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日本国歌翻译成中文的扩展:
日本国歌仅28个字,将其翻译成中文后,才知道日本人野心有多大
日本国歌《君之代》,应该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国歌了。
这首国歌虽然旋律很华丽,充满了日本古典宫廷乐礼的美感和庄重,但是歌词结构却很简单,整首歌的歌词如果翻译成中文,仅仅可以概括为28个字。
不过,但凡是读过这28个字,领会过日本国歌《君之代》的中心思想的人,都会觉得这28个字的歌词,简直像是哀乐。
不仅如此,这28个字,还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日本人的野心,乃至于万世千秋的野望。
那么,日本国歌《君之代》的歌词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但凡听过此歌曲28个字的歌词的人,都会将这首歌形容为“日野之歌”呢?歌词中所反映的日本人的野心是什么,而这种野心,他们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呢?
日本国歌《君之代》
国歌和国旗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它们既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往往又衬托着一个国家,或厚重或悠长的历史发展。
比如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诞生于危难之际,唱响于国恨之间,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铁骨铮铮、宁死不从的大义凛然。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歌词中“用血肉筑成长城”这一句,每每读来,每每唱响,都令人热血沸腾、心旌战战,仿佛回到了1931年到1945年那14年抗战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我们纵然只拿着钢刀,也要敢于以肉身相搏。
不怕疼,不怕死,前赴后继,义勇向前,保家卫国,死而后生,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中国国歌中,反映出来的精神内涵。
许多国家的国际友人,在听过这首歌之后都表示,歌词中那种蓬勃激发的爱国心,那么正直,那么昂然,那么积极向上,宛如阳光偶照大地。
也因此,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被誉为最能代表民族魂,且意义最积极明朗,使人尊敬的国歌。
相比之下,日本国歌《君之代》就显得不那么正常,精神意义不那么向上,无法使人产生敬服的想法了。
日本国歌《君之代》,这首歌与我国的国歌诞生在危难年代不同,《君之代》诞生的年代,正是日本四海承平,向上发展的蓬勃时代。
十九世纪中期,明治维新时期,对海外西方各个强大国家,持开放态度的日本,经常有许多各色各样的外国人来往于日本,使这个国家呈现出色彩纷呈的国际风貌。
许多外国人觉得日本环境适宜,便在日本常住,并安定生活,固定工作,成为本地人。
1869年,有一位在日本横滨工作,名叫约翰的英国音乐老师,偶然间听到附近横滨港口,来往的日本水兵说,在日本当时还没有自己的国歌时,感到十分吃惊与诧异。
也难怪这个从英国来的舶来客,会感到惊奇,因为当时IDE日本,由于明治维新变法的颁布,广纳四方,全面开放,对西方国家各种先进性,进行充分学习的日本,短短十几年间,就发展到有模有样。
此时的日本,已经完全具备了文明大国一般的气态,而任何一个具备大国气象的主权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国歌,这不仅是国家文化的象征,更是一张对外展示的名片。
毕竟,迎接外交使节的时候,是要奏国乐,请国宴的,日本自明治以后几十年里,居然没有国歌,那对外交使节迎来送往的时候,岂不是很尴尬?
英国乐师约翰表示,如果日本有需要,自己可以写一首国歌给他们。
由一个英国人给日本写国歌,这种事如今听来十分搞笑,但是当时的日本也意识到了,自己缺乏一首合适的国歌,于是约翰就真的写了一首曲谱出来。
这首曲子,就是如今的《君之代》的乐曲,这首曲子之所以听来有日本皇室独有的,那种阴柔婉绵的曲风,就是因为这首曲子,后来由日本的宫廷乐师来演奏,并最后定型。
至于这首歌的歌词,则由当时的军国派军官,名叫大山岩的日本陆军上尉来填词。
这里要着重讲一下,这位名叫大山岩的日本军人,因为他可是鼎鼎有名,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家,和我们的被侵略史。
大山岩,是明治时期日本九位元老之一,而这九位元老,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着别的国家和民族的鲜血,因为这九个人,都是主张武力侵略他国,以此提升日本国力的军国主义者。
而大山岩,正是这九人中,很“有名”的一个,此人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建立者之一,而且还位列陆军大将军衔,是第一任日本陆军元帅。
而对于我国而言,大山岩也是一个禁忌的名字,因为此人正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率军侵占威海卫,野蛮屠杀中国军民,当时日本陆军第二军的军长。
不仅如此,后来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大山岩当时担任伪满洲军总司令。
日本帝国陆军元帅大山岩
虽然大山岩死得早,1916年即去世,不过74岁,但是他已经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建立,奠定了难以撼动的基础,他本人亦是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理论的奠基者。
可以说,后来对中国、朝鲜以及南亚诸国的侵略,大山岩都是推动者之一。
这样一个自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头脑狂热直到死去的军国主义者,由他捉笔写的日本国歌歌词,那能是好词吗?
日本对“大陆”的神往
当然不是,人非好人,词非好词,日本国歌《君之代》的歌词,翻译成中文只有28个字。
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
这28个字,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无非是日本对他们的统治者天皇,表达崇敬的意思。
结合明治维新及后来的大正时期,日本全国都蔓延在强烈的军国主义氛围中,这些歌词所表达的,对帝王地位长治久安的祈盼,好像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仔细研读、琢磨这四句歌词,才能发现,是有对统治者的歌颂没错,但更多的,难道不是在诉说日本人的可怕野心?
“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意思是天皇的统治地位八千代不变,大概推算,至少不得几十万年,这么一看,虽然异想天开,但是也没什么毛病,算是一种祈愿罢了。
有问题的其实是后两句。
“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这两句歌词,表达的也是一种时间长久的意思,单拎出来没什么问题,但结合前两句歌词,问题可就大了。
因为小石就是小石,巨岩就是巨岩,小石不会变巨岩,反倒是巨岩会随着时间岁月的流逝,而一点点风化成小石,最后消弭成烟尘。
那么,小石如何变巨岩?答案自然是人为的。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日本要通过人为的干预,改变自然之物一成不变的样貌。
但其本质,却是在表达日本对本国狭小国土的不满,渴望“小石变巨岩”,渴望小岛变大陆。
没错,从这一句歌词,我们就能看出,日本对“大陆”的向往有多可怕?
而他们不仅是在这么写,在这样唱,也是在这样做的。从1874年开始,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在此七十年间,日本不断地在“努力”,企图让“小石变巨岩”。
因此,他们发动了许多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
1874年,是日本殖民侵略战争的起点,而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我国的台湾岛。
1874年,日本军国政府以台湾土著于1871年,杀害琉球渔民为理由,发动了第一次侵台战争。
历史上,琉球是属于中国的,但是当时日本势大,便强行侵占了琉球群岛,反过来还要找借口侵略台湾。
这是一次有所预谋的武装侵略,在日军中将西乡从道的率领下,三千多日军乘坐军舰,登陆台湾岛。
当时的台湾,只有不多的本土武装,如何能抵挡洋枪洋炮、武装到位的日本侵略者,随后就是一阵烧杀辱掠。
1874年10月31日,日本又威逼清政府赔偿白银50万两。
在侵略台湾尝到了甜头以后,日本又将侵略的目光,瞄准了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
日本武装侵略的最终目的,是扩张国土,殖民统治,因此,他们渴望一块肥美的大陆,在他们眼中,一般国土都是冻土的俄国没什么价值,而他们最看重的土地,就是中国的领土。
而武装侵占朝鲜半岛,就是日本为逐步蚕食中国大陆,而打下的前哨站。
1875年5月25日,日本以侦察演习为名,派出“云扬”号等几艘特快军舰,入侵朝鲜釜山港。
随后日本军舰炮轰江华岛,在打残岛上民防以后,又是一阵烧杀抢掠,并于次年,逼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实现了在朝鲜半岛建立军事基地的目的。
而他们的下一步目标,就是中国的东三省。
1894年,中日甲午大海战爆发,虽然中国军舰誓死抵抗,但是日本的西方快船更为强大,最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侵略者在旅顺、大连连续烧杀抢掠多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
而后,日本见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在海上再没有任何屏障,便威逼清政府签下了又一份不平等条约,割取台湾岛、澎湖列岛,并索赔白银2.3亿两。
此后多年,日本持续对中国、朝鲜等国家进行武装侵略,比如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又比如接下来的,在1914年爆发的一次世界大战,侵袭山东和胶东等地区。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侵占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政权。
1937年,通过数次侵略,积蓄了许多军事和财政力量的日本,终于再也按捺不住他们对“大陆”的渴望,便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占领中国,打通南亚,实现“大东亚共荣”,与法西斯德国,资本主义美国等超级大国,实现平起平坐的第一步,就是把中国这块“大陆”吃掉。
“小石变大石”,这是他们盼望已久的。
警惕军国主义
虽然二战以法西斯的失败,以日本最后的投降而告终,虽然日本的军国主义没能得逞,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日本依然还有野心。
因为时至今日,《君之代》依然是日本的国歌,这首并不以家国和平为主旨,而主张以武装侵略,“小石变巨石”为国家目标的歌曲,时至今日,还在唱响。
比如,日本传播度很广泛的NHK电视台的教育频道,会在午夜时段固定时间播放《君之代》。
教育频道,观众都是孩子和家长,主体都是未成年人,日本每天午夜播放《君之代》这样反映军国主义色彩的歌曲,给日本的少年儿童听,这样合适吗?
这样做的原因,昭然若揭。
从日本国歌《君之代》的诞生,就是由一个到死都满肚子军国主义思想的日本军人操刀歌词,再到最终定型,由日本统治者天皇钦定,再到时至今日,日本各大电视台的全天候循环播放。
日本广播协会
这些事实都可以看出,日本政府,日本的军国主义火焰,仍然没能熄灭。
或者说,他们的野心仍然没有熄灭。
前几年,我们一直在热议安倍晋三,这个仇视中国的日本领导人,觉得他仇视中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中国始终向往和平。
后来安倍晋三死了,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因为一个安倍倒了,还会有另外一个“安倍”站起来。
只要军国主义不死,我们头上的警钟就得长鸣不懈。
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
结语:
一个国家谋求进取和发展,这个想法是没有错的,但是找对方法,理清思路,摆正态度很重要。
人权高于皇权,法制高于帝制,这是历史的必然,然而时至今日,日本依然将皇权至上摆在门面,鼓吹天皇“万世万代”,实在可笑,也实在可怕。
但这正是我们最应该警惕的,毕竟“小石变巨岩”如今都还在传唱,我们的时刻警惕,终归是不会错的。
今天日本国歌翻译成中文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日本国歌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9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