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寒潮的危害 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关于寒潮的危害✅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寒潮的危害答案,了解更多寒潮造成的影响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寒潮的危害的扩展:
寒潮造成的影响 突遇寒潮来袭,再加上疫情影响“非必要不出门”,导致进出舟山跨海大桥的车流量直线下降,各岛际交通的客流量总体也呈下降趋势。1月1日的车流量为30744辆次,2日回落至26974辆次,截至3日晚6时,3天内共有79786辆次车进出舟山跨海大桥,车流量较往年同期下降较明显。今年元旦期间,舟山高速交警还针对雨雪冰冻天气做好应急预案,协调业主提前落实吹雪车、融雪剂、醋酸钾等设备及物资,并在沥港、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段事故高发区域,布置预警车辆,加强主线重要路段的巡查、预警,确保了小长假期间大桥安全畅通。扩展资料低温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一是寒冷可直接致病,如冻伤;二是可间接导致慢性病患者加重病情,也可诱发突发疾病。注意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前就做好各种防寒保暖准备。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孕妇、产妇、儿童对寒冷的耐受性差,更易患病。如果发现病情,及时就诊。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疫情加寒潮影响 舟山元旦车客流量下降
史上最早寒潮预警发布,将带来哪些影响?

原标题:史上最早寒潮预警!国庆中东部迎大降温 揭秘你不知道的寒潮真相

今年国庆假期,一股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给我国中东部带来大范围强降温,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安徽等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以上,中央气象台10月2日10时发布史上最早寒潮预警。为何今年寒潮来得如此早?寒潮将带来哪些影响?如何防范寒潮危害?

不是所有冷空气都叫寒潮

冷空气和寒潮的关系,常常有人混淆这两个概念。冷空气和寒潮是一回事吗?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闵裕秋介绍,寒潮是冷空气的一种,并不是所有冷空气都是寒潮,它是冷空气中的“王者”。

根据强弱程度,我国将冷空气分为四个等级: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寒潮的危害 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图1)

在气象学意义上,寒潮有严格的“门槛”。中央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杨舒楠介绍,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根据冷空气国家标准,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为寒潮。不过,因各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寒潮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为何此次冷空气未达寒潮标准也发布了预警?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解释,今年国庆节前后,我国南北方升温明显,多地气温创新高,而这一股冷空气势力非常强劲,将会给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造成剧烈降温。恰逢国庆假期,剧烈降温可能会对交通出行、生产生活有不利影响,从服务角度考虑,预报员可以酌情发布寒潮预警,这种情况在以往也有过。

并非最冷的时候寒潮最频发

寒潮最早开始于9月下旬,最晚可以到次年5月。作为冷空气中的王者,我们常以为寒潮最频发的时候就是最冷的时候。事实却并非如此。

中国天气网统计分析了近11年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的情况,发现11月寒潮过程最多,其次为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

寒潮的危害 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图2)

为何隆冬时节的寒潮反而比春秋少呢?杨舒楠解释,春秋季属于季节转换时段,夏季风与冬季风切换,天气系统及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气温起伏比较剧烈。尤其是秋季,前期基础温度比较高,一次冷空气开始之前往往出现明显升温,冷空气影响后降温幅度非常大,容易形成“断崖式”降温,相对容易达到寒潮标准。而隆冬时节,基础气温本来就低,冷空气来袭时降温幅度往往有限,达到寒潮标准的情况就相对较少。

寒潮强时可抵达我国华南

影响我国的寒潮一般“出生”于新地岛和冰岛附近,大约95%的寒潮在西西伯利亚累积加强,犹如经过一个“加油站”,然后兵分三路影响我国,一般可以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有的甚至能抵达华南。

寒潮的危害 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图3)

杨舒楠介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受到寒潮天气的影响,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寒潮过程较少外,其他地区均有明显寒潮天气,尤其是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最能感受到寒潮的威力。

2016年1月21日至25日霸王级寒潮席卷我国大部,多地累计降温幅度达12~18℃,局部超过18℃,气温0℃线南压到华南中部一带,广州、南宁、香港均出现降雪。受此次寒潮过程影响,降温幅度在6℃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1%,影响11.8亿人。

防御寒潮要做到“两加三防”

寒潮是一种大型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会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和人体健康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为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在寒潮来袭之前,气象部门会发布寒潮预警来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根据《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寒潮预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三级,最高级别为橙色。但各省区市根据当地特色和气候特点,发布各自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一般包括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信号。

寒潮的危害 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图4)

一旦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寒潮预警,公众要注意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做到“两加三防”。

加衣:当气温发生骤降时,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手、脸的保暖。

加固: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防范高空坠物。

防病:老人、小孩和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防滑:雨雪天气来袭时道路湿滑,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防煤气中毒: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提防煤气中毒。

中国天气网提醒大家,寒潮来袭无小事,保暖防病无儿戏;出行防滑莫大意,健康安全排第一。(文/张慧 设计/陈玉洁 张莉 数据支持/胡啸 闵裕秋 邵鹏 张宇钦 专家支持/中央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 杨舒楠)

来源: 中国天气网

今天寒潮的危害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15397.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寒潮的危害 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