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婆婆丁是什么植物的扩展:
黄花地丁婆婆丁是什么植物?
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种很常见的路边小花,它有着黄色的花朵,成熟后会变成一朵小绒球,风一吹,它的种子就随着风飘到其他地方去孕育生命啦。它又被称为“黄花地丁”、“婆婆丁”,也是一种常见野菜,可以拌着吃。
蒲公英分布于中国、朝鲜、蒙古、俄罗斯,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蒲公英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
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108.8千焦。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爽口“婆婆丁”
农民在蒲公英种植基地采收蒲公英种子 郝群英摄(人民图片)
“婆婆丁”沾鸡蛋酱是我们东北的特色小吃。
进入6月,在我的家乡——黑龙江小兴安岭脚下诺敏河畔,满山坡和草甸子上的“婆婆丁”就迎着习习的暖风早早地冒出了黑土地,露出尖尖的嫩芽。它先是拱出两个尖尖的黄嫩叶子,几天后,黄嫩叶子就渐渐变绿了,再过几天,叶子就更多了,之后漫山遍野到处都能看见“婆婆丁”。这个季节要赶早挖,否则,等“婆婆丁”开出黄花来就变老不能吃了。
东北人很会掌握挖“婆婆丁”的时间,知道“婆婆丁”什么时间出几个叶、什么时间挖最好。一到五六月份,漫山遍野到处可见大人小孩提着袋子或筐在朝阳的山坡或草甸子上挖“婆婆丁”。其实,挖“婆婆丁”也是有讲究的,不能瞎挖,要掌握尺寸,否则因刀的角度和深度不够,会把“婆婆丁”挖散,不成棵。当年生的“婆婆丁”根短好挖,如果是头年或几年前的老根发出的“婆婆丁”,根就深了,下刀也要深一些,得把根完整地挖出来。根最好吃了,不但脆嫩、可口,还是中药,有清热败火的功效,所以“婆婆丁”可以连根一起吃。
说了半天“婆婆丁”,很多人可能还反应不过来,其实它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蒲公英。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医学也表明,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
在我的老家,“婆婆丁”的吃法很多,有直接沾酱吃的,也有卷干豆腐吃的,还有炝炒着吃的。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沾大酱吃,不但好吃,营养元素也不会丢失。“婆婆丁”沾大酱吃,必须要先打一碗东北大酱,喜欢吃辣的可以打东北的辣椒酱,不喜欢吃辣的就打一碗东北的“笨鸡蛋”酱,也有吃生酱的。之后把“婆婆丁”洗干净,淋去水,装上盘子上桌就可以了。
焖小米掺大米的二米干饭,打一碗鸡蛋酱,用“婆婆丁”一蘸,再吃一口二米饭,那个滋味就别提了。
现在挖“婆婆丁”的人少了,不过市场上也有卖的,冬夏都有。特别是近几年,周边的农民经济意识强了,脑瓜活了,发现“婆婆丁”抢手,就在冬天盖起了路边温室大棚种“婆婆丁”。等“婆婆丁”长出来了,不用到市场上去卖,在大棚里就会被大酒店和宾馆的采购员抢购光。没想到,儿时常吃的不起眼的“婆婆丁”竟上了大雅之堂,也令我颇感欣喜。
今天婆婆丁是什么植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婆婆丁是什么植物?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2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