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车之舟的扩展:
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是什么意思? 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 这个问题由圣人来解释就是:怎样才是对自己有利?君子不能处于危险的境地,那么就只能以中庸之道依靠在最有利的地方,是“主流派”?圣人"喻于义"的结果居然是"利己"的!居然被引证印证了数千年。
三十辐共一毂中不仅存在“有无”谜团,还涉及到车主和老子的身份
昨天一篇关于“三十辐共一毂”的微头条引发不少争议。我不敢说我的说法对,但我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今天,围绕“三十幅共一毂”话题再次讨论,它不仅涉及“毂”的“有”和“无”转换问题,还会涉及到传世本《道德经》第80章“虽有舟车无所乘之”的主人是“君”还是“民”的问题,以及“三十辐共一毂”的车,到底是春秋时期的车辆,还是秦汉时期的车辆问题,即老子身份定位问题。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只涉及章句的理解,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涉及到了老子的生活年代问题,如果三十幅的车只能出现在战国时期,那么,老子和孔子就不是同时代的人,甚至是孟子庄子之后的人。
1、“三十辐共一毂”中的“无”指的是辐条的榫眼吗?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这里的“有”是指“车”,这个没有争议。但是对于“无”,从西汉时期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河上公,到魏晋的经学家王弼,再到南宋道学集大成者朱熹,一直到当代的陈鼓应、任继愈,以及当今的老庄研究者,极少不把毂中的“榫眼”,即“中空”当做“无”的,不少网友还指出:若不是“中空”,三十根辐条如何组装成“车轮”?
举例如下:
河上公:古者车三十辐,法月数也。共一毂者,毂中有【孔】,故众辐共凑之。”
唐玄宗:车中【空无】,乃可运用。
朱熹:"某尝思之,無是毂【中空】处。"
陈鼓应: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这个就是“毂”中间有插入辐条的“中空处”
车子必须“中空”才有用吗?
不见得!奚仲夏禹之的车正。"奚仲造车"的文献记载比黄帝多,《左传》《墨子》等等文献均有记载,他在原有舟车的基础上创制了四轮太平车曰“舆”。因其滚动平稳而得名。
太平车的辐条在哪里?没有插入的空洞,就没有“无”吗?
古典力学专家刘仙洲确认,“马车是始于尧和舜之间的时代”,而这个时期的车轮没有辐条。古人从圆木的滚动中得到启迪,把大树锯成圆片来做成车轮,也就是说车轮上没有安装辐条的“中空”处。
如果按照朱熹等人的理解,没有插入辐条的“中空”处,那么这个车轮就没有“无”,没有了“无”,也就没了车之“有”?作为柱下史的老子,对于车的历史源流显然是十分清楚的。他的重点不在于辐条,而在于强调“车轮”对于“车”的“有无”关系转换。
老子说“有无之相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假如认定30根辐条的车轮,其“中空处”就是“无”的话,但是若不能组装成“车”,那么,既然有无相生,那么,车轮上的“有”在哪里?
因此,只是这个车轮与其它部件融合在一起,合而为“一”的时候,才“有”了车。而原来作为“有”的车轮已经成了“车”的一个组成部分,变成“无”了。
同样,和泥烧制器皿,“陶泥”无了,“器”有了。
凿户牖以为室,凿出来的“土”无了,“房子”有了。
这才是“有无相生”的真实表达。陶土从“有”到“无”的过程,成就了器皿的“无中生有”,“无”给“有”创造便利,“有”让“无”发挥了作用。
现在的轮子,不用辐条的车子太多了,火车就没有,有的自行车也没有,照传统的理解法,它们因为没有“中空”处,也就没了用处?那么老子的思想对于当下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高铁轮子没有辐条,也不需要辐条的安插孔
这个自行车就没有辐条,也就没有插入辐条的“中空处”
2、“虽有舟车无所乘之”的“舟车”,是谁用的?
第80章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人们常常把这段话理解为老百姓兵器不用、车舟不用,高效科技产品(什佰人之器),并因此认定老子反智。
贵族出行车舆,光是复原,就用了金属装饰多达1003件,不同色系的料珠3.6万颗
老子的对话主体始终是侯王,而非民众。对本章的理解,王弼很到位:“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
老子是在告诫侯王:若侯王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都可以“民自化”,大国的侯王更无须一竿子插到底。这样,天下太平,使民众不为战祸所扰,就会安土重迁,远离迁徙。侯王若能轻车简从,不追求奢华的阵仗,国家没有战争,那么民众就会回归于正常生产。
“使有什佰人之器而毋用”,不是民众不用,而是侯王不折腾,不发动战争,才能“使”民众不受其害。“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都是指侯王的,民众连个牛都没有,哪来的车船?
那么,侯王用车舟能增加多重的民众负担?
这跟车轴上,尽是金银珠宝,拆掉一根辐条,就够一家人一辈子的生活费
墨子在《墨子·辞过》中说:“当今之主,其为舟车……”
现在的君主制造舟车已经坚固轻利了,他们还要向百姓横征暴敛,用以装饰舟车。在车上画文彩,在舟上加雕刻。女子废弃纺织去描绘文彩,所以民众受寒;男子脱离生产去雕刻,所以民众挨饿。国君这样制造舟车,左右大臣跟着仿效,所以民众饥寒交迫,于是奸邪出。奸邪 出,则刑罚重。刑罚重,则国家乱。国君要想治理好国家,就从舟车的简朴做起。
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豪车美饰已成为侯王奢华的主要原因。
所以,老子所说的“使有什佰人之器而毋用”“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指的是侯王无为不扰民,少私寡欲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天下安顿下来了。
3、“三十幅共一毂”是秦汉时期的定制吗?
宋代就有人认为老子是杨朱的后学,晚于孔子,晚于墨子,甚至还有人认为老子跟庄子、孟子同时,略早于荀子,理由很多,其中“三十幅共一毂”,以及“万乘之王”这些文字就足以证明老子是战国时期人。
因为春秋时期没有“万乘之国”,更没有“三十幅共一毂”的车子,只是到了战国晚期才成为定制。《老子》中出现“三十辐共一毂”和“万乘之国”的句子,说明老子只能是战国后期的人。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许抗生,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余明光等,就持这种观点。余教授的两本“黄老学”专著还获得全国古籍整理二等奖。
可是,在余教授出书之前的1988年5月,太原金胜村发掘出的春秋赵简子墓,车辐数量就是“三十幅共一毂”,1998年公布的郭店楚墓《老子》,则更将《老子》上推到公元前5世纪。
那么,“三十幅共一毂”是当时的礼制吗?
《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龙旗九斿,以象大火也。鸟旟七斿,以象鹑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文子·微明》:“瑟不鸣而二十五弦各以其声应,轴不运于己而三十辐各以其力旋”。
《礼记·保傅》:“古之为路车也,盖圆以象天,二十八橑以象列星,轸方以象地,三十辐以象月”。
轮子行于地,因此轮辐三十,乃日月长久之象。因此,按照《周礼·考工记》的礼制,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三十辐共一毂”的车辆。诸侯没有资格享受这一待遇,除了僭越。
至于“万乘之国”的说法,也不仅老子自己说,可能那些深研儒家思想的学者忽略了《论语》的说法。比如孔子问弟子们的志向,子路就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就是说一个千辆兵车的小国家,它夹在大国之间,受外国欺凌,又遇上饥荒,我只要三年的时间,就能把它治理好。
子路说小国千乘之国,老子作为周王朝的柱下史,不可以说大国“万乘之国”吗?
所以《孟子·梁惠王上》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综上所述,“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只能是辐条和车毂,这两者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有”:轮子。轮子的“有”,是把辐条和车毂“无”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轮子跟别的部件整合在一起后,又形成了新的“有”:车子。车子是在轮子“无”掉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因此车子的功能“有”,是建立在轮子的“无”基础上的。
上述解释有点拗口,但是道理却是这样的。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同时,考古资料的发掘,早就证实了“三十辐共一毂”的制式不是出于战国,更不是秦汉之际,而是《周礼》规定的等级制度,与老子生活的年代无关。
今天车之舟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车之舟升降器质量怎么样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3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