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上美聚上美

分享生活见闻
领略世界奇闻怪事、体验民间趣事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

关于贝加尔湖百科✅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贝加尔湖百科百度的观点,这里聚上美网站生活见闻小编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贝加尔湖百科答案,了解更多的相关详细知识。
相关贝加尔湖百科的扩展:

西伯利亚明珠——贝加尔湖

西伯利亚明珠明珠——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1)

苏武牧羊—来源于网络

它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古代史书中时,是与西汉名臣苏武一道,古称为北海或者“小海”。尽管历史上仅有少数时间属于中国,但却并不妨碍它频繁的出现在古人诗句中,李太白的诗中也时常有它的身影:“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贝加尔湖, 现在被誉为“西伯利亚明珠”。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2)

贝加尔湖风光

贝加尔湖(Lake Baikal)现位于俄罗斯境内,其西侧为伊尔库茨克州,东侧为布里亚特共和国。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3)

贝加尔湖地图

贝加尔湖流域是北亚地区不少部族的世居领地。比如世代居住于此的布里亚特人,他们在湖的东侧建立了自己的自治共和国,依旧延续着千年的游牧生活。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4)

那达慕大会上的布里亚特少年

贝加尔湖整体呈新月形,周围有山脉及丘陵环绕。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5)

贝加尔湖沿岸的悬崖峭壁

贝加尔湖南北长约680公里,东西宽40至50公里(最宽处达80公里),流域面积约560,000平方公里。

据统计,汇入贝加尔湖的河流多达336条,其中最大的一条河流为色楞格河(Selenga River)。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6)

色楞格河风景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7)

色楞格河流入贝加尔湖时形成的三角洲

而其外流河为叶尼塞河的支流安加拉河,往北流入北冰洋。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8)

叶尼塞河的汇合处,来源于维基百科

贝加尔湖中岛屿达27个,其中大多数为无人居住的荒岛。其中最大的岛屿是奥尔洪岛(Olkhon Island)。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9)

贝加尔湖卫星图片,奥利洪岛的位置

岛屿面积730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1276米,岛上有五个小村庄,居民以布里亚特人为主,人口总数不足1500人。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10)

贝加尔湖中最大的岛屿—奥利洪岛

布里亚特岛被视为俄罗斯北部萨满教的中心。奥利洪岛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吸引着大量前来参观的游客。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11)

奥利洪岛上的萨满教徒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湖中最大水深为1634米至1741米,平均深度758米,湖面海拔456米,而最深处湖床海拔-1181米。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水容量最大的淡水湖,占全球流动的河川、淡水湖总水量的17%-20;同时贝加尔湖也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湖泊之一,在冬季,一部分水的透明度可以达到惊人的30-40m。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12)

清澈的贝加尔湖水,其水质极佳,一些国内纯净水企业将其选为灌装地

贝加尔地质

贝加尔湖是典型的大陆裂谷湖,地处裂谷区,裂谷西北侧是西伯利亚克拉通,东南侧则是萨彦-贝加尔以及蒙古-鄂霍茨克带。贝加尔湖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据研究,它已经在地球上存在大约2500-3000万年,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美国以及日本的科学家对贝加尔湖进行了深部钻探岩心沉积物的合作研究,沉积物种记录了过去670万年来气候变化的详细资料。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13)

贝加尔湖地质概况

整个区域由于裂谷较为发育,在地形上处于盆地环境,盆地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而裂谷至今仍然很活跃,每年裂谷约扩大2厘米。该地区地震活动仍旧频繁,地热活动也十分剧烈,温泉资源丰富。

贝加尔湖生物组成

长期的演化,特殊的环境,使得这里的生物组成也很有特色,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贝加尔湖区域有超过1000种植物、2500种动物,而真实的种类可能更高。超过80%为贝加尔湖特色物种,被称为“俄罗斯的加拉巴哥群岛”。而在这些物种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贝加尔海豹。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14)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15)

贝加尔海豹

海豹一般都生活在海边,而贝加尔湖海豹却是典型的淡水生海豹,并且可能已经在这里生存了200万年。贝加尔海豹是如何成功到达并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16)

贝加尔湖畔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图17)

贝加尔湖中蒙古鸥

李健的《贝加尔湖畔》,让我们又一次凝视这颗西伯利亚的蓝色宝石,现在的贝加尔湖已经成为俄罗斯远东旅游业的名片,每年吸引着大量国人,去体验诗和远方。

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D R, Golmshtok A J, Zonenshain L P, et al. Depositional and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rift basins of Lake Baikal from multichannel seismic data[J]. Geology, 1992, 20(7): 589-592.

2.M.A. Grachev.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lake Baikal\". Lymnological Institute, Siberian Division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 August 2011. Retrieved 9 July 2009

美编:高欣欣

校对:黄志伟

今天贝加尔湖百科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贝加尔湖百科百度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yfnsxy.cn聚上美世界奇闻怪事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101964.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聚上美 » 贝加尔湖百科 贝加尔湖百科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