有发病。这几乎成为2000年以来全球性灾难,并且迅速地引起一系列政治、社会和生命事件。这次新冠肺炎所造成的疫情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与之相应的世界范围内不断发生大规模封境、封城、封街道和个体居家隔离,航天飞行和陆路交通停运,让数亿人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封闭空间和无尽的时间不断和反复思考一个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这次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来自哪里?用西方调侃式的问法,是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这些罪恶多端的魔鬼?用东方民众的表达方式也可表达为是谁捅了马蜂窝,惹出这么多马蜂来?

一、新冠病毒是否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为了指导疫情防控预防未来大流行的发生,中国积极支持WHO开展新冠病毒全球溯源工作。世卫组织派出国际专家组于2021年1月14日抵达武汉,与中方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并分为流行病学、分子溯源、动物与环境三个小组,共同开展全球溯源中国部分工作。联合专家组对新冠病毒从自然宿主直接传播和通过冷链食品、中间宿主、实验室等四种引入人体的可能性进行了科学评估,认为新冠病毒“比较可能”是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也“可能”是直接传播或通过冷链食品引入人类,“极不可能”是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1]。2020年上半年曾有传言认为此次新冠病毒可能源于实验室泄露,甚至是某些丧心病狂的科研人员故意释放病毒,屠杀无辜的人类,现在似乎可以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小,故不再讨论这个问题。

二、中间宿主论

早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善良的人们以至一些科学家就曾怀疑那场SARS灾难是通过果子狸引入人类社会,之后大量捕杀了果子狸,并引发果子狸养殖户上访,最后不了了之。这次SARS-II病毒兴风作浪,人们一方面寄希望2020年夏秋季天气转暖,新冠病毒会像SARS病毒一样销声匿迹,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人们期待的那样发展(其原因容后讨论)。另一方面再次套用原来的思路,力图从中间宿主的思路入手找到问题的答案。联合专家组共同研究了大量的疫情相关数据资料,现场考察了包括金银潭医院、华南海鲜市场、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9家单位,与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科研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及商户社区工作者、康复患者、患者家属及居民等进行广泛交流,不断凝聚科学共识,结果在蝙蝠和穿山甲中发现了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冠状病毒,但相似度尚不足以使其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直接祖先,提示蝙蝠、穿山甲或鼬科、猫科动物等可能是潜在的自然宿主[1]。但是对于湖北省以及中国各地大量的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采样检测均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也未发现疫情发生前后有新型冠状病毒在家畜家禽野生动物中循环的证据。

仔细推敲目前流行的中间宿主学说,不难发现其本身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即使从蝙蝠和穿山甲等野生动物中检出新冠病毒,而且其病毒序列与感染人的新冠病毒具有高度相似性,也不能即得出结论认为人类感染的新冠肺炎就一定是通过这两种中间宿主引发的,因为现代人生活中接触蝙蝠和穿山甲的机会极少,况且这两种动物已在世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生病毒的传播,单单到了2019和2020年才发生这种病毒的传播事件?

2. 即使像有些人推测的那样,少数中国人喜欢尝鲜,以进食野生动物为乐趣,结果遭到报应,那么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并没有这种陋习,又如何解释去年世界上数百个国家怎么会迅速发生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呢?

胡蜂效应 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源头会是极地冰川吗?新冠病毒来源的一种新假说(图1)

三、冷链食品可能是新冠肺炎传播的重要途径

张继先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科主任,她最先发现新冠状病毒肺炎的苗头。

2019年12月26日上午,该院附近小区一对老两口同时发烧咳嗽就诊,胸部CT显示出与一般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的改变。张继先主任让这老两口叫他们的儿子也做了检查,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胸部CT也出现相同的改变。

同一天,还来了一位在华南海鲜市场从业的商户,同样发烧咳嗽,胸部CT表现也十分相似。

张继先主任分别给这些病人做了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与流感相关的检查,结果全部是阴性,因此排除了普通流感。

次日,她把这4位病人的情况向业务副院长、院控感办和医务处做了汇报,医院立即将这些情况上报给江汉区疾控中心。

12月28日至29日,该院门诊又陆续收治了3位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

12月29日下午夏文广院长召集呼吸科、院感办、药学、临床检验、感染科等十名专家。大家对上述7例患者进行了认真讨论,认为他们的全身症状明显,胸部影像学特殊,实验室检查发现肝酶和肌酶都有变化。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情况确实反常,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夏文广院长立即决定直接向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湖北省武汉市卫健委疾控处接到报告后指示武汉市疾控中心、金银潭医院和江汉区疾控中心前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这7例患者进行了进一步处理。

其实2020年初,善良的人们对于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警觉和重视,如果那时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卫生行政部门和CDC果断封闭华南海鲜市场,对海鲜市场进行检疫,将已发现的病例隔离治疗,并对首发的7例(后来扩展为27例)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追查,其结果可能就不会像后来那么惨烈,然而历史从来就不承认“如果”,只有“后果”。

联合专家组认为2019年12月武汉市人群中发生了新冠病毒出现一定规模的传播,大部分病例集中在下半月,华南海鲜市场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其中一个爆发点,也是疫情早期引起疾病控制部门关注的一个重点场所。华南海鲜市场出现病例的同时,武汉市其他地方也有病例的发生,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后的环境检测普遍发现新冠病毒污染,其中,水产摊位尤为明显。华南海鲜市场新冠病毒可能通过感染者、被污染的冷链食品、动物产品等途径引入人类,但尚无法确定[1]。

胡蜂效应 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源头会是极地冰川吗?新冠病毒来源的一种新假说(图2)

关于新冠病毒的最初来源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最初认为是通过蝙蝠和穿山甲等野生动物传给人,现在认为新冠病毒的传播可能并不需要中间宿主,包括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最初的疫情在内,都不能排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包装携带的病毒才是真正的源头。有证据表明,欧洲2019年10月健康人血清中就有多例查到COVID-19抗体存在,更早曾在污水中分离出病毒,说明我国最初的病毒感染可能是从国外输入的。去年年初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疫情与后来北京新发地的情况非常类似,值得人们深思,武汉的疫情,可能并非源于野生动物,完全可能来自进口冷链食品。

2020年6月11日,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截至7月6日24时,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共报告病例400例(包括确诊病例362例、无症状感染者38例)。疫情波及7个省市,其中北京市共报告病例366例(确诊病例335例、无症状感染者31例)、河北27例(确诊病例21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辽宁3例(确诊病例3例)、四川1例(确诊病例)、天津531例(确诊病例)、浙江1例(确诊病例)、河南1例(无症状感染者)。北京于6月11日报告首例病例,6月14日报告病例数达到高峰,此后每日报告病例逐步下降。26日和27日出现小幅反弹后,报告病例数进一步快速下降。6月30日-7月6日每日新增病例均小于5例。7月7日首次无新增病例报告

6月12日凌晨,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确诊病例到访过的新发地市场综合交易大厅环境样本核酸检测阳性。同日发现40件环境样本核酸检测阳性,多个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患者来自新发地市场综合交易大厅。不到22小时锁定新发地市场综合交易大厅负一层为共同风险地。

外媒评价,北京此次疫情防控实践证明,中国已有能力“实行外科手术式定点抗疫”。北京市响应及时,第一时间发现疫情,锁定源头,采取措施,切断继续传播,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如果北京没有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出现像年初武汉一样,甚至是更为严重的疫情。这种防控模式为将来全国各地防控散发病例而又不影响社会运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2]。6月中旬北京经过进一步核酸筛查,共发现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这些感染者均与新发地市场有直接或者间接关联:其中169人是新发地 市场的工作人员,103人于5月30日至6月12日期间 去过新发地市场,其余96人均为上述人员的接触者。 当大家在为北京仅用22小时就锁定疫情源头、 7天就控制疫情蔓延的神速而惊叹时,关于病毒是从何处而来的则成为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胡蜂效应 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源头会是极地冰川吗?新冠病毒来源的一种新假说(图3)

10月23 日,清华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 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在《国家科学评论》发文,通过分析相关病例、环境与食品等样品的核酸测序和病毒基因组序列,结合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分析,研究人员认为北京疫情中病毒源头极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发区的冷链进口食品,并提出冷链运输可能是新冠病毒传播的新途径。在北京疫情发生之初,所有确认病例均与新发地有关,未发现独立于该市场的早期传播链或独立传播链,这表示新发地市场是此次疫情爆发的单一源头。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中的病例和环境样本中获得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其病毒序列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和我国之前所发现的本土及输入病例均不相同,揭示该次疫情应为单一性境外输入。该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自主开发的低病毒载量样品处理方法,对110个病例和环境样本进行高通量核酸测序,共获得了72 条高质量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这些序列均具有8个特征性突变位点,这些位点在我国此前的本土和输入病例中从未发现过。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数据库比对,发现除C6026T突变位点之外, 具有其它7个突变位点的病毒主要源于欧洲。这些结果进一步提示,本次疫情的病毒应为单一性新发境外输入。 综合上述结果,同时确认S1 4号摊位的工作人员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其后5月至6月初期北京再无报告新增感染病例,提示这次病毒极可能来源于境外输入。进一步调查显示,S14号摊位销售的物品中冰鲜三文鱼是唯一来自境外的商品,且摊主曾于5月30日从某供应商那里采购过从存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国家进口、包装完整的三文鱼,在市场内切割处理后零售。为此,研究人员对新发地市场内所有三文鱼供应商的冷库进行采样检测,发现五份鱼体拭子样本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3]。

四、从冷链食品污染看新冠疫情的蔓延

自去年夏天起,国内不断有从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报告,包括大连、青岛、厦门、天津、济宁、郑州、济南、武汉、泉州、兰州、西安、乳山、云南等,涉及的食品包括白虾、三文鱼、奶枣、雪糕、车厘子,涉及的国家包括南美、厄瓜多尔、巴西、印度尼西亚、荷兰、阿根廷及俄罗斯等,其中多地没有造成疫情的扩散,但是少数地方也造成疫情的局部爆发,比如7月份大连再次爆发新冠疫情累计报告,本地新冠病毒感染阳性者118例,其中确诊病例92例,无症状感染者26例,检测结果显示大连的这次疫情系与冷链海鲜产品加工相关的聚集性爆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次疫情可能起始于凯洋公司海鲜加工车间,在加工车间病毒迅速传播并向外扩散。据分析冷链食品中检出新冠病毒一方面可能缘于在食品包装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携带相关病毒(包括无症状感染者或纯粹属于病毒携带者)无意中污染了冷链食品外包装,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部分食品在打包之前就已经被污染,尤其是鱼虾类海产品。

胡蜂效应 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源头会是极地冰川吗?新冠病毒来源的一种新假说(图4)

这一系列冷链食品造成疫情传播的事件给我们以下启发:大家知道新冠病毒最适存活温度为1-11度(相对湿度为47%-79%),高于这个温度则很难长时间存活。2003年在中国SARS流行后,中国多地气温升到10-15度以上,那时冷链食品尚不普及,所以SARS病毒没有条件长期存活和蔓延。现在不同了,食品的加工、运输、储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冷链物流已形成闭环系统,这就给冠状病毒的生存传播造成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给新冠疫情的防控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从这个角度入手,无疑会开拓疫情防控的新思路。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冷链食品的来源和运输整个系统入手追溯新冠病毒的来源,然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薄弱。

五、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冰川融化从而使其中沉睡的病毒苏醒和蔓延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0.03%-0.04%,长期以来这个比例变化不大,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与氧气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然而进入工业化时代,人类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用于航天、火车、汽车运行及火力发电等)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始逐年增加。

秦大河院士指出自1750年工业化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2004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79ppm,这可能是过去42万年中达到的最高值[4]。又据报道,在过去一万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直处在260-280ppm范围内,然而工业化以来,这个数值开始逐年上升(2009年已接近400ppm)。

目前人类每年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向大自然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75亿吨[5]。二氧化碳可以让太阳光顺利到达地球表面,但是会阻止地表的热量散失,因而二氧化碳又被称为温室气体。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使得大气和地表温度升高被称为温室效应。据报告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摄氏0.4-0.5度,有人预测我国气候将继续变暖,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摄氏1.7度,到205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摄氏2.2度[4]。

当全球气温变暖,北极的冰川就会逐渐融化,冰面积缩小。由于冰川退缩,海平面会升高,而且溶解的速度会逐年加快。据北京日报2009年6月17日报告,近30年中国沿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2.6mm[6]。据周秋鳞预测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10-40cm,2050年将上升30-60cm,2100年将上升40-90cm。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月27日报道,英国南极考察处发表声明,26日上午一座巨大冰山从南极洲布伦特冰架上脱落,面积大270平方公里,比纽约市面积还大。[7]据联合国2007年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59cm,这就意味着随着北冰洋冰面消融速度的加快,使大部分北冰洋变成无冰的开阔水域,冰水交界线距离北冰洋越来越小(大约为1130KM)。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根据100多份全球变暖资料的系统分析,发现全球平均温度已升高0.3-0.4度,其中11个最暖的年份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8]过去的30年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从3万平方公里缩减为4.5万平方公里,退缩了15%。[9]

此外据报道[10],在全球范围内热带冰川正在快速消融,冰川消融将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包括动植物的灭绝:

1.秘鲁库里卡里斯冰川,据预测这条冰川将在5年内全部消失;

2非洲鲁文佐里山脉冰川,呈现萎缩状态,近几年的消退速度加快;

3. 墨西哥伊斯塔西瓦特尔火山的冰川已萎缩了70%,据估计该冰川还能存在30年;

4. 印度尼西亚印尼查亚峰冰川目前正在消失;

5. 玻利维亚恰卡塔雅冰川目前已几乎消失殆尽;

6. 美国加州内华达山脉冰川都在逐渐消退;

7.非洲肯尼亚山冰川正在快速消融,估计20-30年内消失殆尽;

8.西班牙佩迪杜山冰川过去20年萎缩了52%,将在40-60年内消失;

9.中国云南明永冰川在过去4年内冰川消退了约200米;

10.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冰川萎缩了近85%;

胡蜂效应 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源头会是极地冰川吗?新冠病毒来源的一种新假说(图5)

已有多个学者预测,随着全球变暖,冰层融化,潜伏在冰川和永久性冻土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病毒可能会苏醒[11]。有人提出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冰川融化可使史前的病毒爆发,新冠病毒会不会来自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和冻土融化中的古老病毒?[12]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海平面上升,还可能会释放出未知的,被冰封了数千年的病毒,霍金的预言似乎在一步步逼近[13]。

新冠病毒引发的全球大流行应当唤起我们对于全球环境变暖所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未知疫情的警醒。有人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缩小,更可怕的是永冻层的融化会释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以及无数未知的甚至是史前的病毒和细菌,成为潜在的病原体,而它们一旦大规模地释放出来就会感染并威胁全人类的生存。[14]

1999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永久冻土带下面发现了以前不为人所知的一种神秘的病毒,迄今为止地球上没有任何人群与动物对该病毒有免疫力。2002年,在格陵兰岛的冰川和冰原深处,科学家取出了约 1.3 万年前的冰层样品,发现古老的冰芯中释放出一种能够攻击植物的病毒和细菌。上述情况显示:全球变暖引起的冰川消融,有可能引发古老冰层中隐藏的致命病毒与细菌在全世界蔓延,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15]

六、几点建议

1.既然我们提出引起这次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源头可能来自北冰洋或南极洲冰川融化,常年沉睡于冰川中的冠状病毒从中游弋出来,进入海水中,并进入多种海洋生物体内,那么要证实这一点就必须组织相关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冰岛、挪威等国的生物学家深入到相关海域实地考察,仔细检测北冰洋和南极洲附近的冰川、海水中是否真的含有新冠病毒,如能证实这一点,将是对这次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的最大贡献,其长远和深远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2. 我国沿海地区有关海产品捕捞、包装、运输、加工处理链条,必须实施严格的检疫制度,并有严格的第三方监督体制,同时应当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对于失职人员必须实施问责,严重失职者应当追究法律责任,从源头上保障亿万民众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应视其具体国情采取得力措施,保证各种海产品的安全。

3.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不受季节和气温的影响只是一种表象,并非是病毒本身发生变异,而是由于其生存环境改变所致。全球冷链闭环的形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提供了可在全球任意流动的生存环境,这是导致疫情蔓延的一个主要因素。因而应对全世界冷链物流全部运输工具,以及包括疫区餐馆、酒店、百货商店、超市、药店冰柜和所有家用冰箱在内的冷链全部终端进行彻底检疫,这很可能是彻底斩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0 年 1 月,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2020 年 6 月,疫情又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再次爆发。这两次疫情的爆发地都在农贸市场,值得人们深思。农贸市场是冷链系统的重要用户。病毒通过冷链进入农贸市场,再通过农贸市场扩散出去,这完全可能是武汉和北京两次疫情发生蔓延的重要因素。2020 年 6 月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疫情的爆发首次证实了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食品冷链环节,这给人类敲响了重视冷链传播病毒的警钟。冷链物流闭环在最近几年的最终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家用电冰箱的广泛普及使用,使家庭食物储存由传统腌制为主转变为低温保存为主,从而使得近30年来胃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令人类没有想到的是家用电冰箱的全面普及,虽然降低了胃癌发病率,但另一方面却因为它使得全世界冷链物流形成了可以到达每一个家庭的完整闭环。这就有可能给病毒提 供了不受季节影响的绝佳藏身之处和全球流动的有利条件,使得病毒性传染疾病疫情的蔓延难以控制。人类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建成的全球冷链闭环却为新型冠毒提供了既不受季节温度升降影响,又可以全球任意流动的生存环境。

4.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运用 ,深入探索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 联网等新技术的挖掘模型和算法,精准挖掘冷链物流闭环影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关键因素。从表面上看,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似乎不受季节和气温的影响,其实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不受季节和气温影响可能仅仅是一种表象。并非病毒本身的变异使其完全不同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而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大大不同于以前所致。因此必须实施全球彻底切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链行动。迄今疫情在某些地区不断死灰复燃,可能就是这种隐患没有彻底消除所致。因此,一方面对全世界冷链物流全部运输工具,以及包括疫区餐馆、酒店、百货商店、超市、药店冰柜和所有家用冰箱在内的冷链全部终端彻底消毒,这可能是彻底斩断新型冠毒传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同时国家层面应加快建立评估模型和评价体系,建立“可定义、 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的评价体系,并尽快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

胡蜂效应 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源头会是极地冰川吗?新冠病毒来源的一种新假说(图6)

七、若干思辩

1. 本次新冠疫情发病模式问题

如果从2019年年底武汉发生新冠疫情算起,到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德国、法国乃至北美和南美、非洲先后发生新冠疫情,中间只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尽管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各种人际交往,如乘坐飞机旅行,乘坐火车、汽车、电车等交通工具,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还有直接接触发生人际间的传播。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病毒传播的速度如此之快,范围如此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只停留在上述解释,似乎亦无不可。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假如我们提出的冰川来源假说成立,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新冠病毒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先后发病,尤其是面临海洋的国家。但是也有不好解释的地方,据悉目前世界只有六个小国尚无疫情爆发,比如朝鲜,朝鲜是一个典型的半岛之国,为什么没有疫情爆发呢?另外,如果上述推论成立,则去年某大国大肆污蔑中国,肆意甩锅,污蔑新冠病毒源于中国武汉,则属无稽之谈。

2. 新冠病毒变异问题

近几个月相关国家,包括英国、南非、美国等先后出现新冠病毒变异的报告,这无疑给新冠疫情的防控带来新的困难和压力,同时也给广大群众造成恐慌和心理冲击,尤其是给新冠疫苗的研发带来新的困难。尽管有文献报道认为现有的疫苗对于变异的病毒仍有效,但是发现变异的病毒传播更快,患者病情更重等,因此这的确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诚然病毒在各种压力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比如外界环境的显著变化,或人类对抗病毒感染应对措施的作用,然而从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底,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会出现多种病毒株变异,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于是我们又想到另外一种可能,即原先沉睡于不同地区冰川和海水中的新冠病毒本身就属于不同亚群,由于它们进入人类社会的时间不同,我们错将原先就有的不同亚群新冠病毒误认为是后来发生了变异。如果是这样,问题也许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推测,需要科学实验检验和证实。

3.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与持久战

2020年上半年,湖北武汉新冠疫情爆发后,善良的人们开始企盼这次新冠疫情会像2003年SARS一样,夏天到来后便逐渐消失,甚至销声匿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之后我国政府提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但是究竟什么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人们对此并不完全清楚,比如人们应当从思想上做哪些准备,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又如何安排?常年戴口罩和勤洗手是否够用?社区封闭隔离到底会持续多久?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恢复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正常状态?对于这些问题大家并不清楚,多数处于迷茫、期待甚至焦虑的状态。从目前世界疫情发展的情况来看,尚未看到拐点,高峰何时才能出现仍不清楚。即使全球注射了新冠疫苗,是否就能有效控制疫情的流行,目前仍未有十足的把握,因为病毒本身还可以不断发生变异。如果我们不能找到新冠病毒的真正来源,则恐怕不能从源头上控制新冠肺炎的流行。如果我们前述的假说成立,那么真正从源头上杜绝新冠病毒侵入人类社会也将是极其困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真的需要打一场持久战,三年、五年或十年、八年,若如此这场疫情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至今无法估量,社会倒退十年、二十年也不是不可能的。

4.从全球疫情防控策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果本文的假说成立,加上现代社会航空、水、陆交通工具的空前发达,人际交往频度空前增加,这些都给新冠疫情的全面控制带来了巨大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难以解决的困难。至去年夏天起,中国大陆基本控制了新冠疫情,然而其后一直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状态。国内多省市疫情的反弹,几乎均与国外病例的输入有关。大量事实雄辩地证实了在这种疫情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风景这边独好”。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前几年习主席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经济、文化层面去理解这句话,更重要的是应从人类生命健康这个层面去理解这种设想的战略意义。

5. 认真反思多年来人类各种行为的初衷与后果

马克思曾经深刻的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眼下我们面临21世纪前所未有的疫情和灾难,全人类都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中国古语中有“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等警语。恩格斯针对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界中出现的盲目乐观情绪时曾语重心长地警告人们: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每取得一项重大进步之后,大自然总会以某种方式对人类进行报复。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战乱、高端军备竞赛、空气污染、水质污染、食品污染、土壤沙化、恶劣气候不断,这无疑不提醒人们在所谓征服大自然的路上,人类偏离正确轨道和初衷越来越远了,现在应该是猛醒和幡然悔悟的时候了。有学者警告说,新冠疫情的爆发提示我们应该反思过去,并对将来可能到来的超级灾难做好准备。在可预测的将来,即在此次新冠疫情后,我们或许要面临一个更恐怖的事实是更多的未知病毒全面进入人类社会,这些均应促使我们重新反思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深刻地意识到大自然正在对我们进行猛烈的反扑。生命力强大的病毒会像幽灵一样缠绕着人类社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次新冠病毒绝不会是我们与病毒之间的最后遭遇。我们应当看到眼下的人祸越来越多的是以天灾的面目出现,或许若干年以后,我们回想起2020年的那场灾难时才发现这也许是大自然开始猛烈反击人类的一个元年。灾难和严重不良事件常常是一系列隐患的积累所导致的爆发,如何彻底消除隐患,避免灾难的发生才是人们应该做的事。大自然不会一次性地摧毁人类社会,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敲醒警钟,给我们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去反思我们与整个生态环境和非人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连接相互依存关系。我们千万不要执迷不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王斯班,乐文婉,新冠病毒及不可能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北京日报。2021.02.10

2. 李雪峰.科学治理,精准防控—2020年夏季北京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0,7:52-57

3. PangXH,RenLL.WuSS,etal.Cold-chain food contamination as the possible origin of COVID-19 resurgence in Beijing.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0,7:1861-1864

4. 罗刚,健康报2004,07,07

5. 三联生活周刊2009,第一期

6. 北京日报2009,06,17

7. 2020,03,01手机晚报

8. https://www.czqxj.net.cn/qihou-612900 2020-8-25

9. https://new.qq.com/omn/20200304/20200304A0069300.html

10. 北京日报2009,12,09

11. https://travel.ifeng.com/c17ucRSLqgo9w2020.3.7

12. https://www.czqxj.net.cn/qihou-950930

13. www.souhu.com/a/444864297-175648

14. Zhong,Zhi-Ping ,et al.Glacier ice archives fifteen-thousand-year-old viruses[J/OL].BioRxiv,(2020-01-03)[2020-02-21]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03.894675vl.full.pdf+html.

15. 伍爱群,吴长庆.基于冷链物流闭环视角的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因素研究:源起、研判、对策.理论与实践,2020,6(6):122-127)

#医师报超能团#

今天胡蜂效应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胡蜂效应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11243.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胡蜂效应 新冠疫情全球泛滥的源头会是极地冰川吗?新冠病毒来源的一种新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