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石刑在一起怎么读的扩展:
中国古代四房文宝 笔、墨、纸、砚
犹太人发明的石刑,一度被阿拉伯人拒绝,为何仍使用到今天|文史宴
文 | 重光
重光,攻读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
爱好历史、地理、文化与宗教,对中东、阿拉伯世界以及亚伯拉罕三大宗教尤为熟悉,一直在研究相关的主题。
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1986年8月15日,伊朗伊斯法罕省库帕耶区的一个小山村里人声鼎沸,街头巷尾人头攒动,一位全身上下被黑袍裹得严严实实的妇女被几位持枪男子押送出屋,她名叫索拉雅·马努切里,时年35岁,已婚,育有七个子女,她被指控犯有通奸罪,不管她如何否认,伊玛目和村长决定根据沙里亚法,对其处以极刑。
《被投石处死的索拉雅》剧照,左黑袍女士为索拉雅
索拉雅被押至村内的广场内,那里已挖好了一个深坑,双手被缚的索拉雅脱去黑袍,露出了一袭白衣。她踏入坑中后,周围的人旋即开始往坑内回填泥土,直至泥土将索拉雅胸部以下的身躯全部掩埋才停下。
《被投石处死的索拉雅》剧照
索拉雅的丈夫阿里捡起一块边缘锋利的石头,向自己的妻子掷去,正中脑门,索拉雅血流如注。在此起彼伏的口号声中,围观的男女老少纷纷拾起石头,掷向索拉雅,她被砸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的她奄奄一息,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白衣被鲜血生生染成了红衣。
此案被一位恰巧经过此地的法籍伊朗裔记者兼作家法里顿·萨希布·杰姆(Freidoune Sahebjam)获悉,返回法国后,他将索拉雅被石刑处死一案写成了小说《被投石处死的索拉雅》,于1994年出版,引起欧洲社会震动,各国由此开始关注伊朗的女权状况,随后该书于2008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再次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
索拉雅究竟做了什么,要遭受如此残酷的石刑?石刑又自何而来,为何此种极不人道的刑法会被沿用至今呢?
法籍伊朗裔记者兼作家法里顿·萨希布·杰姆(1933~2008)
始作俑者犹太人
石刑并非由阿拉伯人或波斯人首创,而是源自犹太人,在由摩西所作的《圣经·旧约·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与《申命记》中,石刑被频繁提及,其不仅用来惩罚通奸者,也用来惩处各类罪犯,是最常用的处死方式。
高举“十诫”法板的摩西
凡是不守安息日,火祭儿童,行巫术,崇拜偶像,亵渎上帝,诱惑他人崇拜除耶和华之外的神,忤逆父母兄长且屡教不改,伪装成处女结婚,强奸他人,乱伦,鸡奸,人兽交等各类罪行,都和犯通奸罪一样,不论男女,要以石刑处死。
一张执行石刑的老照片,行刑者正在回填沙土
石刑的行形方式是先将受刑者捆起来,置于坑中,随后回填沙土,男性埋至腰部以下,女性则要埋至胸部以下。如果受刑者犯的是通奸罪,那其父亲还要当中宣布此人已不是自己的儿子或女儿,并领着家人,带头向自己的子女扔石头,随后多人组成的行刑团将轮番捡起石头,砸向受刑者,石头很小,一枚不足以致死,因而受刑者通常要在上百下击打后才会断气。
《被投石处死的索拉雅》剧照
由于石刑给人带来的痛苦过于巨大,因而犹太社会逐渐对是否有必要继续使用如此残忍的刑罚产生了质疑,不少人认为石刑看似恐怖,但实质上并不能有效威慑罪犯,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因为这些人既然想犯死罪,肯定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古以色列的最高法院——犹太公会里的诸多拉比也认为石刑违背了《圣经》中“爱人如己”的教导,他们认为,哪怕放过一千个有罪的,也不能滥杀一个无辜的。在由拉比们口传的犹太律法——《密西拿》(Mishnah)中,更是主张废除死刑:“从前,七年里判一个人死罪,就是暴政,而现在哪怕七十年里只判一个人死罪,也是暴政,犹太公会不应当轻易剥夺他人的生命,因为只有上帝才是最终的裁决者。”
正在研读犹太经典的拉比们
在经过数代人的争论后,犹太公会迫于民众压力,终于对判决石刑做出了诸多的限制,如要求嫌疑人在犯罪前已被警告过后果,以及其在犯罪时有多人在场目击。由于条件过于苛刻,大部分罪犯均难以满足被判处石刑的条件,因而石刑几乎在犹太公众社会中销声匿迹,仅会出现以民间私刑的形式零星出现,而这也是被国家司法系统所禁止的。
阿拉伯人无意间“推广”
石刑虽然被其创始者——犹太人事实废止了,但其却被深受犹太人影响的闪族同胞——阿拉伯人沿用了下来,一位名叫阿穆尔·本·梅蒙的阿拉伯游牧民曾目睹一群猴子对一只“犯了奸淫”的母猴丢石头,他自己随后也扔了石头,可见石刑在蒙昧时期就被阿拉伯人所接受。
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后,石刑作为阿拉伯人的习惯刑罚得以保留,并成了沙里亚法(即伊斯兰教法)的一部分,但出人意料的是,沙里亚法的支柱——《古兰经》中并无与石刑直接相关的经文,书中提到的惩罚通奸者的方式并不是用乱石砸死,而是鞭打100下,而且这鞭刑还要在告状者能提供四个目击证人的情况下才可判决,如果告状者找不满四个证人,那么他将会被判为诬告,反而自己不仅要挨80下鞭子,而且他之后提供的任何证词再也不会被相信。
一幅记录石刑执行场景的画作
将通奸与石刑联系起来的,是沙里亚法的另一基石——圣训,其中有数十条提及石刑,其中有个故事还和犹太人相关:在穆罕默德移居麦地那,成为当地首领后,一群犹太人带着一对犯了奸的犹太男女来找穆罕默德断决,他便问他们道:’对于犯奸的犹太人,你们是怎么惩罚的?’那些人回答说:“我们的拉比革新了处理通奸罪的方式,先在他们脸上涂抹上灰土,鞭打一顿,再让他们倒骑着驴公开游街,羞辱一番就完事了。”穆罕默德问:“在你们的《圣经》中没有找到石刑的法令吗?”他们回答说:“我们在《圣经》里没有发现过有关石刑的条令。”
这时,穆罕默德的同伴阿卜杜拉·本·萨拉姆说道:“你们在撒谎!如果你们是诚实的,拿《圣经》来当面诵读吧。”一位犹太拉比就打开《圣经》卷轴读了起来,但他读的时候,用手盖住了有关石刑的经文,只念其前后的经文。当他挪开手掌时,阿卜杜拉问道:“这段经文是什么?”犹太人发现谎言被揭穿,就只好承认说:“是有关石刑的节文。”作为裁决者,穆罕默德当即下令按照《圣经》的规定,对那对男女执行石刑。
一幅表现石刑的画作
尽管石刑也被教法学家们采纳,但这毕竟是一种极刑,因而教法学家对判决石刑设置了极其严苛的程序与要求,以此杜绝误杀无辜者:证人数量方面,男性至少要有两人,女性则至少四人;证据事实方面,多位证人必须亲眼目睹了通奸双方的生殖器有了实质性的接触。
此外,圣训中的另一个故事则间接表明了尽量少执行石刑这类极刑的思想:艾斯莱姆部落的一个男子来找穆罕默德,刚进门便大声叫道:“我犯了通奸罪!”,穆罕默德背过身去,不予理睬,那人却也跟着转过身来,并一连重复了四次,穆罕默德这才对他说:“你疯了吗?”,那人答道:“没有。”穆罕默德又问:“你结婚了吗?”“已婚。”穆罕默德遂下达了执行石刑的命令,行刑时,穆罕默德还为那人做了求福的祈祷。该故事所蕴含宽容与人道精神耐人寻味。
一幅描写石刑的中世纪画作
由此看来,通奸罪量刑标准如此苛刻,若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石刑一般来说根本判不成,这既保护了无辜者,也遏制了部分家长,利用通奸罪名,处死与其不中意的对象交往的子女。这么看来,石刑在阿拉伯帝国中理应也和其在古以色列国中同样销声匿迹才对,可事实却与之恰恰相反。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进一步扩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影响和改造其他文化的同时,也深受到其他文化和宗教的影响,比如在南亚次大陆,原生的印度教中女性无权利,多义务的社会地位早已根深蒂固,成为当地文化中短时间难以割舍的观念,这使得当地居民在接受外来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也把原生文化中的陋习带了进来,曲解沙里亚法的部分规定,以压迫女权,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带来的进步女权思想,则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与此同时,阿拉伯社会内部也出现了部落传统与习俗的回潮,一些教法学家在解释妇女地位的时候,有意无意地陷入了传统习惯与部落习俗的窠臼。有时他们甚至为了迎合当地的舆论和实际政治需要,有意曲解经典中的规定,降低通奸罪的量刑标准,动不动就判石刑,以此保障自己的威望与人身安全,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展现石刑处决场景的漫画
至此,石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再次回到了西亚北非的广袤土地上,成了压迫女权,遏制情感自由的极端方式。年轻男女在不被家族许可的情况下幽会,一旦被发现,一些保守的家长为了维护所谓的“家族荣誉”,便会有意利用沙里亚法中有关石刑的条款,动员家族成员集体作伪证,指认两人通奸,要求处以石刑,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没有科学技术手段做法医取证,只能靠不完全可信的目击证人,很多并没有发生实际关系,只是追求自由恋爱的男女,就这样死于集体暴力。
废止后死灰复燃
进入19世纪下半叶后,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西方文明以坚船利炮敲开了西亚北非诸国的大门,欧洲殖民者在向停滞多年的东方输入工业产品与先进科技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启蒙运动的清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对当地的保守势力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诸如埃及、叙利亚与黎巴嫩在内的不少国家逐步弃用酷刑,在刑事领域停用沙里亚法,转而使用更加人性化的西方法律,石刑因此在中东大部分国家于官方层面上被废止,仅被诸如沙特、毛里塔尼亚、索马里与巴基斯坦等仍部分或完全使用沙里亚法的国家保留。
世界上仍对犯通奸罪者实行石刑的国家简图,红色为全国执行,粉色为部分地区执行
但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保守势力的回潮,石刑被一些国家和地区,以官方刑罚或私刑的形式,再度进入了民众的视野,其中以1979年革命后的伊朗尤为典型,这也就有了索拉雅被处以石刑的惨剧。
唯一一张传世的索拉雅的照片,摄于她九岁时
索拉雅的丈夫阿里是伊朗伊斯法罕省库帕耶区小山村里的一名监狱看守,曾犯过小罪,时常虐待自己的妻子。当索拉雅为其生下七名子女后,他嫌索拉雅年老色衰,转而喜欢上了一位14岁少女。
虽然沙里亚法允许一个男子最多同时拥有四个妻子,但阿里并不想同时照顾两个妻子,因为根据沙里亚法的规定,一夫多妻的前提是所有妻子都得到丈夫平等对待,一旦丈夫给第一个老婆买了个包包,他也要给第二个老婆买个一模一样的。阿里也不想与索拉雅离婚,因为一旦阿里提出离婚,他就必须把索拉雅出嫁时带来的巨额嫁妆还回去,以上两种情况都是收入微薄的阿里根本无法承受的。
《被投石处死的索拉雅》片中阿里的形象(正中黄衣男子)
阿里决定威逼索拉雅,强迫其主动提出离婚,这样他就不用归还嫁妆了,但索拉雅坚决不同意。物色新欢而不得的阿里恼羞成怒,找到当地的伊玛目,此人之前曾是个罪犯,阿里威胁他若不从,就把他的黑历史全部抖出来,让他在全村都无地自容,伊玛目被迫与阿里共谋此事,此后阿里又找到了村长,一番利诱,使其也加入了密谋。
伊玛目向索拉雅提出,如果她做他的临时妻子,那么索拉雅及其子女可以得到他的保护与经济援助,索拉雅断然拒绝,她的两个儿子因此与母亲反目成仇,决定与父亲阿里一同生活。不久后,村里有个妇女去世了,留了个鳏夫,伊玛目、村长与阿里劝说索拉雅去照顾那个鳏夫,在三人许诺将给予索拉雅报酬后,她便去鳏夫家照顾其起居了,这可正中三人下怀。趁索拉雅和鳏夫共同生活的机会,三人开始在村里散布谣言,说索拉雅强迫鳏夫与其通奸,不明真相的村民们见两人同居,纷纷信以为真。
但即便这样,现在也只有三个“证人”,还需要一人作伪证才达到沙里亚法对证人数量的规定,三人因而找上了鳏夫,威胁他就范,无可奈何的鳏夫只好同意诬告索拉雅与其发生了关系。数日后,当索拉雅正如往常一样在鳏夫家做家务时,阿里破门而入,把索拉雅拖了出去,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自己的结发妻子暴打了一顿,声泪俱下地控诉她和鳏夫通奸。
左为伊玛目,中为村长,右为鳏夫
早已串通好了的伊玛目与村长立刻介入此事,两人与阿里以及鳏夫一道,在只有由男人组成的法庭上作伪证,四人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亲眼目睹了索拉雅与鳏夫通奸,以此诬告索拉雅,与此同时被告索拉雅却和其他妇女一道被软禁在她阿姨的屋内,而且不允许为自己做任何辩护。虽然没有任何照片、录音或法医检查作为物证,但由于“证人”数量已达到了沙里亚法的规定,索拉雅还是很快被认定犯了通奸罪,将处以石刑。
村长将全村人带到行刑广场
1986年8月15日,35岁的索拉雅被荷枪实弹的伊朗革命卫队成员押至村内的广场,在行刑前,村长向神祈祷,说若索拉雅是清白的,那就请给个指示,结果随后索拉雅的父亲连着向自己的女儿投出的两颗石头均未击中,索拉雅的阿姨遂高喊道这就是神的指示,索拉雅是无辜的,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对此无动于衷。
雨点般的石头向索拉雅砸去,其中既有她丈夫扔的,也有他儿子掷的,索拉雅就这么活活被乱石砸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死于全村人的集体暴力。事后索拉雅的阿姨对自己侄女遭人诬陷,死于非命愤愤不平,趁法籍伊朗裔记者兼作家法里顿在村内停留的短暂时光,详细讲述了索拉雅被石刑处死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蓝衣男子为法籍伊朗裔记者兼作家法里顿·萨希布·杰姆
村长得知法里顿与索拉雅的阿姨碰过头,遂下令拦截准备离开山村的法里顿,革命卫队成员把他的背包翻了个底朝天,没收了他的录音机,把他辛苦录下的所有磁带踩得粉粉碎,这才放他走。正当心灰意冷的法里顿准备启程时,索拉雅的阿姨拿着真的采访录音带追上了他,于是索拉雅被投石处死一事才得以被全世界知晓。
索拉雅被判通奸处死一案,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全村的悲剧,更是世界的悲剧,如今从撒哈拉沙漠,到印度河流域的广袤土地上,每年都有不少男女,其中尤以女性占多数,仅仅因为两人独处了一段时间,就被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惨遭石刑,含冤离世。石刑不废,就没真正的人道精神,就没有真正的婚恋自由,就没有真正的男女平权。
参考资料:
1. 《圣经·旧约》,和合本,《出埃及记》第19章第13节,第21章第28节;《民数记》第15章第32节至第36节;《利未记》第20章第2节至第5节、第27节,第24章第10节到第16节;《申命记》第13章第7节至第12节,第21章第18节至第21节,第22章第13节至第21节、第23节至第24节、第25节至第27节。
2. 《布哈里圣训实录》,康有玺译,2008,第3849条,第4556条,第5270条,第6819条。
3. Freidoune Sahebjam, Stoning of Soraya,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ichard Seaver, Arcade Publishing, Inc., New York, ISBN 1-55970-233-8
4. \"The Stoning of Soraya M. Review\". Screen Rant. 2009. https://screenrant.com/the-stoning-of-soraya-m-reviews/ 访问于2018年7月13日。
5. Emma Batha, Stoning - where does it happen? 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2013.09.29 http://news.trust.org//item/20130927165059-w9g0i/ 访问于2018年7月10日
编辑 | 安梁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8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