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人体标本制作工厂的扩展:
人体标本制作师:高工资全年无休,靠捐献,一年制作50具人体标本
“刚上班时那味啊,实在让人接受不了,一旦沾到身上洗十遍澡都洗不掉。”
这是一位人体标本师的自述。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传统的。
中国人不仅讲究入土为安,还讲究埋进祖坟,美其名曰落叶归根。
尽管现在火葬已经全面推行覆盖,但是依旧有些人要求入葬时保持遗体完整性,以求来世能“完完整整”的投胎。
图1
所以在中国,死后将遗体捐献做科研这件事,大部分人是不能接受的,在他们看来死后还要被人触摸和研究,这是一件非常没有尊严的事。
这导致我国遗体标本十分稀缺,制作遗体的标本师也更加稀缺。
那真正的人体标本师的工作日常又是怎样呢?对于死亡和生命的意义标本师又有怎样的独特见解呢?
克服恐惧
消毒、切割、煮沸、拼接这是人体标本师王耀的日常,在外人看起来十分晦气的工作,王耀却干得津津有味。
别看王耀干得如此轻松,其实说来也好笑,刚上班的王耀已经被吓过无数次。2008年入职后,王耀接的第一单活计是一位老人。
王耀还深刻地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傍晚,王耀和同事二人准备将老人搬到吊唁间的冰棺里,供家属悼念。
图2
这是王耀第一次独立完成所有流程,所以王耀格外紧张。没想到刚将裹尸袋拉出,就听见裹尸袋里传出若隐若现的呢喃声:“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阵呢喃声小得可怜,王耀甚至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同事壮着胆子渐渐将耳朵贴近裹尸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错的确是有声音的,这次两人都听得真真切切。
此时的标本室显得越发诡异静谧,看着窗外越发昏暗的天空,王耀和同事二人吓得呆呆愣在原地。索性王耀是个无神论者,从来不相信这些牛鬼蛇神的理论。
王耀二话不说将老人的裹尸袋直接拉开,看着裹尸袋里的老人苍白凹陷的脸庞,王耀反而还松了口气,再看看老人的胸口,原来是摆着一个收音机,而这些低沉的大悲咒就是它发出来的。
“还好还好,还以为中邪了呢,不要自己吓自己。”
虚惊一场的王耀默默地在心中安慰着自己。很显然这是家属放的,肯定是想为去世的老人超度之类的,可能是刚刚搬运时不小心触碰了收音机的按钮才导致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别看王耀嘴上说着不信鬼神之说,但真真切切被吓到也是怕的魂不守舍。
图3
有一次王耀一个人在标本室里处理两具尸体,那时已经非常熟练的王耀已经不怎么怕了,所以就算一个人处理两具尸体干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这不三五下便收拾好了第一具尸体,王耀便转头开始处理第二具尸体。但是令王耀没想到的是,刚弄到一半便感觉一只手轻轻地拂过他的腰部,吓得王耀将手中的刀哐当一声扔到了地上,随后没有多想本能的拔腿就跑。
一路跑到门口看着正午的阳光,王耀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深深呼吸两口气的王耀渐渐平复了下来,冷静下来的王耀细细想了一下到底是什么时候碰到了自己?抱着强烈的好奇心王耀又小心翼翼地回到了标本室。
待细细查看一番王耀被自己逗笑了,原来是因为自己处理第一具尸体时,没有将胳膊放好,导致胳膊从处理台上滑落下来,正好碰到了自己的腰部而已,这才闹出了这场笑剧。
这些个在工作期间发生的“自己吓自己的事”在王耀身上已经发生了无数次,渐渐地王耀对于这些事已经出现了免疫。他常常在心里安慰自己“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图4
职业的艰辛
其实刚开始做这项工作时,家里人都不太能理解王耀,觉得又辛苦又晦气。不光是家里人不理解就连外人一听说王耀是和尸体打交道的,顿时吓得退避三舍。
而王耀决定进入这个职业时,并没有什么感人至深的热爱,只是因为那俗气的理由——赚得多。除此之外,就是基本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甚至可以说全年无休。
不过话说回来人体标本师这个职业虽然辛苦,但是不得不说因为稀缺所以是真的赚得多。为此在四川大学做了几年楼层管理员的王耀,才决定改行开始做人体标本师。
入职那年王耀已经四十岁了,仅有的一点医学常识还是前些年做楼层管理员时,陆陆续续接触的一点皮毛。所以在老师傅带了几个月后王耀才开始正式上岗了。
虽然技术含量要求并不高,但是这个职业对于心理素质那是要求极高的。
对于尸体的状态,作为一名标本制作师是无法预测,所以不管是高度腐烂的还是保持完好的,王耀都要照单全收。
图5
尽管王耀见过很多“大场面”但是每次遇到腐烂的面目全非的尸体,王耀还是会为之一振。
王耀经常能见到那些死后多日全身肿胀,并且散发着让人退避三舍的气味,时间再久点皮肤下还会有蛆虫在肆意蠕动,每每王耀看到尸首如此“狼狈”一幕,都不禁在心里感慨:遗体在活着的时候,必定不会想这样狼狈的死去。而这时人体标本师就展现出了他的用处。
白大褂,防护服,橡胶靴子,防护口罩……这一套流程是王耀每次工作前的必修课。面对这样的高度腐烂的尸体,王耀只能将其制作成人体骨标本。而制作人体骨标本是一件极其需要耐心的活计。
首先王耀要将人骨上的每一寸肌肉组织细细剔除,再然后将头骨锯开,取出里面的脑组织,最后再将这些骨头放到一口大锅里去细细熬煮,根据骨质情况王耀需要根据经验调整火候和时间,才能保证这具人骨标本完整坚固。
当然这在制作时剔除下来的身体组织,王耀也会将其整合到一块,送到火葬场火化最后下葬,从头到尾王耀都要保证每一位捐赠者身体每一部分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这一套流程下来保证没有几个人受得了,相信在打开裹尸袋的那一瞬间,正常人都已经忍不住俯身作呕了,更别说接下来再近距离剔骨和熬煮了。光是形容和想象就已经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图6
这样的工作性质相信人们已经看见了,对于心理素质的要求可见有多严格,其实王耀也是普通人,面对这样“刺激”的场景王耀也会产生强烈的不适,但是职业素养绝对不允许王耀对遗体,做出嫌弃的举动。
见过动物尸体的朋友可能知道,尸体腐烂产生的气味那是绕梁三日而不绝,那种味道就像具有穿刺力,就算带着十层口罩尸臭也能穿过重重阻碍,窜进鼻腔直击脑门。
这也是不少在房内“孤独死”的人们,最终能被人发现的原因。所以刚开始工作的王耀因为手脚还不熟练,常常会不小心在身上蹭上福尔马林,这种味道很独特,只要沾上一星半点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这就导致王耀身上常常充斥着这股气味,让他吃饭睡觉时一闻到就能联想到尸臭,这给王耀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的王耀逐渐习惯了这种气味,就算闻着尸臭也能处变不惊的哐哐干两碗饭。
对生命的思考
人体标本师这个职业除了给王耀带来了高薪,更从某种意义上给王耀带来了关于生命的另一种思考。
在王耀的职业生涯中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虽然人死后都是一走了之,但是家里人对自己遗体的态度却是天差地别。
图7
就拿两位遗体捐献者来举例,第一位老人是王耀在2015年接收的一位捐赠者。那天在接到老人去世的消息之后,王耀便和同事照常驱车前往,但是一进门王耀和同事二人都惊呆了,因为满地都是人类的排泄物,让人无从下脚,再看看远处瘫痪在床的干瘦老人,很难想象老人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下去的。
然而更大的惊喜还留在后面呢。王耀和同事掀开盖在老人身上的棉被时,却发现根本掀不开,因为老人常年瘫痪所生的压疮没有妥善处理,导致伤口发炎冒脓,干涸的脓水和身上的棉被紧紧相连难舍难分。
这让王耀心里很不是滋味,尽管内心再汹涌澎湃但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还是要有的,王耀强忍内心酸涩将老人小心翼翼与棉被分离,因为粘连面积比较大,王耀便让旁边站着的老人儿子帮个忙。
但是令王耀更没想到的是,老人的儿子像没听见一样挥舞着手臂喃喃自语道:“脏死了脏死了,恶心死了谁要碰啊。”
这一幕让王耀很是感到无语,理所当然到最后的祷告仪式也没有做,老人的儿子巴不得将这个“麻烦”早点解决,生怕多停留在这个家一秒。
图8
毕竟这样的人家还是少数,王耀职业生涯中没有遇到过几个。
但同样是遗体捐献的,另一位捐献者依旧给了王耀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一位五十岁中年阿姨,和前文老人一样也是瘫痪在床。
因为年轻时出车祸,下肢高度瘫痪在家整整躺了快三十年,但是这位阿姨身上却没有一点点压疮,可想而知照顾这位阿姨的家属在阿姨身上耗费了多少精力。照顾阿姨的是阿姨亲弟弟一家,自二十一岁出车祸后阿姨便由亲弟弟照料。
就算亲弟弟结了婚也依旧如往常一样照顾姐姐,这样的毅力让人很难不感慨。面对逝容安详的姐姐弟弟说道:
“这些年我照顾得可细心呢,你看这身上是干干净净,每天都要给她全身擦一遍然后翻身做按摩,太阳好的时候还推着她出门逛逛晒晒,所以身上没长一点压疮。”
在整理阿姨遗体时王耀发现阿姨的弟弟说的并不假,死后的阿姨不仅全身嘎嘎角角没有一点污垢,连头发都洗的清清爽爽整整齐齐的被盘在脑后。
图9
稀缺的市场
以上的两件经历让王耀一直感慨,尽管现在科学并没有证实过人死后是否有知觉,但是不管怎样,那些死后被善待的人们多多少少脸上都是挂着微笑。
作为一个人体标本师王耀的职责只是负责跟遗体打交道,一年下来大概能处理50多具捐献遗体,而对于生前的是是非非,王耀并没有多少资格去评判,他所能做的只是温柔细心的善待每一位捐赠的遗体。
中国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家,如果往前推十年二十年,根本没有人愿意死后将自己的遗体捐赠,这也导致我国医学实验发展举步维艰。
尽管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遗体捐赠的人数虽然在逐年增高,却依旧是供不应求。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也有不少上了年级老人接受遗体捐赠。王耀在最近两年就遇到一对老年夫妻,无儿无女携手一起为对方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
夫妻二人有着远超现代年轻人的豁达思想,他们认为将遗体捐赠不仅可以为国家医学做贡献,死后还有人为其妥善处理,简直是两全其美。
而在签署协议后的几个月里夫妻二人双双去世,在处理二人遗体时王耀听说了夫妻二人的故事,反而从心里升腾起一股敬畏。
图10
对这些志愿捐赠遗体的人来说,与其使自己的遗体在暗无天日的棺材中腐烂,然后十年百年后没有人记得自己,不如将自己的身体捐献,给国家医学事业做贡献,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延续。
尊敬捐献者
不少学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不管在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在上人体解刨课时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上课前老师都会对着同学们三令五申,要求对遗体尊重,并且尊称遗体为大体老师。
然后再由学生亲自解刨辨认每一个器官的位置,每一寸肌肉的结构。而每次看到这一幕王耀都会从心底升腾起一股骄傲感。
王耀知道多年后自己即将逝世前,也会为自己签上一份“遗体自愿捐赠协议”然后坦然地躺在解刨床上,供后世的学生观摩学习。
今天人体标本制作工厂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人体标本制作工厂污染吗安全吗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9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