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窦建德墓的扩展:
请问窦建德的墓在哪里 窦建德墓址,有三种说法:1、窦建德被杀于长安,按理说应当埋葬于长安,一个失败被杀的草王很难说会被批准易地埋葬。2、窦建德死后葬在河南偃师县缑氏镇孙坡村。3、窦建德死后葬在河北井陉县,据说是其部下刘黑闼在这里继续坚持斗争,祭奠怀念窦建德,并隆重埋葬了旧时的主人。1400年后,窦王墓尚存,守墓人所住村庄现在还叫窦王墓村。这里有窦建德起义中期的都城——石邑城,还有屯兵营寨上寨、南寨、北寨,有避暑山寨,山寨上有窦建德所建探花楼,现在还能找到古代砖瓦,还有窦建德妃子卜妃墓,这个村原来叫卜妃墓村,后改名彪村。而且,附近还有窦建德安置隋炀帝南阳公主出家的苍岩山,南阳公主因为丈夫的哥哥杀了自己的父亲隋炀帝,愤而弃世出家,据《隋书·列传45》记载,“主寻请建德削发为尼”,窦建德就在自己的根据地后花园美丽的苍岩山安置了南阳公主,现在这里是旅游胜地。
拜谒历史上另一个大夏国皇帝陵,窦陵岗
谒 窦 陵
窦陵。位于太康县常营镇后刘村
阳夏古县,地处豫东,千里平原,阡陌相通;
西部泛区,名镇常营,有一土岗,人称窦陵。
高耸丈余,蜿蜒五里,岗上之土,与田非同;
前后三村,居民五千,后刘村头,荒坟一片。
其一平冢,无楼无碑,墓中何人,窦建德也。
想其当年,河北起义,推翻隋炀,功比李密。
自称夏王,与唐争帝,虎牢一战,慷慨就义。
家人被诛,葬身异地,英雄一世,今无人祭。
岁在甲申,隆冬雪飞,寻古访幽,见此叹惜。
封建社会,农民最低,哪里压迫,哪里奋起。
一人揭竿,烽火遍地,最后成功,却非首义。
陈胜吴广,家在本地,反抗暴秦,开创先例。
张楚失败,刘邦称帝;绿林赤眉,光武登基。
黄巾反汉,三国鼎立;黄巢翻唐,五代乱兮。
梁山聚义,宋都南移;红巾驱元,朱明得意。
闯王进京,引来清帝,历代农运,莫悖此理!
成者为王,败者为匪,评论有别,身后各异。
帝王造陵,至尊至极;败葬荒野,终被世遗。
天壤之差,令人叹息;谨以此歌,载我悲泣!
窦建德画像
窦建德(573年----621年),汉族,隋朝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漳南镇)人。世代务农,曾任里长,尚豪侠,为乡里敬重。时炀帝募兵伐辽东,建德在军中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并助同县人孙安祖率数百人入漳南东境高鸡泊,举兵抗隋。及后窦建德家人被隋军杀害,建德乃率部众二百人投入清河人高士达的起事军队。后称雄河北,建立夏国,621年五月为救王世充,在虎牢关一役被李世民击败并被俘,同年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被唐高祖处死于长安。
窦建德墓位于太康县常营镇后刘行政村西,墓冢东距大广高速约1公里,西面有一大坑,东侧近处为后刘村村民住宅。墓冢高2.6米左右,直径10米,墓冢周围生长有杨树和一些野生小灌木。据当地人讲其冢祖辈相传就是窦建德墓,窦建德在长安被杀后,部属将其尸葬在自己家乡。
解放前墓前立有石牌坊,后来被毁。现后刘村北还称窦岭(陵)。据明嘉靖三年的《太康县志》记载“窦陵,县西五十里窦建德葬。”墓冢所在位置与县志记载相符。又载明代学者吴逊的诗“图谋屡战起甲兵,奋力当时事未成。惟有窦陵魂不见,时闻风木动秋声”。刘黻诗“簌簌西风吹窦陵,郊园草木尽秋声,山河原自归真主,夏郑徒劳起甲兵,塞雁传哀云外去,林鸟结阵垅头鸣,临风莫叹兴亡事,极目霜天无限情。”刘黻,字伯绣,号岳亭,明湖广衡阳县人,嘉靖初年任四川巡按。从诗句上来看,明人在陵前吟诗感叹窦建德隋末起兵抗暴兵败的史实。据了解全国窦建德墓有多处,但均未发掘,无有力证据表明墓葬的真实性。太康发现的窦建德陵墓,记载是最早的,但要确定它的真伪,还需进一步考证。
窦建德:隋末农民起义领袖
今天窦建德墓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窦建德墓葬在哪里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9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