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佛教经文的扩展:
佛教有哪些经文 《八大人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大般涅盘经》 《六度集经》 《百喻经》 《法句集经》 《贤愚因缘经》 《阿含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土三经》 《弥勒上生、下生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宝积经》 《胜鬘经》 《那先比丘经》 《盂兰盆经》 《维摩诘所说经》 《金光明经》 《圆觉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梵网经》 等等 您满意吗?
佛门吉祥月来了!时光不等人,孝亲报恩莫辜负
今天是八月一号,农历七月初四,在民间,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但是在佛教中,七月是孝亲报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
农历七月三十也是地藏王菩萨圣诞,地藏王菩萨过去世曾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以供养三宝的功德,使生前作恶的母亲得以超拔恶趣,因此她发愿要度脱一切众生悉皆成佛,自己乃成正觉。所以,七月也称“地藏月”。
七月,是吉祥月
“七”,在中国的数字当中,是一个奇数:七巧、七星、七彩、七律;在佛教里则有禅七、净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无限的意思——“七”是一个变化无穷、蕴涵无尽的数字。
从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庙大都会启建盂兰盆报恩孝亲会,而信徒则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七月是孝亲报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报恩月”“孝道月”。
然而,长久以来,中国的七月一直被认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把七月认为是一个“诸事不宜”的月份,民间的七月,仿佛“鬼影幢幢”。其实在佛教里,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
所谓“佛欢喜日”,源自于佛世时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来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托钵,只在山中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此称为“结夏安居”。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到了七月十五日这天,也就是安居结束之日,所有僧众一一把自己的修行体悟向佛陀报告,等待佛陀的认可,这一天就叫做“僧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
七月,是孝亲月
农历七月十五日,在佛教中是一个重大节日。佛教寺庙,总要举行“盂兰盆会”。
据《盂兰盆经》载,目犍连尝于此日供养十方众僧,以此广大功德,救拔其母脱离恶道。后世遂有于佛欢喜之日,以饭食等供养十方众僧之举,其功德广大,令七世父母等皆得解脱。
所以一切佛弟子,在每年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可作盂兰盆会,供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凡厥生灵,皆依恃怙。父母之恩,均于天地。祈愿三宝慈悲加被,护佑现世父母身心康泰,吉祥自在。
七月,是报恩月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便有多少福,这是因果中微妙的地方。佛法历来提倡报恩之行,并且倡导主要报以下这四重恩:
◉ 父母恩
父母恩大如须弥山,佛教里面《父母恩难报经》以及很多经典都有讲到。其中佛在《四十二章经》言:“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上之神也。”就是说人们去拜天、拜地、拜鬼神,不如去孝顺自己的父母。孝顺父母比拜天、拜地、拜鬼神还要灵,我们人有很多的苦难就从不孝来的。所以,要孝养父母,以报亲恩。
◉ 三宝恩
佛法僧三宝恩,也可以叫师长恩。佛陀是我们的老师,经藏是我们的老师,僧宝是我们的老师。没有三宝住世,我们会生活在无有期的黑夜。当我们心中装着佛法理念,依教奉行,坚固信愿行的时候,便是向着光明之处在前进。
师长给予我们善知识,使我们得到大智慧,给我们精神上积极的力量,于我们有大恩德。所以我们应发菩提心以报答三宝和师长之恩。
◉ 国土恩
国家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国家的庇护下,我们安稳生活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军队为了保护国土日夜坚守,机关部门在维持着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爱国是每一个人的本分,我们要报答国家恩。
◉ 众生恩
“善男子,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著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通过这段经文,我们一定可以明白众生恩的真实含义。
农历七月,是吉祥月、孝亲月、报恩月,印光法师在《文钞·募设千僧斋序》中,开示过供僧的殊胜福报:“泥龙虽不能致雨,祷雨者必祭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求福者须供凡僧。”(泥龙虽然不能降雨,祈雨的人必定要祭祀泥龙。凡僧虽然不能降福,求福的人必须要供养凡僧。)
历代高僧大德孝亲的感人故事
◉虚云老和尚苦行报母
虚云老和尚,祖籍湖南湘乡,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虚云大和尚一生坚持苦行,五湖四海弘传佛法,广建寺庙,培育僧才,一身系五宗法脉,是为一代禅门泰斗。
虚云老和尚十九岁出家,勤修道业。常念及“我生不见母,母亲因生我而死,大恩不能忘怀。”为了报答母亲生育之恩,他一心发愿朝拜五台山礼文殊菩萨,以此功德,回向母亲。光绪八年(1882年)七月一日,老和尚自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自光绪八年七月由南普陀起香,到十年五月到显通寺,途中足足跪拜了二十三个月。历经三年方才到达五台山,达成了报母恩的夙愿。
虚云老和尚行举,虽非子风母旁之平常奉孝,却以一个佛教徒独有的方式,展现了可歌可泣、令人震撼的行孝之心。
◉ 本焕长老无微不至照顾病重的母亲
本焕长老,南禅临济法派第四十四代传人。长老于1930年出家,出自中国现代两位佛教宗师来果禅师与虚云法师的宗门下,先后在扬州高旻寺、五台山碧山寺、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深圳弘法寺等众多佛教名寺修行、弘扬佛法。
1948年4月,春意正浓,正在上海普济寺参修的本焕长老突然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接到消息后,本焕长老顾不及悲伤,马不停蹄的赶回湖北新洲,到离家最近的报恩寺挂单结夏安居。
在报恩寺挂单期间,本焕长老坚持每天清晨坐禅,早斋后步行十多里地回家照料母亲。晚上星夜赶回报恩寺研读三藏,并日日施放焰口,为母亲祈福。在之后的5个月内,本焕长老只要在家,几乎寸步不离的陪侍在老母身边,端茶奉水,喂药敬食,分分寸寸都照顾的体贴入微。
母亲西去后,本焕长老在母亲坟前搭一灵台,双膝跪在母亲床前,日夜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连续守孝四十九日。
◉ 无极禅师:寻母十载 礼佛半生
无极导禅师,元时吴兴人本是宋皇室宗族。无极导禅师刚出生时,适逢元兵大举侵犯江南,居民四处逃散,母亲带着他躲避兵祸,将他包在苫布之中。后来,母亲被元兵掳去,父亲又被乱兵杀害,幸亏有位好心人将他收留抚养,才得以活命。
长大以后,他思念母亲,便对别人说:“谁无父母呢?我母亲被掳往北方,我愿意终我一生来寻找她。不然凭什么生于天地之间呢?”说完,号啕大哭,在观音大士像前发誓,每天必拜两千拜,希望早日见到母亲。
为了寻找母亲,他四处奔走,整整耗去了十年光阴,后来,他来到河间的乐寿县,有一位老人家告诉了他母亲的下落,原来他母亲已嫁给了一个富贵人家。与母亲相会时,母亲已不认识他,于是,他将自己的乳名及家族、亲戚的情况一一陈述出来,母子俩抱头痛哭,过路的人见此也无不为之伤感。
无极导禅师对母亲说:“我们母子分离了二十三年,现在终于团聚,这全靠佛祖的保佑啊!”于是动手制作了一辆竹车,让母亲坐在上面,自己拉着车,一步一步地走,每走十步就停下来跪拜佛祖,一直拜到普陀山。
◉ 宗赜禅师念佛度母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湖北襄阳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陈氏,把他带往舅父家中抚养。少年时代,读诵儒书,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忽然觉悟人生的无常,立志修学佛法,礼长芦秀禅师出家,参通玄理,深明宗要。
想到母亲养育的深恩,当图报答,就迎接母亲在寺内方丈东室,朝夕侍奉,除了供养丰富的物质外,更恳切的劝导母亲念佛,过了七年,他的母亲在念佛声中,安详生西。
七月
让我们珍惜时光,修行当下
为最爱的家人祈福
愿佛菩萨加持
在世者平安喜乐
往生者得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佛教经文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佛教经文有哪些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2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