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智利地震克莱斯特的扩展:
中外名著的书称,50本·· 外国的001.《穷人的专利权》/狄更斯002.《苹果树》/高尔斯华绥 003.《长跑运动员的孤独》/阿兰‧西利托 004.《法尼娜‧法尼尼》/司汤达 005.《无神论者做弥撒》/巴尔扎克 006.《克洛德‧格》/雨果 007.《科隆巴》/梅里美 008.《卡门》/梅里美 009.《一颗简单的心》/福楼拜 010.《陪衬人》/左拉 011.《最后一课》/都德 012.《柏林之围》/都德 013.《克兰比尔》/法朗士 014.《墙》/萨特 015.《局外人》/加缪 016.《智利地震》/克莱斯特 017.《茵梦湖》/史托姆 018.《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 019.《特雷庇姑娘》/海泽 020.《丧失了名誉的卡塔林娜‧勃洛姆》/伯尔 奥地利 02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 022.《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茨威格 023.《象棋的故事》/茨威格 024.《变形记》/卡夫卡 025.《地洞》/卡夫卡 中国的001.《孽海花》002.《老残游记》003.《官场现形记》004.《二十年目睹之怪状》005.《儒林外史》006.《桃花扇》007.《聊斋志异》008.《周易》009.《东周列国志》010.《诗经》011.《山海经》012.《边城》013.《骆驼祥子》014.《茶馆》015.《四世同堂》016.《尘埃落定》017.《阿Q正传》018.《倪焕之》019.《家》020.《春》021.《秋》022.《三侠五义》023.《说岳全传》024.《长生殿》025.《资治通鉴》
华师大出版社两位女编辑的人文社科推荐书单
每到年底,部分出版社有邀请学者、媒体人、书评人参与评选本社年度好书的传统。在这类活动中,不仅能一览出版社全年出版成果,从整体上感受其风格调性,并从中选出最具代表性、最呼应当年社会关注的图书,还能在编辑自荐环节听到责编们的心声——其中有选题的思路、做书的“套路”,而最打动人、感染人的,是他们的出版“情路”。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举行2022—2023人文社科好书评选。我们在此分享两位编辑的部分推荐书目,重温过去两年曾给我们带来启思的那些好书。
做出版的空白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文艺生活事业部 许静
先推荐来自“独角兽文库”的好书。“独角兽文库”的口号是“经典照亮前程”,我们希望选择书架上停留时间更久的经典,但我们不想做重复出版,所以我们收录的大部分是中文世界首次系统整理和出版的作品。有些是重要作者,但作品没介绍到国内;有些是家喻户晓的作者,但尚有空白点可以出版。
《简·奥斯汀书信集》 译者是华东师大英语系老师,她要出版简·奥斯汀全集,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简·奥斯汀有两本书之前没在中文世界出版过,书信集是其中一本,另一本明年出版。我们以牛津世界经典丛书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简·奥斯汀书信集》为底本,两个版本有交叉也有不同,译者在比对之后,收录99封书信,跨越21年简·奥斯汀一生中最重要阶段。既有简·奥斯汀的家庭生活,也有她的文学之路,同时有许多简·奥斯汀时代的生活细节,从中可以看到18世纪女性意识的觉醒,可能也是最早的女性主义启蒙。
《诗人与牡蛎:威廉·库珀诗歌选集》译者在做“18世纪文学中的情感研究”课题时发现,威廉·库珀这样重要的作家,国内居然没有出版他的作品。威廉·库珀之前在国内更多被译作“考柏”,他晚年淡泊名利,拒绝“桂冠诗人”的提名,但威廉·布莱克、简·奥斯汀等都热爱他,奥斯汀更是多次在小说和书信中引用他的诗句。选集分为三部分:“动植物诗与早期生态思想”“物品诗与早期全球化思想”“18世纪的理性与情感”。这样的划分极具创意。库珀既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领域的先驱,同时也是最早启用日常动植物和商品为题材的诗人。作为库珀的第一本诗歌选集,译者用独到的眼光,向读者展示了这位自然诗人在历史中的开创性。
《醒:西奥多·罗思克诗全集》如同库珀之前更多被译作“考柏”一样,罗思克之前国内知道更多的是罗特克这个译名。这个名字在20世纪诗歌史上很重要,哈罗德·布鲁姆将罗思克列入他的《西方正典:历代书籍与学派》。大部分诗人第一次介绍到国内都是做选集,而我们直接出版全集,是希望在为读者提供可读性之余,还能为学者提供研究性和资料性。
《日记中的博尔赫斯:1931—1989》博尔赫斯已经持续热了很长时间,坊间也出了好几本访谈。这本书的特点:一是记录者不是普通人,而是西语文学最高奖“塞万提斯奖”获得者;二是访谈长达50年,这本书70余万字还只是节选;三是涉及的话题非常广博;四是展现了一个不同的博尔赫斯,和博尔赫斯的公众形象有所不同。
《智利地震:克莱斯特小说全集》 这是克莱斯特唯一一本小说全集。克莱斯特是德语文学中英年早逝的传奇作家,虽然他名声不如歌德和席勒,但在文学圈子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他的时代,歌德和席勒代表了德国古典文学高贵伟大、和谐统一的主流精神,但克莱斯特更像是和谐统一丧失殆尽的现代人。所以有评论家认为克莱斯特是德国“第一批现代作家之一”。后世的卡夫卡、茨威格都对他倍加推崇,视他为精神前辈。
《低温下的美》 这本书不是“独角兽文库”的,而是国内原创诗集。从《灰光灯》到《低温下的美》,诗人王寅潜心8年,寻找诗歌与艺术的平衡点,将诗意融入日常生活。出版诗集通常的做法是精选或全集,王寅则希望他的诗集就像《草叶集》,每出一版就是一次更新,在原有的版本上增补删减,砍去老枝、撕去树皮、抽出新芽,像树一样不断成长,越到后面版本越精。可以说,这本书代表了目前最新的王寅,不仅仅是文本的更新,更体现王寅对诗歌理解的更新。书中有多媒体的呈现,并非为了花哨,而是王寅发展了诗歌理念。这两年他将诗歌融入舞蹈、音乐、影像,相应地,本书也加入了影像诗、朗诵片段、舞蹈、摄影作品等多媒体元素,以二维码的方式,呈现探索的点点滴滴。
相信好故事
社科事业部 顾晓清
社科事业部的书分“薄荷实验”系列和非“薄荷实验”系列。“薄荷实验”创立于2017年,品牌宣传语是“像土著一样思考”。但这几年我们发现,单纯讲道理,也就是讲思维、讲逻辑,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沟通、传播效果,于是从2022年开始,我们启用一个新思路——相信好故事可以更深刻地改变现实。我从“薄荷实验”的书讲起,因为这些书大多是对现实的一种回应,所以按出版顺序推荐图书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寻找门卫:一个隐蔽的社交世界》 在某些特殊时期,门卫突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这本书因此而广受关注。这是一本社会学民族志专著,是针对美国社会网络所做的分析。它从门卫的每一个侧面入手,在讲故事中完成扎实的田野调查和社会学分析。调查的背景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纽约,当时纽约市推出铁腕手段,犯罪率从全美前三降到2001年的第十六位,人们晚上也可以出来逛街,与今日纽约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特别期待作者对纽约门卫再做一次寻访,想催生一部纽约门卫后传。
《不安之街:财富的焦虑》 这本书是研究富人的。当我们研究贫穷和贫穷文化而去做访谈时,对方通常会有很强的倾诉欲,一个访谈对象会带出下一个访谈对象。访谈富人,对方不太会为你介绍下一个人,这种滚雪球的情况却在这本书里出现了,可以想见作者为写这本书而付出的努力。他为什么要做富人研究?因为高收入人群的道德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和分配系统。除了家庭年收入、总资产等统计数据之外,作者找到了42个正在装修的富裕家庭进行研究,因为装修不仅考验财力,还考验审美能力。
《亲密的分离:当代日本的独立浪漫史》这本书被人戏称为离婚人类学,虽然书名并没有出现“离婚”这个词。作者不提供关于婚姻的任何答案,而是呈现人的普遍困境和事实。比如一个人进入婚姻或离开婚姻,会面临哪些压力和困难?亲密关系从来就不是一种私人关系,而是一种政治经济学关系。
《生命使用手册》我更愿意把这本书看作作者的一个田野反思。里面讲到了巴以冲突视角下两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作者提出在暴力和战争的情境下,人生被归零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该书让我们重新看待生命。我最早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难翻译,书中哲学对话太多。此时有个译者自发跳了出来,就是边和老师,她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与东亚系,非常喜欢这本书。于是我们一拍即合。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 关于风险,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的经典概念,即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现代社会的生产造成了新的风险,使得工业社会变成了风险社会,需要更加民主化的制度来面对。但本书作者认为风险不是一个现代问题,而是一个人类常量,从来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影响一个人感知风险的社会分类在不断变化。比如最近家长眼里的风险不是孩子能否考上高中,而是能否不发烧。
《依海之人: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一本横跨南岛与非洲的民族志》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讲的是身份认同。维佐人是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非常快乐的一群人,他们有双重身份认同,一个是活着的身份认同,一个是死后的身份认同。
《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 这是一本经典之作,我们做新版本时,放弃了很多大咖译者,而选择了一位在读研究生,因为她的译文读起来非常舒服。一位作者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另一位是英国的社会学家,他们深入美国的一个神经内分泌学实验室并与那里的教授共度两年时光,对科学家进行观察,看他们如何选择课题和申请基金,如何从事研究和发表论文,如何评级、评奖等,以自然主义的方式研究科学,特别探讨了科学的社会制约因素,触及人性、社会、理性和知识这些更大的问题。
《德国电梯社会:一个欧洲心脏地区的危机》当人人都能向上流动的预期被打破,一个负责任的社会要如何走向未来?这本书讲的是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问题。书中提出了倒退现代化和向下流动这两个概念,对于分析德国当代资本主义危机而言,其中任何一个词都不能被拿掉。
《离开学术界:实用指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离开学术界的最大障碍或许就是承认这一点。这本书最近默默地火了,在很多书店脱销。作者在北美拿到终身教职后,离开了学术界,将150多次访谈成果浓缩成这本磨得开面子、放得下架子的小书。前面《亲密的分离:当代日本的独立浪漫史》的译者之一,是本书作者当年的本科学生,在她眼里,当年这位老师做研究特别踏实,对学生特别关照,答疑时尽心尽力,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位老师有一天会离开学术界。
《镜迷宫: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世界》 最后一本是非“薄荷实验”的书,也是本季的压轴之作。关于这套书,我只想说:每一条历史的河流都在不分昼夜、不间断地流向莎士比亚。
来源:作者:顾学文
今天智利地震克莱斯特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智利地震克莱斯特原文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8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