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330最后一趟几点的扩展:
“不到9点到的,排330号,下午才能看上大夫……”
导读
入秋以来,儿童呼吸道感染增加,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等医院夜间就诊人满为患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9月20号,市卫健委发布了全市75家能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引导市民就近看病就医。目前,儿童夜间就诊情况怎么样?“就医难”是否得到缓解?
儿研所输液人数多
9月25号晚上7点,8岁的依依(化名)在爷爷的陪同下正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走廊上输液。爷爷说,依依一周之前呼吸道感染,高烧不退,咳嗽剧烈,就来到儿研所挂急诊就诊,需要输液三天。这是依依第二天输液,由于输液室人太多,爷爷害怕交叉感染,就自己买了一个小挂钩,挂在走廊的墙上。
依依爷爷:得输三个小时。那边有(输液室),但人太多,这空气好,就跑这来输(液)。你看里面,交药都排着队。
儿研所输液室人满为患,不少家长只能带孩子在走廊上输液/王小孟摄
家长:要排三四个小时的队
“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记者看到,短短20多米的走廊里,就有六七个正在输液的孩子。据儿研所服务台的工作人员介绍,晚上9点半之前,家长可以通过医院挂号机或者儿研所小程序挂夜班门诊。不过记者发现,以呼吸道感染通常挂的“内科”为例,想要抢到当天的号源极难,几乎都显示“已约满”,至少需要提前两天挂号。如果没有号源,当天就只能挂急诊。晚上7点半,记者来到急诊室,看到大屏幕上显示,已经有100多个孩子在等待叫号,面积约70平方米的急诊大厅里挤满了孩子和家长,儿童哭闹声、咳嗽声更加让家长心急如焚,患儿妈妈孙女士说:
患儿妈妈孙女士:我来两回了,都是得等三四个小时左右。周日上午不到9点到这了,就排到330号了,下午两三点才能看上。
在儿研所小程序上,内科至少需要提前两天挂号
家长:信任儿研所诊疗水平
不少家长告诉“问北京”记者,挂号前就知道儿研所患儿较多,就医环境一般,但之所以还要前来就诊,是因为对儿研所的诊疗水平充分信任。患儿妈妈刘女士说:
患儿妈妈刘女士:我在社区给他看了,开了药不对症,没办法又跑到儿童医院,要对症吃了才行,才能控制炎症。好多都是别的医院跑了好几圈了,也没看出那个门道。
晚上7点半,已经有100多个孩子在等待叫号/王小孟摄
家长:赶来儿研所排队
市民王女士的孩子只有两个月大,也是上午先带孩子在家附近的医院就诊,但孩子病情有新变化,下午又赶来儿研所排队。
患儿妈妈王女士:我们那边有一个民航医院,民航总医院人挺少的,早上我们去了一趟,然后下午又来到这边。
儿研所门口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排队需要较长时间
走访北京中医医院夜间急诊
为方便家长看病就医,9月20号,北京市卫健委汇总整理了全市75家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那么,这些医院的儿科夜间就诊情况怎么样呢?“问北京”记者以医疗资源较为丰富的朝阳门地区为圆心,首先来到晚上10点之前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晚上9点,医院内并没有儿童在等候就诊。记者以家长身份来到儿科诊室,儿科医生表示,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能需要检查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等医院可以检测,但专业儿童医院可以提供的呼吸道六项等检测,北京中医医院夜间无法检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医生:咱们检查有限,比如胸部CT这肯定都没问题,然后有正常的腹部的超声。血的话也就是血常规, C反应蛋白,就不一定是所有人家那几项里面有的项目咱都有,因为晚上的话这些标本都没地儿送。晚上没有人上机,人少是有原因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
接着,“问北京”记者来到位于东城区东四十条南门仓5号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第七医学中心专设有儿科诊楼,晚上10点,就诊大厅大概有七八位患儿在等候就诊。医务人员表示,医院下午5点半之前有儿科门诊,5点半之后有24小时的儿科急诊。儿内科的检查基本都可以做。患儿较多的时候会增加医护人员,不过一般10点之后就只安排一位医生值班。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也分时段,有时候也100多个病人。这好几个大夫帮着加强看,但是现在就一个大夫了。
协和:要等一两个小时
晚上11点,“问北京”记者又来到北京协和医院,记者发现,北京协和医院等综合性三甲医院一般没有专门的儿科急诊,小朋友需要与成人、外科急诊一同挂号,一些外伤患者可能会对儿童心理造成压力。现场医护人员表示,儿科需要等待一两个小时。
协和医院医护人员:儿科要等一两个小时。
晚上11点北京协和医院儿科急诊需等待一两个小时/王小孟摄
协和医院患儿家属:我们是外地过来的,今天也是第一次到这来。
家属:私立医院价格较高
另一位正在陪孩子等候就诊的患儿家属则表示,北京还有一些私立医院可以选择,但是诊费相对比较高。
协和医院患儿家属:那块(环境)特别棒,直接去了就能看了,但是就是输一次液就得七八百了。
希望提升儿科门诊诊疗水平
根据媒体此前报道,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开设儿科专业,并组织调度,引导开设儿科的医疗机构加大儿科夜间急诊服务供给,方便儿童就近看病就医。在采访中,不少患儿家属都希望,除了增加儿科门诊的数量,还能切实提高所有儿科门诊的诊疗水平。
患儿家属杨女士:能看儿科的医院多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水平得高,该做的检查能做,我们之前在一个二级医院,一个检查五天出,什么都晚了。其实我们也不想来这儿挤,但是孩子病情变化太快,得找有经验的大夫。
培养儿科医生是长期工程
一位北京某二甲医院不愿透露姓名的儿科医生表示,优质儿科医生的培养和科室水平的整体提升是一项长期工程。
儿科医生:我们医院今年一直在招人,但优质的儿科医生确实比较少,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往年要到十一月,我们才有可能这么忙,现在这才九月。
小 问 说
不同医院就诊人数
“冰火两重天”
提高整体诊疗水平
是个长期工程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记者丨王小孟
编辑丨王小孟 叶舒铭
值班主编丨独伊
问 精 彩
问民生丨“镇政府都已经出了行政处罚书……”
问民生丨小区入住半年多,出行仅靠“半条路”?
问民生丨“胡同三个公厕,为啥只改造了一个就停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首页【QQ秒回】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聚上美",本文地址:https://yfnsxy.cn/shjw/101243.html