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宁古塔氏的扩展:
清宫剧罪犯的最终归宿,宁古塔究竟长啥样?
影视剧中动不动就把罪犯发往宁古塔充军、发配与披甲人为奴,到底宁古塔在哪里,为什么叫塔,难道就是塔吗?为什么要发往此处?这些人还有没有活着回来的可能?
原来宁古塔并非“塔”,而是一座城的名字。宁古塔属边远地区,旧城在黑龙江省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过去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是再合适不过了。根据乾隆初年公布的《大清律例》的规定:“强盗免死减者,行劫数家止首一家者,伙盗供出首盗即时拿获者,偷盗坟墓二次者……具佥发宁古塔等处。”发往宁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为期,期间要考察他的现实表现,如能悔过自新,改恶从善,又情愿回原籍者准予回籍。但如果被判处无期徒刑,将永远不得入关,除非皇上老爷子特批。
有朋友会问,为何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偏远地区,偏偏选在宁古塔呢?那是因为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显示祖上的荣耀。
按史书记载,发遣到宁古塔的罪犯,除了平民百姓和旗人外,还有朝廷大臣。1655年也就是顺治十二年,任吏科副给事官的彭长庚,一等子爵许尔安因上疏称颂睿亲王多尔衮,并要求为多尔衮平反昭雪,恢复爵号。皇上将此事交给大臣们密议,密议结果,判处二人死刑。但皇上念其二人曾有功于朝廷,便下召免死,流放到宁古塔。
康熙朝,戴名世的《南山集》案、方孝标的《滇黔纪闻》案,先后涉及三四百人,包括康熙的宠信江苏巡抚张佰行、名人志士方苞等许多无辜人员受到株连。康熙看过奏折后,考虑到涉案人太多,加之赶上他六十大寿了,想讨个吉利。据此判决,只斩戴名世一人,并未罪及家人。对方孝标,因其已过世,并未深究,只是将其子及家人一并发往宁古塔。
第一任宁古塔将军巴海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发配到宁古塔。除了宁古塔外,尚阳堡也是发配罪犯的所在。可以想象在300多年前,当罪犯谢恩后,便迈着失落、沉重、复杂,屈辱的脚步,带着夹板,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这些人给这片黑土地带来的新鲜血液和文明。
宁古塔干嘛取了个“塔”字呢?相传,清皇族的远祖有兄弟六个,曾居住在这里。满语谓六为“宁古”,个为塔,古称“宁古塔”,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六个”。
满族老姓中就有宁古塔氏。如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就叫“宁古塔氏”。除了姓宁的,还有姓刘的汉姓,也叫“宁古塔氏”。
宁古塔,承载了三百多年的历史,目睹了世事沧桑和沉重。
今天宁古塔氏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宁古塔氏是贵族吗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jqw/100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