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草鞋底子的扩展:
草鞋底子怎么去除 多数都是潮湿引起的。多通风。另外一般经常的喷点杀虫剂,因为它繁殖力很强。
儿时的“草鞋”
昨天,看CCTⅤ天气预报正浓,知道时令已进入小雪季节,一旁的“拙荆”冷不防冒出了一句话:“天冷了,给爹娘买双鞋呗,”“贱内,怪知道啥了,”我不住美言她两句,说实话家中的“执帚”跟我2O多年,也算是个孝顺人,每到时令变化季节常常想着老人,算我烧了高香。正看着中央2套的“足里健”广告宣传,于是我打开拼多多,动动手,1分种就买了每双138元的枣红、黑色等三双棉鞋,准备收到后凑时间.送给老人们。
“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太简单了,足不出户什么都办了,”现在办事真是太方便了。触物思情又想起了孩时冬天家长给我们打兑鞋的事。由于姊妹多,家里不宽裕,一到冬天爹娘就为我们穿鞋发愁,洋布买不起,还得用布票,织的土布又不舍得扯2尺给我们做双鞋。常常是拾三叔、姑姑或别人家的鞋穿。后来日子总算有点好转,一进冬天,母亲便走户串户剃鞋样,给我们做鞋,说是年下了,一定要让我们几个都穿上新鞋。我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穿了新鞋高兴的心情,常常是不住地在伙伴前玄耀,但最使我不能忘怀是儿时穿的“草鞋”。
.我想起电影《三毛流浪记》中那无助的孩子,脸苍白,头发蓬乱,衣衫褴褛,藏在棉袄袖子里的手乌黑,且已龟裂。脸上挂着泪痕,低声抽泣着,在雪地中蹒跚而行,似乎和千百个中国孩子沒有什么两样,我也不例外。
今天,我说的草鞋和红军趴雪山过草地的不一样,是鲁西南人民用芦苇英子编制的下面有底的屐鞋。状如日本人的“木屐子”,但鞋绑是茅草的。记得下雪天穿着去上学,“咯吱,咯吱”有一种音乐的节奏,后面留下两道深浅不一的符号,那简直是美的享受。
记得我们儿时的冬天很冷,一到下雪,屋子房檐上滴的都是大冰凌噶,足足一尺多长,用棍子打下啦,拿着玩或当冰棍吃。儿时常和老人围在大街上、房前阳光处一块晒暖,听他们拉呱、讲故事,现在想来,唯有背风的阳坡湾湾里的太阳怜惜我们这帮穿着褴褛的孩子,给予一点温暖。
后来上学了,母亲做的的鞋子常常是一穿就是两三年,很不保暖,那时候最怕的就是冬天,教室条件差,有时候窗户上没有玻璃是正常的现象,临靠窗户的同学便用塑料纸订在窗户上遮挡风寒。当时老师也会想办法,常用跺脚取和呵手来取暖。跺脚可是不到一分钟,教室里便会尘土飞扬;那时候的尘土是香甜的,老师就在这尘土气息中开始一天的教学。记得常常是上一会课就让我们跺一会脚,你别说也真管用。跺3分钟脚不亚于跑1公里路。
还有一种取暖方法叫“挤暖”,一般是几个小伙伴并排靠在墙角里,只要有人喊声“挤暖了”,大伙儿把书包往空地一摞,便一窝蜂似得朝墙角涌去,瞬间开始了最卖力气的游戏——挤暖。跑在前面的同学快速抢占了墙角里面的最佳位置,后面的同学则喊着“一二,嗨哟”的号子,拼命朝里挤去。那阵势如同一群小猪拱墙,“吭哧吭哧”地乐作一团,相互挤着玩,拼命往里挤,常是在最角落里面的撑不了,就被挤了出来,接着他们又自觉到后面挤。不一会儿,就挤得浑身热了起来。伙伴们一个个脸上红扑扑的,身上冒着热汗,挤出来又挤进去,这游戏比小跑跺脚得到的温暖强多了。
现在住在地暖的房间里,想起童年那些不问世事,油瓮倒了不扶、无忧无虑、让人无法忘记的快乐时光。今天想来,儿时一到下雪天,能穿上一双草鞋,里面垫上新麦秸,有一双土布袜子,比现在穿十双高档皮靴还“光面”。
草鞋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鞋,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传为黄帝的臣子不则所创造。草鞋的编织材料各种各样,有稻草,有麦秸,玉米秸,东北有乌拉草,鞋有系绳的,也有拖鞋。
草鞋是中国山区居民自古以来的传统劳动用鞋,穿着普遍,相沿成习。无论男女老幼,凡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伐木、采药、狩猎等,不分晴雨都穿草。
鲁西南的草鞋是以木头做鞋底、用卢苇樱子编成的,木鞋底就是木屐(草鞋底子),选材比较讲究,最好是用柳树疙瘩(柳树靠近根部的部位),因为柳树木头质地较轻,又不易开裂,做成的草鞋底子既轻快又耐穿。首先要根据鞋的大小,把木头通过锯、凿等工序加工出中间凹两头高的类似哑铃的形状,从中分锯开劈成两半,就做成了草鞋底子(这段不好描述)。然后在草鞋底子的周圈用手钻打上绳眼,把卢苇樱子捋成撮,再一圈一圈地编成鞋帮子,最后用麻绳或者苘绳收鞋口,就做成了草鞋。
小时候鲁西南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寒从脚下生,一般在冬天是穿棉鞋的,虽然都是乡村土路,但也平坦好走。但是一到了下雪或者化冻的天气,道路就会泥泞不堪,如果穿着棉鞋出去,鞋底就会湿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村人是没有皮鞋穿的,草鞋就发挥了用武之地,穿上草鞋既不怕雨雪和泥泞道路,又非常暖和。草鞋的发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者简介:马学民,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先后在菏泽市十中、菏泽市实验中学、菏泽市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党工委政策研究室、丹阳街道办事处工作,曾任中共菏泽市开发区工委机关报《今日开发区报》主编,现任丹阳街道办事处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菏泽市民俗学会会员、菏泽市儒学研究会、牡丹区作家协会、开发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菏泽市祖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秘书长。
2012年主持编写《丹阳志》。2017年出版由菏泽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常健作序、150多万字的个人新闻作品集《春华秋实》一书。参与编写中央党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巡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力实现中国梦》,《曹州知名将士集传》、《曹州留学生集传》、《曹州杏坛名师集传》、《曹州文坛名仕集传》等文献资料汇编等20多部。先后在凤凰、人民、中国共产党网、新华、新浪、光明、搜狐、网易、大众等10多个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大众日报》、《支部生活》、《齐鲁晚报》、《菏泽日报》、《牡丹晚报》等多家刊物发表新闻作品1560多篇。
2011年起历时6年,牵头发起主修涉及山东、河南、江苏、安徽、陕西等23个省、700多个村、30万人的《开濮曹徐马氏族谱》。2017年11月份,《在“第三届中华家谱展评暨文创产品交流大会”上,经全国姓氏家谱专家综合评审,荣获“中华好家谱”最佳内容特等奖。现任世界马氏联谊总会副秘书长、九州马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中华海内外马氏联谊总会副秘书长,中华海内外马氏文化研究总会副会长,《紫山》编辑部副主任、《中华马氏研究》副主编、《九州马氏文化研究会会刊》主编。2017年4月12日,出席在海南省亚洲博鳌论坛举办的世界马氏联谊总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任秘书处副秘书长,负责文件起草编印等。
2003年获得菏泽市委、市政府专项奖励先进个人,2006年被菏泽市委组织部评为菏泽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13年,被菏泽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评委“菏泽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2017年菏泽市创城百名先进人物,连续11年被菏泽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和“舆情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连续12年被评为《菏泽日报》“优秀通讯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