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玉米男孩和芝麻女孩的故事 玉米男孩和芝麻女孩的故事十宗罪

关于玉米男孩和芝麻女孩的故事✅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玉米男孩和芝麻女孩的故事十宗罪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玉米男孩和芝麻女孩的故事答案,了解更多谁知道这个棕色头发,粉色裙子的3D小女孩出自哪里或者哪部动画片,谢谢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玉米男孩和芝麻女孩的故事的扩展:
谁知道这个棕色头发,粉色裙子的3D小女孩出自哪里或者哪部动画片,谢谢 《龙猫》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50年代,宫崎骏说这是一个“电视还没有带进家”的时代。发生的地点是东京附近的郊区,现在应该已经属于东京的地盘。宫崎骏最早设计的主人公是一个6岁左右的小女孩,但是最后宫崎骏决定把她一分为二,成为2个姐妹,一个已经大一点,而另一个则需要照顾。故事概述 和爸爸一起般到乡下的两姐妹,在家旁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见的TOTORO。其间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而有趣的故事。一天,妹妹小梅和姐姐吵了架之后,便独自出走去找自己生病住院的妈妈。途中却迷了路。姐姐在四处寻找无果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TOTORO。善良而温和的TOTORO唤来龙猫电车,载着姐姐找到 了迷路的妹妹,乘着龙猫电车,妹妹把亲手摘的玉米送给了妈妈,希望她早日康复。 有一天小梅独自在院子玩耍寻找橡树子的时候,意外的看到了憨憨的小龙猫,小龙猫慌忙的想甩掉小梅,却把小梅引到了正在睡觉的大大的龙猫身边,这个秘密让小月和小梅姊妹兴奋不已,小月也梦想着有一天也能见到龙猫精灵,这个梦想很快就实现了,有一天下雨的傍晚,小月姊妹等在爸爸下班回来的车站旁时,大龙猫出现了,小月借给它一把伞却被它当作非常有趣的玩具,夏天快过去的时候小月姊妹收到医院的电报,妈妈身体不舒服,拖延了回家的时间,姊妹俩非常的担心妈妈的情况,而小梅又抱怨姐姐不管自己,姐姐怪小梅不懂事,小梅大哭着喊着姐姐是个笨蛋跑远了,那一天,小梅失踪了,原来她想自己走到医院看望妈妈,小月四处寻找小梅的时候,想到了龙猫,就这样,龙猫唤来了猫巴士车,终于找到了迷路的小梅,后来,猫巴士车又带着姊妹俩来到了妈妈的病房窗前,远远的看到一切平安的妈妈,姊妹俩不知道有多么快乐,小梅抱着送给妈妈的玉米走失在去看往生病的妈妈的路上时,一种曾被忘记的温暖回到了身边。 在宁静的乡间夜晚吹着奥卡利那笛的トト口,没有华丽的色彩,一切都是淡淡的自然的,有一丝感伤,她们种下的每一棵橡树子的发芽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梦想,在这部宫崎骏1988年导演的《邻家的龙猫》(となりのトト口)中,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出现过几场的龙猫,成为我们永远的至爱,当然忘不了还有猫巴士车,那些玩具永远有人要抱回家。觉得完美的家庭是要有兄弟姐妹的,相信每一个看过《龙猫》的20世纪70年代生人一定会对那种单纯深切的姐妹深情感到无比亲切,每次看到这部电影总是回想起童年里总也甩不掉的远远跟在身后哭着跑的弟弟妹妹们,小梅在那一刻成为每一个观众自家的妹妹,所以每个人都在那一刻焦急的寻找着走失的小梅……
真实故事 | 自打我当了医生,母亲各种找我麻烦,直到她病倒

知音真实故事

自从我考上医学院,母亲在镇上说话的嗓门就大了起来,腰杆儿也挺得笔直。

邻居大妈赵大嘴站在院墙上,率先得到消息,“呦,小妮子得了铁饭碗啊!你们家祖坟冒青烟喽!”

母亲仰着脖子,对着墙那边,咯咯地笑,“是啊,祖上八百代都是务农,就没出过医生。”

消息经赵大嘴扩散,镇上都知道了。远近的乡亲们都上门来道喜。

请客那天,母亲特意穿了大哥买的暗红衬衫,昂着胸脯,在大家一阵吹捧下,猛灌了几口酒,一一回应着,“哪里哪里,都是娃自己争气,没让我操什么心。”

“对,以后咱医院里也有人了!”

父亲跟在母亲后面,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乐呵呵地派着烟。

我接受着亲戚、乡邻们的祝贺与恭维——这是我十年寒窗苦读,大馍就着咸菜,为自己赢得的高光时刻。

1980年,我出生在河南农村。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共生养了四个孩子,两儿两女,我是老小。

在我们那镇上,不上学的孩子一大把,大人们从来没有指望孩子非得上学才能出人头地,反正退路就是那大片大片的土地。而我,不想一辈子像母亲那样囿于土地,永无出头之日。

从医学院毕业后,我进了河南省南阳市医院,被分到泌尿科。

之前,母亲因常年劳作,身上带着病痛,所以,入职不久,我带她在我们院做了全身检查。第一次见识城市大医院的气派和现代化,她用新奇的眼光打量着一切,做CT的时候差点被吓到。

医生说母亲身上的疼痛,是年轻时用力太猛,落下一些病根,没什么可干预的,不过好在没有其他毛病。

“我就说嘛,我这把老骨头硬朗得很,闺女还老不放心,这不是给同事添麻烦嘛。”母亲不停跟医生道谢。一激动,声音又提高了八度。

“妈,身体有什么问题,一定告诉我。到时候,我给你专门安排个病房,在医院养着,我还能天天看到你!”

母亲连连点头。回到镇上,她不厌其烦向每个人介绍我们院的环境,把我许诺的话也逢人就说,看得出,她对我工作单位的考察,十分满意。

实际上,我被分到的泌尿科是典型的阳盛阴衰,当时连我在内只有两个女医生。

科室又是医院有名的“尴尬集中营”,每天要接触生殖器,为患者肛检,作为女医生,在面对男性患者时,还会涉及很多敏感话题。

很长一段时间,问诊的时候,我都尴尬得满脸通红,根本不好意思抬头看人。因为这个,还被我们主任点名批评。直到大半年后,我才渐渐克服自己的心理障。

记得有一次,一位男性患者躺在床上,我戴上手套为他做检查。患者居然起了歪念,拉着我的手放在他的私处。我怒了,奋力地甩开手,满脸涨得通红。没想到,这人出门就恶人先告状,嚷嚷说被我非礼了。

尽管我们主任了解情况后,还了我的清白,但一想到这份职业承受的种种委屈,诺大的城市也没个可依靠之人,我忍不住在冰冷的出租房里,蒙头痛哭。

这些,我没法跟家里一一诉说。每次,母亲打电话问起,我自然选择报喜不报忧,“放心吧,医生这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都好着呢。工资也存下了,同事们都很照顾我。”

当时,我每月的工资,除了必要的吃喝,还要租房,就只剩400来块,好几年,我都不敢给自己添置新衣服。

后来,我又进修读了在职硕士,在积累丰富临床经验后,2014年,终于晋升为科室骨干,这也意味着,每天要查房,要上台做手术,面对的情况更复杂,处理的事情更繁琐。

与此同时,我医学院那些老同学,在省内各大医院也都开始独当一面。

母亲不知道是不是对此产生了什么误解,俨然把我当成“名医”,还觉得我的关系网遍布省内医疗界,开始给我找了些“麻烦”。

知音真实故事

那些年,在镇上,母亲只要听说谁家有个什么事,总拍着胸脯,张口就来,“咱小妮子在医院,你们去了可一定找她,免得去了大医院,晕头转向,跟无头苍蝇一样啊!她现在都做主刀了!”

“郑州的医院,她也有同学,一个电话的事儿!让小妮子给你们联系联系,现在谁不知道看病难啊,钱咋花的都不知道,有个自己人,心里才有底啊……”

这话一说出去,我们镇上、县里,远近亲戚,乡里乡亲,只要能扯上点关系的,不论大病小病,牙科,眼科,妇科,生孩子的,骨折的,只要来市医院,都要找我这个“熟人”,而且,找我的时间特别随意,不分昼夜,晚上十一二点也是常有的事。

母亲有个远房堂哥,有次回家过年,不知道互相怎么就聊到了屎尿屁上,这一聊,我这个堂伯就说了自己尿频的问题,经常起夜,每次小便困难尿不净。

“哎呀,真是的,你咋不早说啊,咱小妮子就是干这个的!”母亲亮着嗓门,对没有及时互通情报后悔莫及。

什么叫干这个的?我在里屋听见这话,尴尬得跺脚。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堂伯前列腺炎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他是个爽朗之人,大手一挥,要在镇上最好的“聚贤楼”宴请我们全家和镇上的亲友。

那天,我被一桌子老头老太太们夹在中间,他们喝了酒之后,讲起话来活像二百只公鸡和鸭子嚷嚷吵吵,一顿饭从中午直接吃到了下午两点半。

从此,我“药到病除”的美誉也被大肆宣扬了出去。这样几年下来,镇上几十户人家,除了老李头的儿子本身就在北京当医生外,没有哪家没来找过我。

农村的确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医院有个熟人,对他们来说,关于病情能问得仔细一些,每分钱花得明白一点,不至于心里打鼓,也是能够理解的。不过,医生也要守规则,该排队的,照样要排队。

最怕的是,找上门来的都是拐了好几道弯。

有一次,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来科室看包皮,正是腼腆害羞的年级。他背对着我,扭扭捏捏好半天才半褪下裤子,还用手半遮半掩地捂住下体。

我打算速战速决,正准备帮他检查,电话执着地响了又响。

接了电话,对方说是赵大嘴表姨家的弟媳,三年没怀上孩子,现在,人已经到科室外面了。

我让弟媳先等着。一转身,看病的男孩手忙脚乱又把裤子给提了起来,双手紧紧捏着裤头,一双眼睛惊恐地看着我。

我只好先安排师兄来问诊。出门,我把整一层楼都跑了三遍,也没见到咱弟媳的人影。再三询问下,才知道她把“市医院”听成了“四医院”,人一直在四医院转悠。

弟媳那头依旧含含糊糊,“哦,四(市)医院!真奇怪,怎么你们大城市的医院连个妇产科都没有?!”

她所处的四医院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专科医院,当然没有妇产科!

折腾半天,弟媳又坐反了公交,还得我去把她接过来。

得知她从很远的商丘夏邑县特意赶来,我才搞清楚这个弟媳的来路——她是隔壁赵大嘴年轻时候在外地结识的一个朋友的女儿,彼此素无来往,只是偶然打电话瞎聊聊出来的事儿。

赵大嘴捧着饭碗,来我家串门,跟母亲八卦这姑娘因为怀不上孩子,被老公打,被婆家人嫌弃,多么可怜。

母亲听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一拍大腿,张口就说“要不要让姑娘去咱医院看看?”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市医院在母亲嘴里就成了“咱医院”。赵大嘴估计心里正等着这话,乐开了花。她们怕我嫌外地人关系远,就编排了这么个弟媳。

找我们院的医生也还好说,最让我头疼的是,让我帮着找外院的专家看片子、做手术的,一般这种,总要辗转几道,才能搭上线。

当然,为此,我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有一次,专家来南阳开会,我自然要设宴款待一番,还了这份人情。

说到底,我也不过是个普通医生,能力哪有那么大。

知音真实故事

后来,我被各种人情搞得几近崩溃,索性看见陌生电话都不接。但很快,母亲的电话也紧随其后轰炸过来,扯着嗓门噼里啪啦就给我一顿骂。

母亲说,我们家有今天,全靠亲戚乡友们支持,她一个个列举张三李四王五对家里的好。

“那年,因为我天天在地里忙,没时间管你们,有一次赵大嘴路过咱家,发现你二哥快被被子捂死了,救了他的小命;你父亲常年在外,大华叔不知帮了咱们多少忙;

“这几年,你们不在家,我去银行存个钱,都是打铁柳大爷儿子帮的我。做人啊,哪能忘本。还有你姑婶这些亲戚,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知道我们难,每到开学,几十、一百的小钱,给你们从没含糊过。再说,人家找咱,那是看得起咱们,不然大家咋不去找老李头?”

老李头是个鳏夫,脾气有点怪。好几年前,镇上有人在北京打工,把腿摔断了,就托老李头联系北京医院的儿子,想着有个熟人照应,心里有底。

结果,伤者一直没打通电话。尽管老李头后来解释说儿子当时正在手术台上,但两家人还是为此发生了些误会。

大家在背地议论说,“人家是北京的专家了,不一定愿意待见咱”。

同为医生,我倒是宁愿相信人家是真的忙得没接到电话。我自己就是这样,要坐诊,要查房、会诊、手术,手机不可能随时关注着,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

但母亲总觉得我不懂人情世故,“你有了好事只顾着自己,最后你就只剩一个人了。一个人就没有人情往来,就叫孤家寡人!”

我不耐烦,打断她,“别人我就不说了,那花大妈生病,你也让帮?”

花大妈凡事都爱和母亲比这劲儿,嘴巴也有点刻薄。她看到我们家出了三个大学生,阴阳怪气地说“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回本”;看到我妈的鸡和猪,长得好过她家,说“不知道下了什么激素”。

母亲却认为,“她用得着咱,不就证明咱家强过她嘛!”

其实我知道,我当医生,母亲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镇上谁家有新鲜东西,池塘里钓的鱼、自家养的鸽子、山里打的野兔,都往家里送,尽管母亲要强,从不占人便宜,少不了给人家回礼,但她喜欢这份门庭若市的热闹;

谁家闹个家庭纠纷,也愿意请她当个和事佬,就连仰着鼻孔看人的老村长,也时不时来家里坐坐拍个话。

母亲很享受这些。但我却因为这些困扰,对母亲不能体谅我的辛苦,生出许多怨言,电话里也没什么好言语,索性,那几年我回家的次数也少了。

大姐劝我,“当年,为了你读书,从不求人的母亲,挨家挨户借遍了镇上能借的人,把家里所有的绿豆卖了,才勉强凑够你的学费。

“她张罗着为你摆宴席,明着是祝贺你考学成功,实际上,是感谢大家对咱家的支援。所以,乡亲们送来的礼金,咱妈原封不动退了回去,每家还添了20个土鸡蛋。”

大哥也在电话里说,“咱妈不告诉你这些,是怕你读书有负担,心里总惦记着学费的事儿。现在,你出息了,以她要强的性子,承了人家的情,那可不得掏心掏肺啊!”

我这才回忆起那几年,是家里最难的时候。大哥在深圳要买房,我和二哥考上大学也是前后脚的事。

办完我的庆祝宴后,母亲躲在灶台后面,用袖子抹眼泪,我还以为母亲是太激动,完全忘了当时家里是怎样的光景。

知音真实故事

后来,我怀孕休产假,母亲一口气杀掉了家里的五只老母鸡,红豆、玉米、芝麻装了无数个包,风风火火住进了我们南阳的小家里。

我儿子出生,母亲高兴地抱着孩子不撒手。那三年,全靠母亲帮我拉扯孩子,才能安心应付工作。

只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母亲也把她的“医学外交”从农村推广到了市里。

儿子三岁半的时候,母亲往家里带了个人。一问才知道,是遛娃的时候结识的大妈,就住在我们隔壁单元。

大妈体检肺上有点毛病,但去社区医院拍片子,都说看不太清,打听到我们院的专家看片子很厉害,但专家的号太难挂,我母亲一听那专家就是我们院的,便带着她来家里等我。

我饶了几个弯子,才搞到专家号,又怕出什么岔子,上班顺带载上大妈。母亲见大妈的儿子女婿都忙着上班,不能陪着,老人家有点发怵,便自告奋勇也要一起。

周一早高峰一路堵车,弄得我心里莫名地烦躁。母亲却心情大好,一路上叭叭的,嘴就没闲着。

她跟邻居说起我小时候在镇上,为了考学,咸菜就大馍,抵上一顿甚至两顿,多么不容易;

后来,又是如何熬夜通宵,以县城高考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医学院,又是如何留在三甲医院,一路升级到医师,经常有人送锦旗,把我的历史全抖落给了人家。

我后背一阵发虚,汗都悟出来了。

那天,我刚进医院,就接到通知,我负责的一个病人出了点状况,需要马上手术。

母亲让我赶紧去忙,她陪着邻居去找医生。三个小时的手术做下来,我回办公室,看到母亲在我科室外转悠。

一见到我,她就抱怨说专家让大妈重新拍个片子,这排了两个小时,还没排上。

我安慰她,在医院都是这样的程序。刚想喝口水,走廊里一个上了年纪的病人骂骂咧咧地在闹情绪。

起因是我们告知他是尿路梗阻,需要紧急住院,不然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可他却觉得我们在危言耸听,说“医生就是喜欢拉人住院来收钱”,还拿着网上搜来的资料,一条一条反驳我的意见,固执地不肯住院做手术。

劝说无果,拦都拦不住,最后我只好让他签了一份责任书。患者办好手续就回家了。

各种琐事一耽搁,等我忙完想起母亲,打电话一问,她老人家已经回了家。我这才意识到,已经是下午两点。

晚上,母亲告诉我,我们院的专家给邻居大妈看了片子,马上断言那阴影部分不是结节,而是一个有问题的囊肿,要赶紧做手术确诊治疗。

半个月后,母亲炖了乌鸡汤等我夜班回家,特意告诉我,大妈在我们院做了手术,确实是个恶性肿瘤,幸好发现得早,情况比较乐观。

“人家还夸你们的医生态度好呢!”母亲脸上透着满足,就像人家夸的是我本人一样。

大妈的儿子,为表感谢,送来许多罕见的热带水果,摆了满满一桌子。

我故意逗她,“您又不缺那一口。以前的那些病人,不管怎样,沾亲带故,总还有点人情,现在真是啥人都往我这儿领了。”

“远亲不如近邻,这道理在哪里都没错!今天我陪着她排队,才知道,看个病真复杂,你们当医生的,也真挺辛苦,嗯,都不容易!”母亲感慨着。

敢情您才知道啊!

没想到,三天后,那个因尿路梗阻闹出院的家属,到我的科室来索赔,说老爷子回去后陷入昏迷,还住进了ICU!

那家属也不是省油的灯,在网上写文章,颠倒黑白,搅得一滩混水,虽说不是医院的责任,影响总归是不太好。

当时,要不是我让患者签了那份责任书,那事情更加没法收场,我的工作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母亲听说这事,问怎么还会有这样胡搅蛮缠的病人和家属。

我当时心烦意乱,有点借题发挥,“您啊,总是心善,结交广。但现在,医患关系本来就紧张,医生救死扶伤,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有时候,一不留神,医生都是要承担相应后果的。”

母亲“哦”了一声,不再说话。从那之后,她没再给我添任何麻烦,尽心竭力地照顾我们一家。

也得亏母亲,她带去看病的那户人家,儿媳妇恰好在小区幼儿园当幼师,顺利帮我儿子办理了入学,还对他颇为照顾,也让我着实省了不少心。

知音真实故事

2015年夏,我儿子上中班,母亲提出回老家。那时候,父亲借着河南冬天的生冷,每年到十一月就去大哥深圳的家里过冬,来年入了春也不回。母亲为此气得骂父亲一辈子只顾自己,不考虑孩子们的处境。

回到镇上,母亲在院子里继续种着红薯、豆角、西红柿、黄瓜、韭菜、蒜苗,节假日我们回去,每个人的后备箱里装的全是这些。

那年冬天的时候,她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有点面瘫,要不是村医大宏给我打电话,我都不知道。

我忍不住数落她:镇上哪个人我没有带着在医院跑个三五遍,就你怕麻烦我。

早些时候,父亲得了糖尿病,2016年突然摔倒后就没有再起来。父亲走后,母亲不愿意去任何一个孩子家里住,嘴里总说,“自己老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节假日我回去,发现母亲吃的少,我还以为是父亲走了,她心里空落落的才没食欲。每次我嘱咐她,她总反过来唠叨我,“一定要注意身体,别因为工作耽误了吃饭。”

我们母女在这样的客套话中,反而找到了舒适的相处之道。

2019年3月,赵大嘴特意打电话告诉我,镇上很多人看到我母亲,都说她脸色蜡黄,很不好。别人家红白喜事,她去吃饭,也是闻不得油腥味的样子。

我心里咯噔一下。仔细一问,这样的情况应该已经有小半年了,母亲却硬是咬着牙,没有给我透露半分!

我赶紧联系郑州的同学,预订床位。大姐把母亲送到郑州,很快,母亲的骨穿检查结果出来了,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听到结果,我一阵天旋地转。

虽然母亲已经70岁,但我综合一些同学的意见,在家族群里拍了板:化疗。

母亲对自己的病情并不知晓,她问邻床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是什么病,对方说,“每次来了月经好像完不了似的,血一直流。”

这是因为,急性白血病患者会因为造血功能的问题,导致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出血就不容易止住。我为了让母亲放松心情,便顺势告诉她只是重度贫血。

一听我这么说,母亲忐忑的心马上安定下来,还责备我,“我早就叮嘱你姐了,我来医院检查的事情,不许他们告诉你。你看看,能有什么问题,你还大老远跑一趟,这不影响工作嘛!”

说罢,还一个劲儿催促我赶紧回南阳,不要分心。

“不要分心”四个字,是她对女儿的爱,那一刻听起来,却尤为刺耳。

母亲闲不住,说要给大姑大姨们打电话。她自编了一套瞎话,说她大外孙女在郑州,想让外婆来住个把月。电话那边的人都说好,孩子孝顺。

她还很得意自己的谎话成功了。其实,那时候家里的亲戚都已经知道她的事情,只有她自己蒙在鼓里。她不知道,我们早就串通好了亲人。每次她打电话的时候,我们都很默契地走到病房外,以防自己哭出来。

母亲看到邻床新来了一个病人,是个光头,问我,TA是男的还是女的。我说“女的”,她不能理解,“那怎么没有头发?”

我边给她整理床铺,边背过身,不看她的眼睛,“病人的隐私,咱们不要随便打听,不礼貌”。其实,过不了几天,母亲就会明白的。

化疗开始,母亲非常配合,全身蜷作一团,硬是忍着,没有发出呻吟。事后她说简直就是换血。紧接着,她也开始大把大把地脱发。母亲明显沉默了一些,心里大概知道了自己的情况,却也从不问我。

不过,她对我的话言听计从,就像她之前说过的,“生了病,医生的话还是要听的”。

自此,母亲走上了漫长的化疗之路,大姐和小嫂子是照顾母亲的主力军,钱上大哥出了大头。而我,因为医生的工作,总走不开,只能趁倒班的时候,坐五个小时的车去看望母亲。

有天,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多。母亲知道我要来,一直在病房走来走去,不时往楼下张望。

我进门和她说话的时候,吵醒了邻床。母亲赶紧解释:“我女儿是医生,来一趟不容易。”

她言语里不改往日的自豪,我却惭愧地两眼肿胀。

经历七次化疗后,母亲恢复得不错。回家休息的一个月里,她还不忘小片荒,依旧打理着生菜、蒜苗、豆角之类的蔬菜。

每次我打电话回去,她总嗔怪道, “不要你操心,我都好全了,你看我又能下地了。等你们来,记得摘些蒜瓣去种……”

2020年10月,母亲病复发又住进了郑州的医院。我郑州-南阳两地奔波,同时计划等母亲好一些,帮她转到我所在的医院,方便照顾。

没想到,五天后大姐告诉我,因为脑部感染,母亲已经被下发了病危通知单,她闹着非要回老家,还一再叮嘱,不要告诉我,不要给我找麻烦。

我连夜赶回镇上,看到母亲一只眼睛失明、左边身子已经不会动弹、嘴巴里发出谁也听不懂的言语,扶着墙差点没站住。

在生命的最后,母亲尽管已经半身偏瘫,还是倔强地想自己换衣服。她的床头有张稿纸,不知道什么时候,写了一些模糊不清的字。

我们都觉得,那应该是母亲最后的遗言,却绞尽脑汁,也猜不明白母亲写了什么。

倔强了一辈子的母亲轰然倒塌。办完母亲的后事,我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清明节,我们回去给母亲上坟。以往每次开车回家,总是看到她匆忙小跑出来的身影,她说她能听出我的车声。

老房子空空的,院子里的菜早被杂草替代,只有母亲种在墙边的几株生菜依旧粗壮有力。

收拾东西的时候,我在厨房找到一个袋子,打开一看,竟是蒜瓣。

现在,当我穿着白大褂行走在医院里,从之前到处找人托关系看病,到别人托了各种关系来找我,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只是,每当想起我曾经承诺母亲,给她准备的病房,她却一天都没有享受过,便觉得心里针扎一样,说不出的难受。

一天,我在医院办公室,从口袋里再次掏出母亲临走前,胡乱涂鸦的纸条。自从母亲走后,我一直把那张纸揣在口袋里,时不时琢磨下母亲到底想写什么。

一阵风吹来,纸张被掀了个儿,倒了过来,我才终于认出,那歪歪扭扭的笔迹,写的是“小妮子”和“医生”的字样。

转身看向阳台,那袋从老家带来的蒜瓣,我在家里和办公室分别种了一些。绿色的蒜苗挨挨挤挤,齐刷刷地簇拥在一起,我便觉得母亲又回来了……#情感#​#我要上 头条#​

今天玉米男孩和芝麻女孩的故事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玉米男孩和芝麻女孩的故事十宗罪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22652.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玉米男孩和芝麻女孩的故事 玉米男孩和芝麻女孩的故事十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