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

关于佛教经文✅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佛教经文名字大全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佛教经文答案,了解更多佛教有哪些经典的经文?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佛教经文的扩展:
佛教有哪些经典的经文?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佛陀所说的佛法叫做三藏:《律藏》、《经藏》、《论藏》。《律藏》,巴利叫作Vinayapiñaka,是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的规则。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缅甸的传统就分为五大册。第一册叫做《巴拉基咖》,就是波罗夷。第二册叫做《巴吉帝亚》,波逸提。第三册叫做《大品》。第四册叫做《小品》。第五册叫做《附随》。其中的《巴拉基咖》和《巴吉帝亚》这两册,又称为《经分别》,Sutta- vibhaïga。这里讲到的经主要是指《戒经》——《巴帝摩卡》,就是《比库巴帝摩卡》,《比库尼巴帝摩卡》,也就是比丘的波罗提木叉,比丘尼的波罗提木叉,它详细地解释开、遮、持、犯。那《大品》和《小品》呢?《大品》一共有十篇,《小品》有十二篇,加起来是二十二篇。这里的篇也就是篇章的意思,巴利就叫khandhaka。古代依梵文skandha,翻译成什么?犍度,或者翻译成揵度。《经分别》,前面两册,注重在“止持”,也就是佛陀规定不能做的。例如,不能挖地,不能损坏植物,不能在非时食,不能够接受金钱,这些是侧重在不能做的。而《大品》和《小品》,是侧重在“作持”,就是应当做的。“止持”就是说了不能做,你做了犯戒;但是“作持”,就是你要去做,不做就犯戒,它们的差别在这里。例如,在《大品》里面有个叫《大篇》的,讲到如果有人要来求出家,你要如何给他出家?出家的程序怎么样?然后受戒的程序又是怎么样?等他受戒了之后,又要怎么样去教导他,然后,当他离开了戒师,又要怎么样去寻找依止师。《诵戒篇》,讲到应该如何诵戒;《安居篇》、《雨安居篇》讲到了在雨季的时候应该如何入雨安居。这些都是僧团运作的规范。第五册叫作《附随》(parivàra),《附随》也等于现在所说的附录,一共有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所讲到的戒的内容。《律藏》是一切比库和比库尼都应当认真地学习、仔细地研读,并且确实地遵行的。 三藏的第二藏是《经藏》,《经藏》巴利就叫Suttapiñaka,是世尊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上座部的经藏一共有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长部》(Dãghanikàya),这里的长是篇幅的长,是收录篇幅比较长的经典,一共收了三十四部经。《中部》(Majjhimanikàya):收录经文的篇幅不长不短,是中等,一共收录了一百五十二经。《相应部》(Saüyuttanikàya),这里的相应是按内容来分门别类,例如讲五蕴的编在一起,讲六处的编在一起,讲十八界的编在一起,讲四圣谛的编在一起,讲缘起的编在一起,讲八圣道的编在一起。它们按内容而编在一起,一共有五十六个相应,收录了七千七百六十二部经。《增支部》(Aïguttaranikàya),这里的增是增添、更善、更上的意思。Aïga,是指“支”,也就是一项一项增上、增加。增支的编辑方法就象法数,凡是佛陀所讲到的一法将编在一起,二法编在一起,三法编在一起。例如讲到二法,就讲到有止、观,所以这是有二法;名与色这是二法。讲到三法,例如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是三法;讲到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三法。《增支部》就是从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所以有十一集,就是把佛陀所讲的跟法、跟数目有关的经文编在一起,一共收录了九千五百五十七部经。《小部》(Khuddakanikàya),这里的小并不是篇幅的小,而是指内容很庞杂,它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录在这里面。比如《法句经》Dhammapada,如果要编在前面的四部的话,不知道要编在哪里,所以就收录在《小部》。《小部》一共有十五部,它们分别是《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经》、《义释》、《无碍解道》、《譬喻》、《佛种姓》、《所行藏》。在缅甸。又再加上了《弥林达问经》、《导论》跟《藏释》,成为十八部。《小部》是经藏五部中份量最大的,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都归于《小部》。我们再看《论藏》,论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ñ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ïgaõã)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ïgaõã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ï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莉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莉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第六是《双论》(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第七是《发趣论》(Paññ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为《大论》(Mahà- Pakaraõ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

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坐在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的讲堂上,品味中国文化的润物无声和磅礴生机。

佛教是现实主义的,就在于它对生活及世界持一种现实的观点。它不是错误的把我们拽进傻子的天堂,也不是用各种假的恐怖和罪感来吓唬折磨我们,它确切地、客观地告诉我们自己是谁,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并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通向圆满自在、和平、宁静的幸福之道。——罗侯

佛教给人予以充分的独立性和自立性,并焕发人们的信念和活力。——那烂陀长老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1)

我前面讲到,通过和星云大师的密切交往,让我对佛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后来也到印度释迦牟尼走过的很多地方一一去参拜,他出生的地方现在在尼泊尔,这个地方叫兰毗,我也在那儿待了很长时间。在考察佛教最早的形迹的时候,我发现世界上很多很多文明的故地,确实都陷入在战乱和恐怖之中。

佛教经典中的经典——《心经》

我到佛教圣地去朝拜的时候,我其实是从地狱一步一步地去对比天堂。因为我看到的当时的世界有那么多的对立,那么多的争夺,那么多的仇恨,那么多的欲望,那么多的战乱,所有冲突的对手都举着手指,指着对方的鼻子,滔滔怒斥,其实他们的毛病大同小异。就在这样恐怖主义的整体气氛当中,我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印度的菩提伽耶,找到了那棵菩提树。

不错,那就是佛陀释迦牟尼最早开悟的地方,经过很多佛教学者的考证,地点准确无误,但是时隔两千多年,当然已经不是那棵树了。据考证那是原来的那棵树的种子到了斯里兰卡,后来这个种子的种子又来到了这个菩提伽耶,他原来打坐那个地方。

我坐在那很长时间,世界各地赶来的僧侣有几十名,和我一起坐着。我一直在想,他在山洞苦修了很多年,最后终于来到了菩提树下,他到底在想什么?他开悟在这儿开悟的,他开悟的到底是哪一些观念、哪一些想法?这个是我需要认真寻找的一个最简明的精神支点。

我一直想寻找一个佛教的最简明的精神支点在哪里?我坐在菩提树下,想啊想啊想,想那次开悟的那个点,就是我要找的精神支点。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2)

摩诃菩提寺内的菩提树

所以我在想,我一定要找到一个文本,找了很多很多时间以后,读了很多很多经文以后,终于集中在了《心经》!

《心经》是大乘佛教里边最简明的范本,也是《般若经》里边的一个概要,我认为这里边既然是概要,里边的好多词汇、很多概念、很多哲理,需要我一点一点地去深入,我就把《心经》作为我的研究的一个重点。今天我在这儿也要告诉大家,如果要对佛教有深入了解的话,最好对《心经》能够更加深入。

我首先要说明一点,《心经》的“心”可能被很多人误会了,以为是研究“心”的学问,研究我们的心理,研究我们的心态,研究我们的心灵,所以叫《心经》。其实最早翻译的时候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心”字指的是核心,指的是纲要,《心经》其实是所有经典当中的核心之经,纲要之经。大家理解我这个意思没有?它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当中的精简物,就是《心经》。

《心经》的文本解读

《心经》我想很多人都会背诵,很多人经常抄,但是它到底在讲什么,我把它翻译了一下,我用我对佛教的了解,也对于古代语文和现代语文之间的转换,我把它翻译成了一个大家都能听得懂的散文。我相信那是符合经典原文,是符合它原本的哲学思想。

《波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精义是这样的:

一个能够自在地进行观察的菩萨,在深度修行中以最高智慧获得关照,发现世界种种蕴集都空虚无常,于是一切痛苦和灾异都可以度过。舍利子啊,物质形态的色,全部都等于空,正可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就连感受、想象、行为、见识,也都是这样。舍利子啊,各种概念都是空相,因此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

在空相中,没有真实的物质、感受、想象、行为、见识,没有真实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真实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忆,从视觉到意识之间的种种界定,都不存在。在空相中,既没有无厘头的愚暗,也没有无明的结束;既没有老死的轮回,也没有老死的终止;既没有苦恼的聚集,也没有苦恼的断灭;既没有机制,也没有获得。

正因为一无所得,大菩萨凭着大智慧超度,心中就没有牵挂和障碍,所以也没有恐怖,能够远离种种颠倒梦想,终于达到真正的解脱——涅盘。

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觉悟者只要凭着大智慧超度,就能获得最高正觉。大智慧超度就是神圣的咒语,光明的咒语,无上的咒语,无比的咒语。这咒语能够除去众生的一切痛苦,真实不虚。那么,就让我们来颂念这个咒语——去吧,去,到彼岸去。大家都去,赶快觉悟!

我自己的这个翻译本,大家听起来已经比较通俗了,但是仔细地研究,有好多好多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我需要慢慢地一点点讲,把《心经》讲完了,把核心的经典文本讲完了,我们对佛教的中心内容也就有比较多的理解了。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3)

余秋雨行书心经

那个《心经》的解释,我不想一句一句地解释。如果一句句解释的话,这变成注释本了,他的核心内容还不了解,我还是要用现代的科学思维和当代世界共同的哲学思维,能够把乔布斯打动的思维来用这样的方式来认真的把《心经》讲述一遍。

“苦”是初见

《心经》的第一个字叫“观”,观自在菩萨,“观”这个字非常重要,指的是直观,直观也就叫正视,经过直观和正视就产生了正见和正觉。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每天在看各种事物,但是观自在的“观”,一个自在状态这个“观”,我们很多人都很难做到,因为我们要的是直观,不受其他任何悬念影响的直观,直接观察。

直观正视所产生的正见和正觉,却是我们很少有的。我们看了多东西,但对这个东西的正见和正觉是什么,往往很难达到。《心经》的第一个字“观”,就是佛教让我们首先从这个出发,从直观和正视出发来开始我们的佛教理念。

直观和正视这是天下很多深刻学术的起点,起点很直接的。我们的最后终点很可能就要看破或者叫看穿,看穿看破是我们思维的一次飞翔。我们思维飞翔了,世界在我们面前就变得很清晰了,其本质也能够看出来了。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4)

“雚”是“观”的本字。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5)

雚,甲骨文画的是一只大鸟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6)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7)

表示夸张醒目的“眉毛”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8)

下面睁着两只大眼睛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9)

整个字形像类似猫头鹰的大眼睛猛禽。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10)

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猫头鹰瞪大锐利的眼睛警觉察看。“雚”的“大眼睛猛禽瞪大眼睛察看”本义消失后,有的金文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11)

加“见”另造“观(观)”代替,强调猛禽夸张的大眼“无所不见”的洞察力。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12)

我们钻研世界上自古到今的各种经典。发现它们的高低之别并不在于其架势、概念、阵仗,而在于它是否能够保留那副能够直观、能够看破的眼神。有的学说在初创的时候还保留着,但随着后代的层层升发,越来越云遮雾罩,眼神不见了。我说原始的眼神不见了。因此也就降低了品级。

往往体量越来越大,格局越来越小,佛教也产生这种情景,后来体量越来越大,格局越来越小。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住最初的直觉叫直观。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讲的初心初觉,就是我们最早的判断,我们最直接的感觉。最早不一定是童年,而是我们的第一印象,我们直接的感觉。我们不受其他思维左右的感觉,是我们进入一切深刻思维的起点。

正视直观发现了一个关键字,就是我们直观人生发现了一个关键字,这个关键词叫“苦”。生、老、病、死、别离,一生坎坷都通向苦。为了躲避苦,害怕苦,转嫁苦,人们就不得不竞争,奋斗,挣扎、梦想,恐惧,结果总是苦上加苦。这是佛教《心经》让我们观的第一个字所得出的结论。苦是我们直观所发现的第一个关键字。

寻得苦根

那么再直观一下苦的最初的根源是什么?

释迦摩尼发现。所有的苦追根溯源都来自于欲望和追求。即然苦的来源是由于欲望和追求。这进一步的要直观了,欲望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们是不是值得我们为之而苦不堪言?它值得我们苦吗?这是思维关口。面对欲望和追求,这里有不同等级的智者会做出三种完全不同的回答:

下人 低层的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用计谋来击败别人。这种智者我们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我们在书店里边看到很多书,附面的题词都是这样的,标题都是这样的。就是如何来击败别人,来达到自己的欲望和追求,这个题目都是如此。这就是低层的智者。

中人 中层的智者会教导我们如何以勤奋的积累沉积,慢慢的来实现欲望和追求。中层的智者让我们勤奋努力奋斗,积累沉积来达到欲望和追求。

上人 高层的智者教导我们要提升欲望和追求,让欲望和追求以时代为标准,来选择。把我们自己的欲望和追求和更大的众人的欲望和追求紧紧的连在一起。这是高层的智者。

大家听明白没有,低层的智者,为了欲望和追求去打败别人;中层的智者,为了欲望和追求,自己勤奋努力;高层的智者为了欲望和追求提升自己,让自己的欲望和追求跟群体的欲望追求连在一起。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图13)

这三种智者我虽然分出了低中高,但即使是高,也和佛教的思维不一样。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的想法告诉大家,不管是低层、中层和高层,可能一切都搞错了。大家值得期盼的欲望和追求,看似真实,其实是不真实的。因此,他不能不从万事万物的本性上来做做彻底的判断。

低层、中层、高层所提出的欲望和追求本身并不真实,一下子把你推倒了。推倒的一个支点,杠杆需要支点,他推到这一切的支点,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空”。 我们佛教有的时候叫空门。这个“空”对佛教非常重要,所以是可以概括佛教的一个基本思维。“空”是个常用的汉字,很容易被很浅陋的理解,但是佛教的本意却非常深刻。

佛教认为世界的一切物态现象和身心现象都空而不实,时有时无。物态现象是这样,身心现象也是如此。比较起来了,他把物态现象在我们在心经里边用一个“色”来表现。把好多身心现象的,他用个“蕴”——蕴藏的蕴来表现。“五蕴皆空”这四个字,这个五指的是万象了,就说明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是空的,各种各样的物态现象也是空的。

所以出现了《心经》里边最著名的回转式的句子叫做“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反复地强调,来回的强调。让人不能不记住。一切物态现象都异空无形。而且又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那指的是身心现象,你受想行识,一切感受,一切想法,一切行为,一切认识,这都是身心现象。亦复如是也是空的。

我再讲一遍物态现象和身心现象全部都是空的。用这样的语言。用这样回转式的语言来包围,就是佛教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是果觉透彻,不留缝隙。

为什么万事万物都是空的?佛教并不满足于宣布这个结论,而是深入了深沉的解答,表现了一种少有的学理上的诚恳,这里边我就必须要说。

为什么在佛教看来万事万物都是空的?​​​我们下次接着讲。

今天佛教经文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佛教经文名字大全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7869.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佛教经文 余秋雨16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