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象鸟什么样子的扩展:
象鸟:400年前还活在地球上的大型“恐龙”?
恐龙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是一种长得像蜥蜴的冷血动物。
而实际上,这是人们对早期恐龙特征的呆板看法。
早期恐龙特征
长毛的“蜥蜴”
而实际上,恐龙在经历了亿万年的发展。
也在环境的特变下,渐渐长出了毛发。
比如,考古学家们就发现,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化石上就存在大量毛发等特征。
于是,曾经冷血的霸王龙,此刻似乎就真的有点辣眼睛:
长毛发的霸王龙模型
当然,这些恐龙们不仅长毛发,细心的网友也能发现它们额头那“黄黄”的东西。
实际上,这是某些色素细胞。
它可能与恐龙进行交配时的某种信息特征。
所以,原本光秃秃的恐龙,到了距离它们快“消失”时,就变成了下面这种模样:
两只脚行走,前肢变的更短,全身长毛,额头上还有黄色的冠子。
放眼望去,此时的恐龙与其说是像爬行类的蜥蜴,倒不如说是更像鸟。
而科学家们也确实在考古学上找到了根据。
之前关于鸟类的来源是一种叫做始祖鸟的动物,但是现在人们有充足的证据表明:
始祖鸟就是一种恐龙。
鸡的祖先是恐龙
这下大跌人们的眼睛,如果说鸟类是由恐龙演变过来,那么鸡也属于鸟类。
于是一想到鸡是由恐龙变过来的,这画面感似乎就有点“不淡定”了。
但是,这确实是有充分根据的,比如鸡的祖先在历史上确实有着“恐龙”的基本特质。
下图就是鸡的祖先的模型图。
鸡的祖先
两条粗壮有力、可站立行走和奔跑的腿。
还有那水平伸展的尾部,这俨然就是个恐龙。
只不过曾经令人胆寒的粗壮大腿,现在让人看了居然会“流口水”!
当然,可能你还是很难接受鸡和恐龙有着深切联系。
不过不要紧,看完下图你就会打消这种顾虑。
象鸟:17世纪还活着的“恐龙”
在还没有全球殖民之前,人们对旧大陆的认识还停在很局限的层面。
可是当人们走进了新世界,他们与其说是探险者,还不如说是破坏者。
比如,曾经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就曾经生活着一种大型鸟类。
它高约3米多,重达700公斤,俨然是个庞然大物。
几个世纪以来,它们的存在就像民间传说一样。
马可·波罗(Marco Polo)提到早在13世纪的东方旅行时就听说过有关它们的故事。
在17世纪,法国马达加斯加殖民地长官Étiennede Flacourt就提到:
“一只大鸟在周围困扰着人们,它们像鸵鸟一样产卵,这些地方的人们可能不会接受它。”
象鸟作为本土物种,是真正的“原住民”。
当然,外来者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这片领地的所有者。
大小比较:象鸟,鸵鸟,人和鸡
脆弱的象鸟最终被外来者的殖民活动所侵扰,它们失去了生活的领地。
食物来源变的岌岌可危,可能早在17世纪时就已经灭绝了。
整个19世纪,欧洲旅行者们来到马达加斯加之后,四处可以在看到了巨大的卵和卵壳。
而实际上,那时象鸟可能早已灭绝200年了。
现在考古学家们,根据化石标本(一根碎裂的象鸟股骨)推算出这只大鸟重达730千克。
但有的象鸟体重可能会高达860千克。
有记载显示,殖民者们会猎食该鸟,并吃掉它们的卵。
大小比较:象鸟蛋和鸡蛋
19世纪的欧洲探险者们,会看到当地人会用象鸟的蛋壳当作碗。
总之,人类捕杀象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是否由于人类直接猎杀导致象鸟灭绝的,学术界还有争论。
比如,有另一派学者就认为,是因为殖民者们带来的家禽造成了某种鸟类疾病导致它们灭绝的。
本身而言,当时的全球环境变化,可能就已经改变了象鸟的栖息地,进而导致它们的种群减少。
而当人类到达马达加斯加时,已经有越来越少的象鸟在为应对气候变化而挣扎。
最终它们消失在地球上。
现代人一睹大型“恐龙”的愿望被落空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9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