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最大的邮轮和最大的航母对比的扩展:
比航母还难造的大型邮轮?日韩屡次攻克失败,中国打算试一试
航母都已经造出来的中国,却至今还有一种大型船舶没能攻克?
这不是谎话,它就是大型邮轮,号称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建造难度也是大型船舶中的“珠穆朗玛峰”。
日本和韩国在攀登这座高峰的时候,都屡屡受挫败退,但这一次,中国打算试一试。2019年,中国首艘大型邮轮在上海开工建造,光设计图纸就有6万多张,重量快要接近一吨;设计的零件更是多达2500万个,是空客波音这种大飞机的10倍之多。
为什么中国突然打算攀登邮轮这座“珠穆朗玛峰”了?真的有可能建成吗?和航母相比,它又具有什么价值?
“海上都市”,最大的建设挑战
大型邮轮,也被誉为移动的“海上现代化都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豪华邮轮“海洋绿洲”号,比波音747翼展还宽,比航母吃水还深,有高达16层的豪华生活娱乐区域,能容纳将近9000个人在船上自由活动,绕着船溜达一圈要走半个多小时。
在国外,这种豪华邮轮是旅游业的一部分,早已经在海面上有100多年的航行历史,但在中国这还完全只是一个新兴产业,在最近十几年才走近民众的视野。不过,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民消费水平也上去了,我们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的邮轮客源市场。
邮轮旅行受欢迎有它的理由,比如说,手续没有正常出国游那么复杂,旅行就是在大船上吃住一体,不但价格不贵,还没有强制额外消费,比很多所谓的“跟团游”好上不少,尤其适合家庭旅行。
但中国虽然是造船大国,目前却没有一艘自制邮轮,最多是将沿海城市的港口出租,供国外的豪华邮轮停靠。那么,中国人的这些钱是交给谁赚了呢?答案是: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这四个欧洲国家,他们对邮轮市场的高度垄断,收到的相关订单能占到全球订单的90%以上,面对这四大巨头,连美国都要靠边站。
我们拥有本国庞大的客源,难道就不能发展自己的邮轮产业吗?当然能!在国际经验中,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邮轮市场就能够起步发展了,我国早在好几年前就超过了这个水平。不仅如此,中国的造船业也不会输,2021再以过硬的技术实力斩获了全球约4成的造船订单,航母都不在话下,难道会惧怕这一艘邮轮吗?
不得不说,邮轮建造的基础原理确实不难,懂了“搭积木”就算懂了一半,但实行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船上共有约70个功能区域,除了酒吧、餐厅、游泳池、KTV这些标配操作,甚至还配有“发电站”、“自来水站”等等基础设施。如果把大型邮轮比喻成一个人,这些功能区域就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一样,互相牵连,互相支援,保证着邮轮的正常运行。
这种巨型船舶采用的是功能性总段建造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各不同区域模块化,再把这些模块运到特定地点组装成船,这个“搭积木”的过程听起来很轻松,但实际上每个板块都是由几吨甚至几十吨的巨型部件构成。不仅如此,多达2500万个的零部件之间还具有非常复杂的逻辑,一旦一个环节出了错,会导致其他功能完全瘫痪,这种严丝合缝、不能有一处超过20毫米的误差,对于建造者来说才是最大的挑战。
除了组装的精度难度,连零部件的来源也是一大难题。比如说意大利要建一艘豪华邮轮,相关零部件很快就可以从欧洲本国找到供应商,只有不到1%需要向外国协调进口。而中国船舶业虽发达,但面对这一全新的船种却还是“初生牛犊”,暂时摆脱不了大量进口,不得不参考借鉴国外的经验,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建立起自己国内的标准和产业链。不得不说,这100年的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非常考验我国从头拼搏的决心决意。
邮轮的经济效益怎样?值得建造吗?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发展邮轮产业呢?花这些钱和时间建设航母不好吗?对此,国家的选择是两手都要抓。邮轮的建造之所以不可忽视,是因为其背后庞大的市场和机遇。
2019年,所有参与邮轮旅行的乘客带来了平均1820美元的消费标准,而整年邮轮纯收入规模达到了533亿美元,相较2018年的514美元又有所增长。
然而,由于2020年疫情傍身,欧洲几家大型的邮轮建造企业,多少出现了一些产能疲软的趋势。7万总吨以上的邮轮仅仅生产了8艘左右,明显跟不上民众日益增长的邮轮需求。
不仅如此,在2018年,我国母港对外国邮轮的年接待量超过了千艘,在全球邮轮旅游市场中位居第二,而随着时间推移,预计在2035年,中国邮轮的游客总量还将达到1400万人次,达到跃居第一。市场的火热,将是我国一个发展船舶旅游业和转型船舶工业的重要机遇。
今年10月18日,我国的这第一艘大型邮轮已经实现了全船贯通,总长323.6米,宽37.2米,虽然载客量只有5000人左右,距离“海洋绿洲号”还很有距离,但依据我国国情来看,这个规模和性价比正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如何吸取日韩失败经验?
除了中国以外,我国的两个东亚邻居——日本和韩国,也是世界知名的造船大国,三个国家合起来几乎包揽了全球的造船订单,但大型邮轮的建造,一直是这三个国家的一个心结和“门槛”。
2002年,日本首次进入豪华油轮的建造领域,承包商则是大名鼎鼎的三菱重工,但船厂的一次突发火灾,导致日本损失惨重,并决定退出邮轮制造业。
2011年,日本又一次尝试进军邮轮界,与世界邮轮巨头的嘉年华公司签订合同,预定打造两艘新邮轮,但建造过程再次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三菱重工的标准和国际标准不匹配,被甲方屡次打回重造,最终虽然成功交付邮轮,但三菱重工却遭受了2376.71亿日元的直接损失。最终,他们彻底放弃了10万吨以上的豪华油轮,改而转型中小型邮轮。
而韩国相比日本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虽然没有涉足直接的建造,却曾在2016年试图让韩国的STX海洋造船公司,并入法国邮轮市场的股份之下,可韩国计划失败,这家船企最终还是被中国企业收购。
中国有了这两国“前车之鉴”,在建设的时候也吸取了更多教训,比如说,积极与嘉年华、芬坎蒂尼等大型国际邮轮公司寻求合作,共同组建运营公司,这样,中国就先和他们建立起了利益的捆绑关系。
不仅如此,我国还提前向芬坎蒂尼购买了船型的技术专利,获得了一手的设计图纸,不至于在邮轮设计的时候就出现标准不匹配的纰漏。
2023年9月,预计中国可以准时向国民、向世界交付出自己的第一艘自制大型邮轮,它不算非常豪华,但却是从无到有的突破;它比国外晚了100多年,但却是中国船业达成“全制霸”的最后一站。
如果非要把它和航母相比较,航母代表的军事,让我们有抗衡敌人的力量;而邮轮所代表的经济,让我们在国际上说话的声音更强。
今天最大的邮轮和最大的航母对比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最大的邮轮和最大的航母对比图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10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