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徐派的扩展:
越剧小生流派徐派由谁创立? 徐派是徐玉兰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徐玉兰十三岁在家乡浙江新登入“东安剧社”学艺,初习花旦,后学文武老生,唱功、武功都打下扎实基础;1941年12月改演小生,曾先后与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筱丹桂同台。1947年在“丹桂剧团”演出《是我错》时,初显独特唱腔风格。同年秋领衔组建“玉兰剧团”后风格特色进一步发展,形成独自的流派。
玉兰永飘香,徐玉兰全国弟子传人相聚,赓续越剧徐派艺术生命力
“艺术需要发展、需要创新,只有自主,才能唱好戏!”来自全国各地的越剧“徐派”弟子与传人饱含深情地念起宗师徐玉兰的谆谆教诲,而他们也正是“徐派”艺术闪耀光芒与希望的最佳代表。昨晚,纪念越剧宗师徐玉兰诞辰100周年“玉兰花开”主题演出在宛平剧院上演,全国“徐派”弟子同台,以经典唱段和原创剧目演出的形式,表达对一代越剧宗师的深情追忆。
一张沙发、一张茶几、一个三角柜,舞台一侧被布置成徐玉兰家中的客厅,在《漫漫人生路》的旋律中,讲述人宋怀强以第三方视角将徐玉兰一生以及“徐派”艺术发展、传承、传播的流变过程缓缓道来。著名“徐派”表演艺术家刘觉与汪秀月也惊喜现身,在这方温馨的天地里回忆与恩师的点点滴滴。
“通过这次演出的准备,我对老师有了全新、更进一步的了解,”当今“徐派”旗帜性演员、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钱惠丽此次担任了演出的总策划,在她看来,老师不仅留下了宝贵的艺术成就,其身上的品格与精神更值得后人学习。“新中国成立后,老师积极响应号召,率玉兰剧团全员参军,奔赴前线。当时是剧团快速发展的时期,离开熟悉的环境需要莫大的勇气,”钱惠丽对记者说道:“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国情怀,她创作的一系列角色性格都十分饱满。”
演出中,《盘夫索夫》《浮生六记》《是我错》等选段依次上演,《香笺泪》《碧玉簪》《西园记》中的经典选段荟萃各流派重磅嘉宾,再现徐玉兰曾搭档演绎过的跨流派剧目,回顾“徐派”越剧交流融合、集采各家所长的包容发展之路。现代戏联唱《平凡的岗位》《亮眼哥》《歌唱人民解放军》等现代剧目则展示出“徐派”越剧与时俱进、贴近群众的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系列纪念演出中,上海越剧院还复排了经典剧目《北地王》和《皇帝与村姑》,年轻一代挑起大梁,期待将其打造成常演剧目。“与大多纪念演出不同,我们加入了不少新编戏,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今天戏曲繁荣、越剧发展流派兴盛的状态,”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对记者表示:“因为对宗师最好的纪念便是传承和发展。”
作者:王筱丽
图片:上海越剧院供图
编辑:周敏娴
今天徐派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徐派小生有哪些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4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