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舍身求法 舍身求法的人的事例

关于舍身求法✅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舍身求法的人的事例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舍身求法答案,了解更多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舍身求法的扩展:

鲁迅笔下的“舍身求法”从何而来|微观鲁迅

文/薛林荣(中国作协会员,业余从事鲁迅微观研究,致力于从日常视角探讨鲁迅的精神世界。)

舍身求法 舍身求法的人的事例(图1)

由于父亲去世早,鲁迅的孝心,都倾注在母亲身上。

1916年,鲁迅在教育部供职,12月是母亲60大寿,鲁迅先寄回60元钱,生日将近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祝寿。老太太爱听平湖调,鲁迅还特意邀请平湖调演员来家里唱堂会。这一天全家热闹非凡,鲁迅日记1916年12月13日载:“旧历十一月十九日,为母亲六十生辰。上午祀神,午祭祖。夜唱‘平湖调’。”

为了给母亲祝寿,鲁迅还专门出资刊刻了《百喻经》。

《百喻经》是佛教寓言集,原名《痴华鬘》,共讲故事98则,是一部充满了哲理的书,语言精练古朴,故事多从生活中来,可读性很强。此经原无单刻本,在浩如烟海的经藏里不易见到,因此流传并不广。鲁迅选择刊刻《百喻经》,既是为信佛教的母亲作功德,也是为了广为流布此经。

鲁迅并不是佛教徒,但是精通佛教文化。据许寿裳回忆,“民三以来,鲁迅开始看佛书,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民三即是1914年,这一年鲁迅购佛教书籍达80余种,还买了大量的寺碑、庙碑、塔铭等佛教碑帖,并曾用13个晚上抄录《法显传》一万二千九百余字。佛籍为鲁迅提供了许多养料,从《法显传》中,他就看到了“舍身求法”的精神。1936年他撰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认为,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有力地驳斥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调。鲁迅是从文艺、哲理的角度研究佛经的,把佛经当作人类思想发展的史料看待。

鲁迅刻印《百喻经》动手早,在母亲60寿辰前两年就已经开始着手了,委托的是金陵刻经处。《百喻经》当时只刻印了100部,前后用款60元,还余6元,就刻了《地藏十轮经》。《百喻经》刻成后,鲁迅将其用来赠送亲友,书后附录:“会稽周树人施洋银六十元,敬刻此经,连圈计字二万一千○八十一个,印送功德书一百本。余资六圆,拨刻地藏十轮经。民国三年秋九月金陵刻经处识。”鲁迅捐资刻版的《百喻经》原版共30块,两面刻字,上面涂有灰色香墨,解放后仍完好地保存在南京金陵刻经处。到上世纪60年代前期,每年都要利用原版为读者加印二三百部。

【实习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今天舍身求法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舍身求法的人的事例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91577.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舍身求法 舍身求法的人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