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龙虎山阴阳石图片的扩展:
道教圣地一一印象龙虎山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今天人们口中常讲的“道理”二字即从道教而来。作为道教发源地之一的江西龙虎山更是名传天下。
来到久负盛名的,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的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虎山的时候正值春末夏初,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交织在一起,景色怡人,气候恬宜,让人不禁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龙虎天下绝石刻
龙虎山
一,龙虎山的历史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
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水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相传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此得名。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龙虎山
二,龙虎山美丽的自然风光
具有“小桂林”之称的龙虎山其山水秀丽可人。著名景点有天门山,象鼻山等。
天门山位于上清镇南部5公里,最高峰海拔1300米。属晚侏罗纪火山岩地貌,整个景区山坡陡险,谷地幽深,怪石遍布,森林茂密,巍峨壮观。
象鼻山是长期受雨水冲刷溶蚀风化而脱落,造成崩塌残余型的石梁穿洞类景观。高约100米的山峰有一石梁凌空垂下,整个山体就像一只巨型石象在汲水,非常形象。
象鼻山
三,龙虎山的竹筏漂流
龙虎山山水相依,河面宽阔,水流平稳,乘坐竹筏看两岸美景,听当地的撑船师傅们一路讲解两岸风光和古老传说是非常惬意的。微风徐徐,沿着最美河段一路顺流而下,眼前山水风光让人目不暇接,似风光大片不断在眼前闪现,令人叹为观止。
四,龙虎山的阴阳石
道教核心讲的是阴阳八卦。而龙虎山周边的龟峰及景区内的阴阳石又是与道教之地阴阳之说相吻合,实在令人不可思议。阳柱石一柱擎天及女阴石之象形程度让你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此的奇妙。
阳柱石
女阴石
五,龙虎山的悬棺之谜
龙虎山有202座悬棺群曾引发热议。专家考证认为,龙虎山的崖墓悬棺群,距今有2600余年的历史,是古越人所葬。
宋理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无独有偶,原中科院院长、现代考古学家郭沫若也发出了“船棺真个在,遗蜕见崖看”的感叹,表示无法用科学解释崖墓的遗憾。如今龙虎山悬棺的“千古之谜”,已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首穷经,欲解其谜。
悬棺
六,龙虎山的嗣汉天师府
嗣汉天师府是从第四代天师开始的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天师府原系宋徽宗赵佶赐予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私宅,崇宁四年(1105)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1319)由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迁建于今址,即上清长庆坊,在今上清镇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清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旧物。
天师府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是我国私家园林和道教建筑的艺术瑰宝。
府前柱上悬挂有一幅对联:
上联:麒麟殿上神仙客,
下联:龙虎山中宰相家。
嗣汉天师府
七,龙虎山的大小道观
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目前现存的都是已经过修缮的,因香客不断,终年烟雾缭绕,道场非常兴盛。
龙虎山的美景还有很多,因文章篇幅有限不能在此一一列举。如果你通过我的文字图片已经感受到她独特的美,那就赶紧去实地看看吧,也许你会发现更多的美!
在此,再赋诗一首:
千年道都龙虎山,
神山秀水美名传。
天地阴阳石为证,
鬼斧神工显奇观。
原创不易,请别忘了点赞关注哦!谢谢你的阅读![微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10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