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真正的军长有多厉害的扩展:
抗美援朝时期,39军军长有多厉害?毛主席:你真有本事!
1951年6月的一天,中南海会客厅,一向以勤俭节约著称的毛主席,破天荒地办了一场宴会,为在朝鲜经历了数月鏖战的几位爱将接风洗尘。
席间,他一把拉住39军军长,一边夸赞“你真有本事,真是立了大功了!”另一边手上也没闲着,一把将这位军长“薅”到了自己身边就坐。
要知道,入朝志愿军将领的阵容,讲一句“星光熠熠”都不为过。
这39军的军长是哪路神仙?他凭什么能在一众“战神”中脱颖而出,独得毛主席青睐?
纸老虎当真老虎打!
“怕这怕那,怕个熊!”
这是奉命率39军入朝后,面对部分战士厌战、畏难情绪时,吴信泉的第一句话。
吴信泉,1912年出生,十八岁投身革命队伍,同年入党,截止开赴朝鲜参战时为止,他已经有了三十余年的革命经验。
这“三十功名尘与土”的锤炼,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论是国民的反动派还是举国来犯的日寇,哪怕是气势汹汹装备先进的美国鬼子,只要是帝国主义,那就是纸老虎!
当然,作为毛主席的爱将,吴信泉更不是个空有一身勇武,只会蛮干的莽夫。
在战前鼓舞士气的时候,他曾经留下过一句很经典的名言:美国鬼子又没有三头六臂,我们把纸老虎当真老虎打就是了!
纸老虎,当真老虎打,这不跟毛主席的“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吴信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很快他与美军的交锋就来了!那么在入朝第一仗中,吴信泉和他的39军,究竟表现如何?
三面合围夺云山
1950年10月,吴信泉率三十九军入朝作战,一开始就碰到了硬茬子——号称一百七十年未尝一败的美骑兵第一师。
实际上最开始驻守于此地的,并非美骑兵第一师,而是所谓“南朝鲜第一师”,不过他们被志愿军能征善战的威名吓退了。
于是他们迅速撤离,换防而来的,正是所谓“精锐中的精锐”——美骑兵第一师。
美骑兵第一师是劲旅,吴信泉手下的39军,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脱胎于被誉为“长征先锋”的红25师,抗日时参与了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时属东北野战军,秋风扫落叶般解决了不计其数的国民党所谓“嫡系”。
现在的一些影视剧,在涉及抗美援朝的战事时把志愿军描绘得像是只会“人海战术”,完全不计伤亡。
而真实的情况,却与之天差地别。这云山战役,就是很好的范例。
开战之初,我炮兵便以猛烈而短促的急速火力大显神威,打得敌人炮兵半晌没能还击。
吴信泉准时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令行静止”四字,在此刻得到了最生动的展现——成千上万挺枪械在同一时间喷出火舌,火光闪耀着整个天空的同时,将死亡倾泻向美军阵地。
与此同时,各种制式的手雷、手榴弹在夜空中划出精准的弧线,准确地落进美军精心构筑的防御阵地内。
趁着美军始料未及的当口,我军潮水般地涌向敌军阵地。
此时夜幕缓缓降临,更是让擅打夜战的志愿军战士如虎添翼!
而美军,则是很不适应这种摸黑作战。
此消彼长之下,志愿军更是士气大振!一个个精悍的志愿军战士像猎豹一样撕咬着美军防线的薄弱地带。
快速,敏捷且杀伐果决!从西线下来的美国大兵哪见过这种搏命阵势?最终丢失阵地,也算是在意料之中了。
激战至当夜11时,我军攻克云山外围的全部高地。
吴信泉立即下令:“发扬我军近战、夜战、‘刺刀见红’的特长,首先从气势上压倒美国佬!”
有了军事主官的鼓舞,志愿军士兵们越战越勇,以一当十,和美国人在小小的云山城打起了寸土必争的巷战。
11月3日夜,39军向被围美军发起了猛攻,经过一夜的激战,美第8团第3营全部被歼。
整整三天两夜的血战,终于啃下了美骑兵第一师这块硬骨头!打破了美军不败神话的同时,大大提振了志愿军的士气。
如果说“云山战役”是39军利用美军轻敌而取得了开门红。那么接下来足以载入史册的飞渡临津江,就是真正让吴兴泉和他的39军扬名立万的一战!
挥师飞渡临津江
1950年十二月,战争已经持续数月之久。
在志愿军气吞万里如虎的攻势之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狼狈退守附近临津江一带。
临津江,汉江支流,江面宽阔,水流湍急,一处天险。
越是难打的仗,越能激发吴信泉的斗志,于是他主动请缨,申请出战。
到了预定共计地点,吴信泉,在稳妥布阵的前提下,尽量搜集战场信息。
侦查过后,在吴信泉命令下,三十九军348团利刃出鞘,一边侦查,一边歼敌,侦查任务完成的同时,他们也神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临津江北边的险要之地。
12月25日,圣诞夜。趁着敌军武备松弛之机,39军在阵地上召开党委会,研究渡江方案。
深思熟虑之后,终于由军长吴信泉拍板,确定如下作战计划——以116师、 117师为主力,力争速战速决!
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吴信泉还给两位师长配备了充足火力——各配属1个炮兵团作为辅攻。
对于当时的志愿军来说,这已经算难得的“富裕仗”了!
116师独挑重担,117师作为第二梯队,执行纵深穿插任务,左右开弓,撕开防线!第115 师为预备队。
31日16时40分,吴信泉一声令下,总攻开始!
师炮兵群在指挥下率先发难,用炮弹将敌军前沿阵地“洗”了一遍——所有防御工事和火力点,全部被摧毁。
随即,吴信泉命令第116师师长发出冲击信号 ,之后的战况,可谓捷报频传:冲锋开始之后仅仅 5 分钟,左翼突击队已经冲过冰封的江面到达南岸,迅速消灭江边敌守军残余的火力点,胜利夺取了登陆场。
又不到十分钟,右翼这边也撕开了防线!他们在大冬天涉过冰冷刺骨的汉江水,攀上悬崖之后来了一出“神兵天降”——很快,江边驻防的敌前沿守军就被肃清。
一刻钟不到,就有数百成建制的志愿军部队突破敌军密集的火力封锁,抢占渡口,为后续部队杀开了一条通路。
这场防线突破战,最终也是以解放军大获全胜,联合国军全面溃败而落下帷幕。
战争结束之后,不论是彭老总还是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陈赓同志,都对39军在战场上的神勇表现赞不绝口。
陈赓更是将39军速胜的战绩称为“飞渡临津江”。
这下,本就在国内名声赫赫的吴军长,更是彻底“红透了半边天”。
能征善战,悍不畏死且心细如发,这也是毛主席在中南海宴请几位志愿军军长时对吴军长“特殊照顾”的原因。
受到了主席褒奖的吴信泉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回到朝鲜后越战越勇,连战连捷。一场场胜利,一滴滴血与汗,铸就了他名将的风骨。
今天真正的军长有多厉害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真正的军长有多厉害啊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99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